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纪之交,中国报业发展面临来自方方面面的挑战。新世纪报业是否还有发展空间?如何定位与发展?这一系列问题已受到广泛关注。 概括地说,报业不会成为新世纪的“传媒恐龙”。报纸仍有不可替代的特长——价格低廉,携带和阅读方便,这是电视、广播、电子网络的短处。报纸主要通过文字来传播知识和信息,内容更丰富;电视和广播主要采用声像技术,更多地显现事物的表面,而且稍纵即逝,并不像文字那样能够便利受众思考,加深理解。报纸有独特的“版面语言”,有利于受众判断一条新闻的地位;电视、广播乃至电子网络只显现局部或单篇,受众…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与传播分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阳 《编辑之友》2008,(1):46-46,52
一 对于传统的媒体--报纸、杂志、书籍、电视、广播和电影而言.受众就直接等同于大众,所谓"一报在手,样样都有".以前,即使一家报纸进行读者市场细分,也不过将读者大致分为"年轻与年老"、"富有和贫穷"、"有文化与没文化"等有限的几类.  相似文献   

3.
一、报纸的受众接触规模:各主要媒介的受众接触规模从大到小依次是电视、报纸、网络新闻、新闻类杂志和广播,报纸仍然是最有影响力的媒介。本次调查发现,各个媒介在全国城市居民中的受众规模从高到低依次为:电视(95.62%)、报纸  相似文献   

4.
国内新闻界     
电视和报纸受众仍最多5月9日公布的“全国读者调查”表明:在电视、报纸、广播、杂志及互联网中,电视和报纸的普及率仍最高。据国内最大的市场调查机构——央视调查咨询中心统计,中国全职工作人员中报纸读者和电视观众的比例均超过90%,另外,53%是杂志读者,46%是广播听众,6%的人在网上阅读。该项调查结果显示:在25岁至34岁年龄段中,有90%的人经常读报  相似文献   

5.
有人喜欢看报纸,有人仍爱听广播,有人迷上了互联网,但还是有更多的人愿意看电视。许多电视工作者为此感到欣慰,但更多的还是不安。不安的原因在于一些报纸改进了发行方式,版面活跃并紧紧抓住受众心理,许多受众感兴趣的东西被电视轻描淡写一带而过,却被报纸渲染得淋漓尽至。报纸本身也是一个静态读物,受众可以不受时间和场合的限制,有很多人更喜欢通过报纸来了解世界,而且相对于电视,报纸的经营方式更像一个充满活力的企业。不安的原因还在于广播也开始努力拉回失去的受众群,节目做得轻松活泼并且平易亲切,如果只使用耳朵的话,…  相似文献   

6.
《新闻记者》2014,(1):20
2013年12月21日在上海举行的"互联网治理与国家安全"论坛上,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发布"新传播形态下的中国受众"调查结果。调查显示,时下中国民众接触媒体频率的排序依次为:电视、互联网、报纸、广播和杂志,其中电视在受众心目中的可信度最高。受访者眼中国内媒体的可信度高于海外媒体,排序依次为中央媒体  相似文献   

7.
历史悠久的报纸,在20世纪接连遭遇对手。先是广播,后是电视,如今,被称作第四媒体的网络媒体又在新闻海洋中掀起了惊涛骇浪。有人甚至预言,未来5至10年,包括报纸在内的传统媒体将寿终正寝,代之以网络媒体。这固然有些危言耸听,就像广播、电视不能取代报纸一样,网络媒体也不可能消灭报纸。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新一轮争夺受众的媒体之战已经开始了。那么,报纸该如何应对呢?  相似文献   

8.
自从电视问世并进入千家万户后,一向占统治地位的报纸遇到了强有力的挑战。报纸虽然也面临广播这种传播媒介的挑战,但相对说来,电视比广播更能吸引受众,因而也可以这样说,电视是报纸的“劲敌”。如何问答电视的挑战,报界不能不探索新的路子。有人主张用深度报道来同电视竞爭,认为电视虽有画面、声音传播新闻之所长,但难以把事件后面的东西深挖出来,而报纸却能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深度报道的确是报纸与电视竞爭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的途径。还有一个重要的、被人忽略的手段,即在报纸上多运用图片(这里所说的图片包括新闻照片、新闻漫画、插图和速写等)。分析一下电视能吸引受众的原因,就不难理解这一点。电视的特点是用形象的画面、动作、声  相似文献   

9.
在英国,“炒新闻”是各种传播媒体一起上,大报(“高级报纸”)“炒”,小报(“通俗报纸”)“炒”得更欢;报纸“炒”,杂志“炒”,电视、广播也炒。不“炒”则已,一“炒”就是铺天盖地。  相似文献   

10.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媒体竞争从纸质媒体与电视、广播间的白热化竞争格局扩大为,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之间的竞争。互联网以其快捷、滚动播出、音画同步等众多优势,迅速改变了年轻人的信息需求习惯,加上电视对受众的分流,报纸受众日益小众化。要想找到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拓宽新闻的广度和深度,赢得农村受众是不可或缺的一面。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法制新闻大量出现在各级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等新闻媒介上。这是我们国家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大受众学法、用法的客观需要。大量的法制新闻报道,确使广大群众受到一定的法律知识教育。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对法制新闻宣传法律的目的性还不够明确。为了吸引受众,迎合某些受众的低级庸俗趣味,热衷于报道暴力、凶杀、色情等反面案例,往往在案件的情节和犯罪行为的细节上下功夫,向一些粗劣卑俗的通俗文艺看齐,离开了法制新闻宣传报道的正确轨道,致使一些受众对庄严的法律产生疑虑、迷惘,造成了不应有的负效应。尤其是对青少年的键康成长产生了不良影响,甚至一些犯罪分  相似文献   

12.
传媒大观     
《新闻爱好者》2004,(6):44-45
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电视报纸广播 仍是传媒业主流 国家统计局近期在广东全省各地级市进行的广播收听调查结果显示:电视报纸广播仍是传媒业主流。调查显示,广东居民经常接触的媒体是电视,超过85.4% 的受众经常收看电视, 报纸以51.6% 的比例排第二位, 广播以37.5% 排在第三位。对比分析表明,20世纪80年代初, 人们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依次为:广播、报纸和电视;到了90年代,受众获取新闻的主渠道则依次为:电视、报纸、广播。随着电脑的普及,互联网的接触率也在不断提高,但与上个世纪90年代相比, 人们获取新闻的主渠道并没有发生变化。 第七届…  相似文献   

13.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互联网以其快捷、滚动播出、音画同步等众多优势,迅速适应了年轻人的信息需求,加上电视对受众的分流,报纸受众日益减少.  相似文献   

14.
徐颖 《记者摇篮》2006,(8):17-18
报纸受到了来自数字媒体的强烈冲击数字化进程对报业最直观的冲击有两个方面:一是分流了报纸的读者,使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远离了报纸;二是分流了报纸的广告。调查表明大连市民中有39.8%的受众主要依靠互联网获取消息,32.6%的受众依靠外报纸,从电视方面获取消息的受众为19.9%,杂志、刊物为3.3%,广播的受众为2.2%,图书1.7%,使用其他媒体的受众仅占0.6%。而且,依靠互联网的受众比例还在继续上升。拥有读者是报社经营之本,读者数量的流失意味着经营空间的减少。另据《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12月22日报道:2004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已达…  相似文献   

15.
新疆哈萨克族受众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电视、广播、报纸、各种类型的杂志期刊等大众传媒,以新闻、通讯、评论、专题节目、娱乐节目、小说、连续剧等多种形式叩击着信息时代广大受众的心扉。它们或为受众送去信息,或劝说受众确立一个观念,或带给受众一份轻松愉悦。所有这些,或多或少,或隐或显,或自觉不自觉地对受众进行着某种引导。然而这种引导作用对不同地域(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不同民族、不同教育程度、不同宗教信仰的受众心理的影响是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个多种媒体共同发展的时代,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手机等各种媒体竞争日趋激烈,而媒体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一场争夺受众的无硝烟战争。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在这个多媒体时代,受众群体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对目前的广播受众特点逐一分析,并简要根据这些特点提出未来广播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广播受到电视巨大冲击,影响力渐弱。调查显示,80年代受众最先获得新闻的顺序是:广播、报纸、电视。90年代是电视、报纸、广播。进入21世纪,互联网又异军突起,成为时代的宠儿,受众的蛋糕进一步被瓜分。有人说广播已经边缘化,沦为辅助媒体。在媒体竞争日前激烈的今天,广播认清自身优势十分必要。(一)充分认识自身优势,努力把握广播发展的未来。1.迅速及时,时效是新闻的基本特征,广播的播报与受众地收听几乎是同步的,广播设备简易方便,可变性比较强,可以随时插入最新的现场报道。  相似文献   

18.
马连 《新闻传播》2010,(2):54-54
在现代社会这样一个海量信息时代,不论是对媒体还是受众,获取信息变得更加简单。尤其是对受众而言,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甚至包括手机短信,信息的获取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在这种情况下,速度已不再是新闻的唯一需求,各种媒体“PK”的是信息处理能力,也就是新闻事件的讲述方式。像新闻谈话节目这种很难靠速度取胜的节目,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赢得受众。于是,如何叙事就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西方大众传播学中,把大规模复制和传递信息的媒体称为大众传播媒介。一般包括两类:以报纸、杂志、书籍等为上的印刷媒介;以广播、电视等为主的电子媒介。本文所指的不同媒体主要是指复制与传递新闻信息的报纸、广播和电视等新闻媒介。 新闻传播过程从其形式上看,是一个借助语言或图像进行的符号传播活动。不同媒体借助不同的符号作用于受众,产生传播效果。受众在接受不同媒体的传播时,不同的传播符号在其心理上产生不同的反应,呈现出不同的接受心理特征。本文试从符号学的角度来分析报纸、广播、电视这三种媒体的受众接受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20.
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非常重视宣传报道的语法、修辞、逻辑。广播、电视因其声音、屏幕(字幕)传播具有线性传播的特性而稍纵即逝,受众对其很难做到反复揣摩,因而,社会上对广播、电视报道的篇章结构、遣词造句、语意表达的评说不多,但这并不等于广播、电视可以忽视语法、修辞、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