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李锐是一位站立于民间乡土观察中国历史与现实的作家.在他的笔下,乡村的沉滞落后、历史的虚无荒诞、革命的非理性、农民在现代社会的悲惨遭遇和心灵撕裂都得到一一呈现.在《太平风物》的“农具系列小说”中,李锐以农具为切入口,深刻地描绘了古老的农耕文明在现代化浪潮中的起伏跌宕和激烈矛盾,并对农村这片广大土地的消失寄予深深的忧虑.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文坛,李锐是一个对理论有着浓厚兴趣的作家,他在完成两个长篇《无风之树》、《万里无云》之后开始执著地思考“写作”与“本土中国”这一问题,发表了《语言自觉的意义之一、之二、之三、之四》、《被简化的语言》、《网络时代的“方言”》等一系列文章,在他的引导下,我们又重新去体验、发现语言,重新审视“语言自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狄青和狄家将的故事从两宋发端,历经元、明、清,被改编成戏曲、小说等,在民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清代,狄青故事进入创作繁荣期,出现了四部以狄青和狄家故事为题材的章回小说。这四部小说融合历史史实、民间传说、话本以及讲唱文学中的叙事因素,在此基础上对狄青故事进行了再创作,作者大量采用了民间叙事的手法、方式,使这四部小说都带有程式化的叙述模式、类型化的人物塑造以及传奇性的情节描写,具有浓厚的民间文学叙事色彩。  相似文献   

4.
李锐的《厚土》系列小说艺术性颇高。80年代批评在评价李锐的《厚土》系列小说时,将对艺术性的发现组织到“民族文化心理”的揭示上,因而忽略了对其艺术性的有效阐释。论文从审美批评的角度重读《厚土》,认为《厚土》以非现代亦非田园的时空建构与“滴——滴”式叙事结构,达到了对在乡土中国永世为农的人的处境的文学表达。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后李锐、韩少功的“文革”题材小说以民间视角来反思“文革”历史,具有双重意义内涵:民间苦难与民间伦理是对“文革”意识形态高调的戳穿与消解,民间的藏污纳垢、愚盲昏昧又使之成为“文革”专制和迷信的基础和土壤。这样的“文革”叙事走出了80年代道德主义和启蒙主义的局限,揭示了“文革”历史的复杂性、多样性。与此同时,真诚而理性地还原底层社会的生存形态,传达民间的意义和声音,也成为这个时代一部分知识分子寻找和建立精神归宿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文坛,李锐是一位有着明确的自觉意识,寻求不断超越的作家。20世纪80年代的《厚土》诸篇中高度控制、简洁内敛、井然有序的书面语言及叙述风格成为他难以超越的制高点,而《无风之树》和《万里无云》中的“口语倾述”成为李锐小说创作的一次整体超越。  相似文献   

7.
刘希云 《德州学院学报》2007,23(5):38-41,54
毕飞宇的长篇小说《平原》是一部注重叙事的现实主义作品.它写出了七十年代泛政治化的时代氛围对人性的扭曲;同时由于作家丰富的乡土生活记忆与知识,作品中呈现出了苏北大地上鲜活的民间文化形态;另外,作品塑造了一个成功的男性农民形象.  相似文献   

8.
李锐是一个只愿写刻骨铭心故事的作家,他对生命、生存的刻骨体验是:悲凉。于是他的小说中总有一种人生的悲情。他写到生者的悲凉,还有死者的悲凉。这些人无论是怀有梦想的知青,还是愚昧的农民都陷入这悲凉的人生中。他们的悲凉是由他们的生存的困境和精神的困境共同造成的。李锐以他细腻的笔触深刻地摹写了他们的困境,并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悲悯情怀。李锐自身的人生经历给予他了一种精神的困境,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悲剧艺术精神的熏陶,站在五千年文明的山头上写作,相互交织作用导致了他的这种悲凉人生的感觉。面对这悲凉人生,李锐给希望于孩子,给希望以"逃离",逃离这黄土地,让孩子们去寻找希望。  相似文献   

9.
当代著名作家李锐的作品《无风之树》以第一人称变换视角的叙述方法,描写了在特殊时期一个名为"矮人坪"的村庄两天之内的动荡,写出了李锐对"中国问题"的独特观照。作者坦言在创作过程中曾受到美国著名作家福克纳的影响,着重体现在叙事角度、语言艺术等方面对福克纳r借鉴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孙方友的民间叙事立场是对历史记忆的复活,是对破碎历史的拼接与复原,也是对庸常生活的抗拒,作家以平民的视角为苍生立传,为生命留存精神演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11.
从叙事学角度分析文学作品的叙事技巧是当前文学赏析的新潮流。运用结构主义方法,从叙事学角度分析李锐小说《无风之树》文本的叙事技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思想与艺术内涵。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故事新编》中民间叙事策略的现代开掘入手,从民间叙事角度观照下的历史选材和民间故事叙事结构的大胆扬弃两方面具体分析鲁迅在创作中对传统民间叙事艺术的灵活运用及超越创新的表现,侧重探讨民间精神和民间文化对鲁迅人生观及艺术创作观的积极影响,探寻鲁迅先生以民间叙事艺术为策略建构历史题材小说的意义空间。  相似文献   

13.
从民间叙事视域的角度来看"十七年"小说,我们发现,虽然小说创作带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立场,但由于作家亲身经受了大众自在状态情感和理想的熏陶,深刻体验了民众中原有的、分散的、感性的个人道德标准和感情体验,从而对以往小说叙事视域进行了弥补与突破。在此之上,又以其创作实践中对民间精神风貌的整体关注和对民间和谐醇美审美本真的由衷倾向,实现了民间叙事视域的建构,表现出鲜明的民间叙事特征。  相似文献   

14.
美丽温柔,勇敢追求爱情自由的白娘子是家喻户晓民间传说白蛇传的核心形象。李锐在《人间》中把这一形象重新塑造为,对人类和自然界中一切生灵具有博大爱心,为实现自己理想坚韧不拔的奋斗者形象。李锐通过白娘子形象的现代诠释,开掘了"白蛇传"故事的思想深度,为当代文学如何利用民间文化资源提供了新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新历史小说尝试了一种反传统的叙事方式。在这种先锋实践中 ,作家的主观倾向超越出政治化历史的拘囿 ,选择了向民间立场的回归 ,并且在平民化的表达过程中 ,世俗化的内容成为主观历史自在言说的主体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代文坛,李锐是一位有着明确的自觉意识,寻求不断超越的作家。20世纪80年代的《厚土》诸篇中高度控制、简洁内敛、井然有序的书面语言及叙述风格成为他难以超越的制高点,而《无风之树》和《万里无云》中的“口语倾述”成为李锐小说创作的一次整体超越。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以《红旗谱》为代表的红色经典作品中存在的国家历史叙事和民间叙事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指出红色经典文本在当下语境的改编中存在的定位偏差和文化启示及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94年陈思和先生提出“民间”概念,“民间”这一概念波及整个思想与文化界,并成为许多研究者讨论的热点。重新审视这一概念时,我们发现“民间”与“广场”的提出,不过是概念的创新,是话语权力的又一次扩张,概念叙述的又一次狂欢。中国的文学需要自身的发展,而不是理论性的高唱。  相似文献   

19.
在小说《蛙》中,莫言延续了《檀香刑》中的民间立场与知识分子立场的对话,借此凸显出民间叙事的优势。小说民间叙事的特点表现为:提供另一种历史文本;展现文化的多元性。但是在面对政治意识形态和消费主义时,民间叙事有时显得力不从心、左右为难,这正是莫言的民间叙事无法规避的困境。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民俗学民间文学研究的逐步深入,特别是民间文学广泛的田野调查研究兴起之后,民间故事传承人的研究作为建构学科体系的重要环节,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近几年来又处于快速而深刻的更新之中。学者在田野中,不仅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而且建立了民间文学田野作业的方法、理论,并在口头民间故事的收集整理,故事文本与传承人的关系研究,传承人传承路线和特定生活时空关系研究,传承人的共性与个性研究,以及传承人与接受者、搜集者的互动关系研究等诸多领域中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