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钢琴表演二度创造过程中,如何认识审美意识的重要意义,如何适度的把握审美意识、指导表演“二度立美”?本文运用音乐美学的方式,阐述了审美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可变性、文化异性等特征,以及在审美意识的指导下,表演主体个性与原作品共性的适中结合,群众审美意识对个体审判意识的影响,从理论与实践中总结适度把握审美意识对于钢琴表演“二度立美”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声乐艺术形式相较于其他音乐形式来说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较长的时间了。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他们在音乐欣赏上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也需要声乐教学能够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从而突出声乐表演的感染力与表现力。本文先阐述了声乐教学中学生审美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并从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与审美观、注重在发声练习中融入审美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注重艺术处理中的情感表达、将审美意识培养落实到舞台实践中、善于进行声乐意识培养教学总结五个方面,综合全面的阐述了声乐教学中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郭琳  郭筠 《甘肃高师学报》2009,14(1):133-134
通过对审美情感、审美意识的内涵与外延的分析,结合歌唱艺术的特点,将声乐表演的真实性与创造性协调与统一起来,揭示了声乐艺术中主观“多维化”的认知方式和构成特征。  相似文献   

4.
音乐不仅具有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引发共鸣的功效,也能够激发聆听者的审美情趣,使其沉浸在唯美意境中。而戏剧表演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与音乐这种艺术形式息息相通。基于这一理念,在高中音乐与戏剧表演教学中,教师应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纳入教学计划,并通过小组互动合作、导入视频资料、创建舞台角色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增强学生审美意识,使学生亲身感受音乐与戏剧表演中蕴含的形式美、表演美与意境美。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绘本表演具有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提高学生语言组织能力、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四个优点.基于此,研究提出了重视绘本表演的运用、提高教师教育能力、优化设计方案、完善教学评价、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五个方面的措施,提升绘本表演在小学语文中的运用效果,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6.
审美意识之于声乐艺术具有很重要的导向作用,不同的审美经验、审美趣味会直接影响表演者的风格。歌唱家作为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者,应在表演中融入自己的审美意识,并从歌唱技巧的审美、音乐心理感觉的审美、情感的审美、形象塑造的审美等方面,对作品进行分析、理解,赋予演唱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音乐表演是赋予音乐作品生命力的第二度创作,审美意识在这一创作过程中对于作品的感知、把握以及内在意蕴的发掘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唤醒教育肯定人的价值,关注学生心灵成长与自我意识的觉醒。在语文教育中运用唤醒教育的理念,有利于唤醒学生的情感意识、审美意识和表达意识。然而实际的高中语文戏剧教学问题频出,难以唤醒学生的人格心灵、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因此,高中语文戏剧教学应在唤醒教育理念的关照下通过联系生活经验、擢升鉴赏水平和开展表演活动进行重新建构,唤醒学生对戏剧文学作品的情感体验、审美意识和表达意识。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等师范音乐教育是以音乐教育为主要教育理念,为基础音乐教学服务,培养基础音乐人才。作为教师除了对学生应加强钢琴等专业技能的训练以外,更应注重学生综合性及实用性能力、审美意识、艺术素养、表演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使学生除了具备课堂教学能力以及中小学音乐活动的组织能力以外,还具备较强的音乐表演能力。  相似文献   

10.
通过运用实验法、调查法对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模特表演专业女生的身体形态、素质修养以及形体审美认识等方面进行了统计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基础训练后,学生们的身体形态更具曲线美,塑身训练得到显著效果,同时品德操、心理素质、气质风度和审美意识均有明显改观.  相似文献   

11.
钢琴演奏是传达音乐作品美感和艺术品质的重要手段,钢琴演奏是情感和音乐内容的完美统一,所以对钢琴美学观的认知和理解是很重要的,本文通过介绍钢琴演奏中的美学思想、美学问题、美学内涵以及钢琴演奏的美学特点来介绍钢琴演奏的美学观审视。  相似文献   

12.
浅谈巴洛克古钢琴音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洛克钢琴在巴洛克时期(1600—1750)的音乐生活当中使用非常普及且非常重要。巴洛克时期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古钢琴音乐作品,这些古钢琴音乐具有有别于现代钢琴音乐的特点。今天,我们对这批作品的演奏如何更接近音乐的原貌以及如何认识巴洛克钢琴音乐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接受过程是受众对审美对象的一种体验追问和审美认知的活动。散文作品是散文作者审美状态的封存,是作者生命本质留存其间的"活体",它的再生需要接受者的审美重建。由于读者自身素质的不同,散文作品的再生重建不仅与原创不一,也因读者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4.
叶朝晖 《培训与研究》2006,23(3):123-124
本文从民间音调改编与创作的早期中国钢琴作品的分析与研究中,揭示了民间音乐对中国钢琴曲创作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李清照在其词作中,频频使用“瘦”字。本文从人格比照、生命体验、时代审美印记 3个方面,论述了李清照运用“瘦”字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16.
周雯 《铜仁学院学报》2012,14(3):122-124
现今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和演奏发展非常迅速,而使用这些作品进行钢琴教学却做得不够,钢琴教学民族化程度与中国钢琴作品创作和演奏的发展明显失衡。文章就如何使用中国钢琴作品发展钢琴的民族化教学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宏观方面入手,对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与内涵充分概括、分析和描述巴洛克风格、维也纳时期的音乐风格特点。具体论述了在钢琴教学中如何运用相关音乐科学来指导钢琴教育,以达到正确诠释音乐作品,准确把握钢琴作品风格与内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声乐演唱是演唱者在词曲具备的基础上,进行从理论到实践、声学转换的艺术的演变.从这个意义上说,歌唱艺术的呈现不是简单复制、单纯模仿的过程,而是一度创作和二度创作的结晶.这个过程就是声乐演唱所强调的艺术美感的突出体现.只有获得良好的艺术美感意识和艺术表达能力才能使声乐作品得到良好的艺术体现,才能出色的呈现歌唱艺术的魅力.在日常的声乐作品练习中,积极提高二度创作的意识和能力是一门极其重要、言必躬行的日常课程.  相似文献   

19.
杨佩红 《辽宁高职学报》2012,14(3):83-84,95
门德尔松的钢琴作品体现了他具有画家一样的眼力和音乐家的敏感。特别是"无词歌"这种体裁是他的首创,体现了浪漫主义对器乐音乐声乐化的追求。通过代表作品向学生们展示作曲家的创作魅力,也通过作品使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钢琴演奏中的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