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上海的街上很容易看见女人.我的意思是说,上海的女性乐于让人看见.为写这篇文章,我站在街头粗略地统计了一下,三人行,必有一女.她们兴高采烈地上街,最大的可能是去商店,尤其可能去服装店或皮鞋店.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50年代,中国妇女走出家门去工作。妇女就业成为男女平等的重要标志。她们被称为“半边天”。 但是,女人毕竟不是男人,她们绝大多数人在工作中途还得回家生孩子。她们天然的性格里面还有扮演家庭主妇的传统冲动。于是在50年后,人们蓦然发现,中国女性仍然在家庭与社会之间的门槛边徘徊走到社会后想回家,回到家后又想回归社会。 前几年,一些女人有钱后很快辞去工作恨不能插翅飞回温暖的家。当时,颇受那些还在职场上拼死拼活的女人的艳羡。而短短几年后,这些所谓的“全职太太”开始躁动不安了。她们有钱了,有闲了,但没有了幸福。习惯了朝九晚五上班生活的她们,不知道该如何享受生活。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50年代,中国妇女走出家门去工作。妇女就业成为男女平等的重要标志。她们被称为“半边天”。 但是,女人毕竟不是男人,她们绝大多数人在工作中途还得回家生孩子。她们天然的性格里面还有扮演家庭主妇的传统冲动。于是在50年后,人们蓦然发现,中国女性仍然在家庭与社会之间的门槛边徘徊走到社会后想回家,回到家后又想回归社会。 前几年,一些女人有钱后很快辞去工作恨不能插翅飞回温暖的家。当时,颇受那些还在职场上拼死拼活的女人的艳羡。而短短几年后,这些所谓的“全职太太”开始躁动不安了。她们有钱了,有闲了,但没有了幸福。习惯了朝九晚五上班生活的她们,不知道该如何享受生活。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50年代,中国妇女走出家门去工作。妇女就业成为男女平等的重要标志。她们被称为“半边天”。 但是,女人毕竟不是男人,她们绝大多数人在工作中途还得回家生孩子。她们天然的性格里面还有扮演家庭主妇的传统冲动。于是在50年后,人们蓦然发现,中国女性仍然在家庭与社会之间的门槛边徘徊走到社会后想回家,回到家后又想回归社会。 前几年,一些女人有钱后很快辞去工作恨不能插翅飞回温暖的家。当时,颇受那些还在职场上拼死拼活的女人的艳羡。而短短几年后,这些所谓的“全职太太”开始躁动不安了。她们有钱了,有闲了,但没有了幸福。习惯了朝九晚五上班生活的她们,不知道该如何享受生活。  相似文献   

5.
<正>上海是一座满含风情的魅力城市,而这大半要归功于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上海女人。她们会过日子,即便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很多上海女人并没有停下追求美的脚步。那些上海出产的蛤蜊油、凡士林、甘油以及带着淡淡香气的雪花膏、花露水等等曾给几代人带来了最简朴的时尚,滋润了一代又一代上海人的生活。有人说,上海女人天生就有一种智慧,在有限的条件下她们依然能使自己的生活过得精致、优雅。国货难忘的记忆2013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携夫人彭丽媛访问非洲坦桑尼亚,彭丽媛把中国的老牌护肤品百  相似文献   

6.
舞出青春     
路超英 《天津档案》2006,(12):62-62
清晨,上班的途中,路过一个商场,经常看到店前一群中老年妇女,在朝阳中,手握红绢彩扇翩翘起舞。当时只是敬佩她们持之以恒的精神,心想她们不是下岗就是退休了。一定羡慕自己天天上班……  相似文献   

7.
同学不同老     
有一天,一个中年妇女来找我的同事。同事是那种永远年轻的人——长得小,思维方式也是发育未全的,从头到脚一派卡哇伊。以为那女人是同事的妈,我端水倒茶帮她张罗了一阵。后来,她们相携着离开时,同事转身跟我们告别:“我们去参加同学会,请了三天假,周一见。”  相似文献   

8.
陈保才 《大观周刊》2011,(12):15-15
不停唠叨与挑剔 可能只有男人意讽到女人唠唠叨叨的毛病.而女人则会有很好的理由说那就是本来的样子。女人往往在说服她们的丈夫不成功的时候变得强势而一遍一遍的重复唠叨。她们始终没有意识到只有一个理由而让她的说服已经不成功了。男人们只是需要你用另外一种方式告诉他而已。  相似文献   

9.
我所在的报社在淮海路上,原来的法租界,有哈根达斯,有真锅,有花园洋房,这里是上海时尚的极致,飘一代也不例外。每天,我都会遇几个五颜六色的飘女郎,她们自由地呼啸而去像一道风景。我羡慕她们,可以没有责任,没有未来,只剩下感官,剩下刺激。她们是专为享受而生的,奇怪的是,在物欲的海洋中,她们又深恐自己消失,于是要生些事,要打扮怪异引人注目是她们的一个目的。  相似文献   

10.
长白山深处的一条峡谷内。一辆军用卡车从国防山洞里迅速驶出,车上满载着盛炮弹的箱子。跟随车后而行的是一群叽叽喳喳的女人。军车在谷底的一片开阔地上熄火后,这些女人有的飞身蹬上车板,有的在车下一字排开,百余斤的炮弹箱在她们手中传来递去。只是此刻,她们再没人说笑,人人神情专注。百来斤的弹箱终于稳稳地落在垛儿上……开箱,拆弹。那些令人谈之色变的各式各样的炮弹,在这群女人的手中如同孩子拆卸玩具般的容易,顷刻间已是支离破碎……这不是电视剧或电影的镜头,而是真实的工作。她们是专门在深山幽谷内与废旧炮弹打交道的特殊群体。她们共同拥有的名字叫:“拆弹女”。  相似文献   

11.
宿舍里住进一个男军官 走进军事记行列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报社调我时只见其,没见其人,直到调档案时才知我的性别。经过一波三折,我成为《火箭兵报》的一名军事记。到报社上班的第一天,有个男记就对我说:“女人当军事记,麻烦!”第一次下部队采访,就不幸言中。  相似文献   

12.
关于女人,我能说些什么?因为对于她们,我们知道得越多,就了解得越少.说她们爱慕虚荣,还是说我们对她们的要求无法满足?说她们缺乏时间观念,在约会总是迟到,但这个毛病不正是我们惯出来的.说她们丢三落四,有时甚至把自己丢了.说她们没有方向感,因而时常迷路.有个女孩曾亲口告诉我,说她有一次下班经过一幢楼房,觉得面熟,走了一大段后,才突然意识到那是自己的家.你也许会认为她在装糊涂,那就让她装下去好了.我更倾向把它当成了一个笑话.  相似文献   

13.
门卫     
单位门口的门卫总在换,就总有新来的门卫严肃地拦住我,问进去找谁。只好一次次解释说是在这里上班,害得我养成一走进单位大门.就先端详门卫的习惯,看是不是又换人了,要主动上前去表明自己身份。  相似文献   

14.
林蔚 《新闻世界》2008,(2):28-28
女友参加青年代表团,去日本交流了半个月回来,直呼日本女人厉害。 她说,都说日本女人温柔之至,却不知她们的忍功才是世界一流呢。女友为我们描绘了如下的“日本忍妇生态图”。  相似文献   

15.
我们的栖息     
街拐角街拐角是人群出现的地方,同时也是人群消失的地方。一群鲜亮的女孩子出现在街拐角,她们一边笑着,一边哼着,从街角消失了,我知道她们刚刚从我的身后来,她们来自我的身后——那个有笑声,有歌声的地方,而现在她们消失了,她们也将笑声和歌声带走了。她们带着这歌声和笑声去了哪里?街拐角也是人群出现了的地方。一群小学生背着书包,从街拐角走了出来,他们从一个我不知道的学校,从一个我已经永远不可能回到的年龄走了出来,他们正走向我。我,一个陌生的30岁的人注视着他们,我的目光从街拐角捕获了他们,他们也在走向30岁吗?我的目光是有罪的,因为我的注视他们才被认为是朝我走来的,朝30岁走,不是他们的意识,是我强加给他们的。街拐角,我也将从一个街拐角出现。进入另一个人的眼中,我也将从街拐角消火,消失在街那面的某个人的视线里。  相似文献   

16.
上班路上     
上班的路上,是人去上班还是车去上班?这个问题我还真的搞不清楚,闹不明白。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这却是千真万确。不然,那车和人怎会同时奔波于路上,跋涉于阡陌,去苦苦追赶那上班的钟点?而又会同时地下班,去淡褪那上班的记忆,以及由此派生的酸甜苦辣无尽滋味呢?无独有偶,长歌絮语,真正的上班咏叹调呵!徜徉于春暖花开的时日里去上班,沐浴着鸟语花香的清露,冲破不觉晓的酣眠春梦,怀着满眼希望,以道路的延长为契机,去营造人们新一年的打算与期望,让追求的歌声在春风送暖中自由地嘹亮。顶着清晨初升的夏日去上班,朝阳在为你的汗流浃背梳妆打扮,…  相似文献   

17.
李频 《传媒》2001,(12):55
我一直惊异于他会在那个早上离去。他是北京印刷学院出版系原主任聂玉海教授。 那是1999年7月13日,周一。我上班后不久,院办负责同志电话告我,说有人接到大兴县人民医院通知,聂老师去世了。我说不可能吧,他也感到太突然。要不派个人去看看?派去打听的人还没回来,组织部通知组成治丧委员会的电话又来了。这回我说不出话来了。  相似文献   

18.
正(一)当我还沉浸在爱情里的时候,有一次给学生代课,她们翻看我以前的照片问我:老师你为什么要留齐刘海?没有刘海比较好看呢!我很厌恶齐刘海,觉得它不匹配我的年龄和性格。我笑着跟她们说:因为我先生喜欢。孩子们都只有十六七岁大小,瞬间很严肃地围着我教训道:老师,爱情里女人要做自己!我很真诚地看着她们,那一刻我的眼神里一定佛光普照;我听见耳边梵音悠扬,我神圣地盘坐在白莲花上,穿越了红  相似文献   

19.
今年的诺贝尔学奖得主居然是一个嫖客!我是怎么知道这一点的呢?是他自己坦白的。这位仁兄在获奖以后公开向媒体表示:“我要感谢妓女……我无法去追求其他的女人,因为这耗费时间。如果你想引诱一个女人,如果你的婚姻在各方面都不如意,你就无法决定这样去追求,这需要很多天,很多星期的时间,这等于是放弃事业。”  相似文献   

20.
随笔     
节省是美 现在的女人,越来越敢穿了,该露的地方,绝不会掖着藏着,在为国家省下大量布匹的同时,美,也就被她们表现得淋漓尽致了。 据我所知,女人最先露的也最爱露的,是肚脐眼儿。肚脐眼,是母亲留给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