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圣叹是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在批点完《水浒传》、(《西厢记》三年后,他因冒犯皇帝受哭庙案牵连被朝廷处以极刑。在刑场上,他泰然自若,并向监斩官索酒畅饮,饮罢大笑,说:“割头,痛事也:饮酒,快事也;割头而先饮酒,痛快痛快!”  相似文献   

2.
王君老师发表在《语文建设》2008年第6期上的案例文章《刘禹锡的心灵世界探幽——(陋室铭)(爱莲说)整合教学实录片段》里有这么一段实录,师生一起探讨“予谓菊.花之隐逸者”这句话的含义:  相似文献   

3.
1. 《中国共产党简史》(通俗历史读物,中共党史出版社)2.《邓小平理论青少年读本》(通俗理论读物,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社会主义历史、理论与现实》(学术专著,安徽人民出版社)4.《新中国经济史》(学术专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5.《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凝聚新论》(学术专著,云南人民出版社)6.《信念丛书》(通俗理论读物,湖南教育出版社)7.《中华人民共和国50年图集》(大型图集,上海人民出版社)8.《中国京剧史》(学术专著,中国戏剧出版社)9.《中国美术史》(学术专著,齐鲁书社、明天出版社)10.《日出…  相似文献   

4.
明清之际的奇才金圣叹在其《读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法》中,曾对写作时眼与手的作用作了精微的阐述。《读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法》共八十一则,仅眼与手的作用就用了  相似文献   

5.
台湾新闻事业的历史发展进程,主要以报业的发展为目标。自1895年日本占领台湾后,于翌年创办台湾最早的报纸《台湾新报》算起。迄今100年的历史变迁中,其发展大致可分为4个时期,即日据时期(1896-1944)、调适时期(1945-1954)、报禁时期(1955-1987)、商业化自由竟争时期(1988-至今)。台湾报业自1987年7月当局解除"戒严"开放报禁之后开始迅速发展。据统计,到1992年经台湾"行政院新闻局核准"登记的报纸有280多家,总发行量500万份左右。目前,台湾的主要报纸有《中国时报》、《联合报》、《工商时报》、《经济日报》、《中央日报…  相似文献   

6.
地方志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代编纂潮州方志今有据可考者记录如下:(南宋)潮阳图经[考据]一、《舆地纪胜》卷一百“潮州”在“风俗”、“鸭湖”、“桑浦山”、“瘦牛山”等引录了《潮阳图经》资料。二、《永乐大典》卷五三四三“书籍”有“新修《潮阳图经(古瀛乙丙集)》三百五十版。”《《舆地纪胜》有“《古瀛集》帙三,凡著述之关于州,常侯■命编为集”。知《潮阳图经》载于常■所编的《古瀛集》中。(淳熙)潮州图经二卷王中行撰常■序南宋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修(注:常■,邛州人,淳熙元年潮知州)。I…  相似文献   

7.
《夜郎法规》规定:凡小孩夜哭者,均被处以挖眼处死的刑罚。人们以哭夜郎来对自己小孩夜哭进行心理威慑,正是哭夜郎这一荒唐而残酷法令在民间投下的一道心理阴影。  相似文献   

8.
《夜郎法规》规定:凡小孩夜哭者,均被处以挖眼处死的刑罚。人们以"哭夜郎"来对自己小孩夜哭进行心理威慑,正是哭夜郎这一荒唐而残酷法令在民间投下的一道心理阴影。  相似文献   

9.
口述者简介:杨静远,女。1923年生,湖南长沙人。著名翻译家。武汉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密歇根大学英国文学专业硕士。历任中央出版署编译局、人民出版社编辑.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所编审。中国作协会员、中国译协二届理事。译作有《马克思传》、《马克思恩格斯传》(合译),《勃朗特姐妹研究》等,著有《炼人学校》、《咸宁干校一千天》、《让庐日记》等。  相似文献   

10.
最近读了《徐特立哭书》一文(原载1996年10月2日《深圳特区报》)。乍看题目颇感茫然,可细细品读.感慨良多。  相似文献   

11.
金圣叹研究的新收获□滕云《金圣叹传论》(陈洪著,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共分内篇八章,外篇十一文。作者自言:“内篇追踪蹑迹,评述其人生;外篇撮取其理论菁华,评介其成就。”我看内篇非同一般记传或评传,其内容传与论并重而且相切相交,是以传作论和以论作传的...  相似文献   

12.
2月28日,《杭州古旧地图集》、《百年经典杭州》、《抗日烽火中的杭州》首发式暨“杭州古旧地图展”开幕式在杭州市档案馆举行。参加首发式的领导有杭州市市长孙忠焕,省档案局局(馆)长王立忠.杭州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娄延安,杭州市综合考评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原杭州市档案局(馆)局(馆)长、《杭州古旧地图集》、《百年经典杭州》、《抗日烽火中的杭州》主编伍彬,杭州市旅游委员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主任、《百年经典杭州》主编李虹,浙江古籍出版社社长徐忠良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趋之若骛”和“倾巢出动”是时下经常见诸报端的两个成语,尤其是前者。凡是对某一事物争着去购买或取得时,就常常用“趋之若骛”来形容。如以下诸例:①不用出门,水龙头一打开,点火便能洗上一个热水澡。冲着这个,出售燃气热水器柜台前消费者趋之若骛……(《人民日报》1994.12.27第二版)②又快过节了。打折风潮此起彼伏,消费者趋之若骛者有之。(《北京日报》1998.1.24第六版)③紧接着,十几家仓储式零售商场相继开业,服务手段不断完善,消费者趋之若骛。(《北京晚报》1994.10.10第三版)④由于顾客趋之若骛,以致鲜花食…  相似文献   

14.
丰富的信息、视觉感强烈的图片和朴素大方的封面,很能抓人的眼球,这就是3本观光旅游系列杂志《Meets Regional京都本》(以下简称《京都本》)、《Meets Regional大阪本》(以下简称《大阪本》)、《Meets Regional神户本》(以下简称《神户本》)给人的第一印象。这3本杂志(以下简称《Meets》杂志)属于京阪神地区的信息杂志,其出版发行者是大阪的京阪神厄尔杂志社。  相似文献   

15.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推出的《生活》栏目使人耳目一新.内容、形式贴近百姓,是一档耐看的综合性经济栏目.办好栏目,关键之一在于准确定位,即从实际出发,制定一个合适的栏目方针,它应该规定传播者(谁办)、传播对象(办给谁看)、传播目的、传播内容、传播形式等.《生活》这个综合栏目是由几个固定的小专栏(小板块)组成的,各小专栏的定位也比较清楚,例如,其中的《背景》就是“为您打开生活问号”的一把钥匙.《生活》作为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办的栏目,它是面向全国观众的,它在“说身边事,听家常话”中,反映经济生活,引导经济…  相似文献   

16.
黄天禄 《图书情报工作》2007,51(10):143-146,128
沈约的《四声韵谱》约于唐初亡佚,但清康熙间,杨锡震称得其古本,将其集注并抄赴内阁。因抄本系世上的唯一存本,见者极少,除《(光绪)香山县志》和王士祯的“居易录》有所记载外,未见其他有记载、了解、评介或涉及该书的文献资料。由此,特对沈约《四声韵谱》及亡佚,杨锡震及集注抄本、抄本与吴械《韵补》和毛奇龄《古今通韵》的异同等问题进行探讨,并提供给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剽窃”一词,最早源于何时,尚未见有人考定,但起码唐代已经出现。柳宗元在《辩文子》中说:“其浑而类者少,窃取他书以合之者多,凡孟管辈数家,皆见剽窃。”同时的韩愈在《南阳樊绍述墓志铭》中也有“惟古于词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贼。”文字虽稍有差异,但意思是一样的。偶翻《世说新语·文学篇》,无意中发现一则“剽窃”史实。竹林七贤之一的向秀,曾注释《庄子》,名《庄子隐解》。然“唯《秋水》、《至乐》二篇未竞,而秀卒。秀子幼,义遂零落,然犹有别本。……(郭象)见秀义不传于世,遂窃以为己注。乃自注《秋水》、《至乐》…  相似文献   

18.
沣与澧     
与在古文中多数学者考证为一字,但也有力辨其非者,如林法《辨》,(见《古文字研究》第十二辑)即是。在古文字中暂且不管,但在今天之简化字中“普”与“凶(丰)”确实是两字,形者义大不相同,但往往有认作一字者,且举两例:清朝末年有名陈法者,是个音韵学家,很有名气,其所写书当然很可以利用,但有人将“陈遇”简作“陈泽”。如:有书名优语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来可扬著),其所引用参考书目有:(清)陈洋《东塾读书记》P569很明显,此“陈洋”为“陈遇”之误,同是来先生在其著作《大学直解、中庸直解》(出版…  相似文献   

19.
“10元刊”管理浅谈陈兵强(浙江大学图书馆)近年来,在期刊收藏与利用中,出现一些印刷精美、开本较大、价格10元以下的刊物,人们称为“10元刊”.这类期刊有下列几个类型:一是学术性刊物,如《东方入《战略与管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等;二是综合性刊物,...  相似文献   

20.
第六届“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入选作品名单1.《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北京·北京出版社)2.《城市街道党的建设》(天津·天津人出版社)3.《人间正道》(新闻出版署·人民文学出版社)4.《车间主任》(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5.《我要做好孩子》(江苏·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