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古代特有的"艺术政教化,政治艺术化"文化传统、以长官意志为主的人治政治、艺术与应用交融的"泛文学"观念和公文作者的文学化素养决定了古代公文写作具有明显的"个性化"倾向,也决定了古代公文具有形象化、情感化、风格多样化等文学品格.古代公文是传统文学的重要部门.古代文学研究应尊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真实",开阔研究视域,矫正研究方法,避免用西化的、现代化的"纯文学"观念打量中国传统文学的削足适履的错误.  相似文献   

2.
古代公文是秘书学专业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古代公文作品的系统把握和深入解读,学生可以了解到古代丰富的文化知识、公文文种及公文制度,而且古代公文鲜明的主旨表达、严谨清晰的行文、简约而有文采的语言也为秘书学学生现代公文的写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冒志祥副教授(博士)一直致力于中国古代公文的研究,曾主持《中国古代公文专题史》研究项目,主编《中国古代公文发展史》等。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古代公文研究》曾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近年来,冒志祥将主要精力放在历史文书尤其是宋朝对外交往文书的研究,出版了《宋朝的对外交往格局:论宋朝外交文书形态》(广陵出版社2012年10月),完成并已结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宋五家外事文书研究》,目前正在究研《文化软实力:宋朝文化传播的外交意义》。以历史文书的视角研究文化传播和外交格局,在学术界尚无先例。  相似文献   

4.
魏晋时期是我国古代公文理论研究逐渐觉醒的时期,以曹丕的《典论·论文》为首,掀开了古代公文理论研究的序幕.其后,陆机《文赋》、李充《翰林论》进一步发展,另外王粲、杨修、陈寿等也都有不俗见解,他们共同为南朝公文理论的繁荣做了充分的铺垫.  相似文献   

5.
钱思荻 《文教资料》2014,(36):48-49
通过对比研究古代公文与现代公文中的"文"与"质"变化,探寻"文"的特点在现代公文中日渐缺失、"质"的特点在现代公文中备受重视的原因,探究今后现代公文在公文语言文学性发展方向上的发展趋势、提出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6.
秦振芳 《文教资料》2013,(29):147-148
西汉求贤诏作为古代公文诏令文书中的典型代表,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功用。本文从诏的历史沿革、西汉求贤诏的具体内容及其产生的作用三个部分展开研究和探讨.着重从求贤诏的具体内容研究其在选拔人才、维护统治、史料凭证三个方面的作用,以此从古代公文的角度研究古代历史与政治,从另一个角度探索中国文化,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公文言辞优美,言简意赅,用典精当,文风活泼,读之令人爱不释手。认真学习、借鉴古代公文在语言方面的艺术,对于今人撰写公文和文章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刘筱琰 《文教资料》2013,(29):145-146
奏议类公文是古代公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奏议类公文无论在公文方面还是文学方面都有着极高的地位和价值,具有实用和审美的双重性质。本文以古代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为脉络,从文学性的角度简述各朝代奏议类公文写作特色的沿革,在语言、结构、手法、风格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对其中一些现象的原因、影响进行探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古代公文中情感存在的原因:人治替代法治的治国传统、文学与非文学的交叉渗透以及公文作者的学者化和文人化;同时根据情感内容、表达风格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对古代公文中的情感进行了分类,并结合具体的文章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0.
南朝时期的公文批评从探讨公文的外部规律转向研究文体、作家作品、风格甚至批评本身等公文的内部规律,说明此期的公文批评开始成熟,成为独立的一科。南朝时期的公文批评在数量与形式上也更为繁盛,形成完整的体系、深入的思辨及专门的批评家与批评著作,是我国古代公文批评的一次大繁荣时期,它所取得的成果对后世的公文批评具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公文为临民治事之具,公文的制发与民无涉,这是中国古代公文的传统。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民国公文制度将国民纳入公文作者系统,国民以公文为工具,表达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等方面权利诉求,在公文制度上维护了"主权在民"的面子,在公文实践上也取得了一定实绩,是近代公文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遗产之一。  相似文献   

12.
现在通用的"公文"这个名称,出现于秦汉之后。但当时仅指适宜作发布的公务文书,作为总称,是后来逐步形成的;古代公文,具有政治权威性、专任性及保密性,有自身的风格;各个时期都有对公文的分类研究。  相似文献   

13.
罗丹 《文教资料》2014,(29):101-103
魏文帝曹丕在中国古代公文史上一直是公文理论批评家,同时,他也是一位公文创作的实践人。曹丕的公文写作文种众多,不仅文中包括多元的政治思想和举措,而且曹丕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使得其公文的风格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14.
姜永飞 《文教资料》2013,(35):71-72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诸葛亮的《出师表》可以说古代公文中文采运用比较突出的,在实现了语言传情达意的基本功能基础上,对语言的运用也颇为讲究.而现代的许多公文却单单为了追求效率,语言逐渐僵化,没有可读性,无法引起受众的兴趣,因此公文的社会功能也会大大弱化.本课题的研究包括以下几部分:介绍当代公文文采不足的现状并探索其原因、说明文采在公文写作中的重要意义、找出现代公文增加文采已作出的努力并针对现代公文写作现状对如何增加文采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文章风格是作者个性和具体话语情境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整体话语特色,是写作主体与表现对象、内容与形式融合而成的。现代公文一般庄重、质朴,具有大致趋同的风格。与现代公文不同,古代公文在写作主体(作者)、话语环境、表现内容、语言形式等诸方面都与今日大不相同,其风格受这些复杂因素的影响,呈现多样化格局。一古代公文有几千年的历史,出现了数以百计的鸿笔大家,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也不绝于载记。这些公文或庄重  相似文献   

16.
徐清情 《文教资料》2011,(36):137-139
古代士大夫是封建国家处理政务的主体.公文史上的众多公文便出自他们之手.他们的学识素养、思想品德及才干影响着公文的写作。而古代士人走上仕途则需经过诸多的途径诸如征辟、举荐和参加科举考试.这些取士制度影响着士人的选拔,自然也就无法避免的影响着公文的写作。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古代公文发展史上,韩愈是一位起着承前启后作用的文章高手。本文通过以《韩愈集》中“状”类公文为例进行论述,分析其内容、模式与特点,由此彰显韩愈对公文的贡献,揭示韩愈在中国公文史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公文用典,是古代公文中常见的写作手法。运用典故或用前贤言论来表达自己的看法,或用对比鲜明地表达自己要说的问题等。西夏许多公文也往往引经据典,予以佐证,以增加公文的份量,增强公文的说服力。  相似文献   

19.
邵利剑 《文教资料》2013,(35):60-61
古代公文可分朝廷公文和官府公文两大类:前者是帝王与臣属之间使用的公文,后者是官僚或官府之间的来往公文.朝廷公文可分为“诏令”和“奏疏”两类.诏令类公文是帝王告臣属的,属王者之言.奏疏类是臣下对君王敷奏谏说的公文的总称.  相似文献   

20.
刘静妍 《文教资料》2013,(35):64-65
“表”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臣下向帝王陈情言事、吐露心曲的一种公文文体,主要作用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因为目的作用的特殊性,所以,表类公文在语言表达上也与其他公文有所区别,其语言在文采上更有细腻独到之处.表类公文源于汉代,大量出现是在三国魏晋时期.魏晋时期的著名文人、士大夫,诸如“三曹七子”等同时也兼是撰写公文的能手.这一时期的许多表类公文历代相传,虽然现在已经不具备它们曾经在历史上所具备的实用价值了,却仍然是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有的甚至被人们当作优秀的抒情类文学作品拿来欣赏.本课题研究的是魏晋时期表类公文的语言,着重品味表类公文在语言上的艺术特色和欣赏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