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学生体育课选项意愿与学习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问卷调查与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选修健美操课程的学生选项意愿和学习满意度的状况、影响健美操课程选项意愿和学习满意度的因素,以及不同组别学生选项意愿因素和学习满意度因素差异的情形进行比较,探讨高校学生体育课选项意愿与学习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影响学生选择健美操课程的"意愿因素"的程度依次为教师素质、课堂教学、场地设施、运动兴趣;学生"学习满意度"的认同程度依次为教师教学、学习效果、人际关系、场地设备.  相似文献   

2.
《体育师友》2018,(1):34-35
混合学习模式是运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与传统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融合发展,构建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学习模式。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高校体育教学混合学习模式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问题。通过分析互联网的发展对高校体育教学混合学习模式探索的重要意义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合理有效的措施,以期进一步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混合学习模式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汤梦云  马红玉 《灌篮》2021,(2):78-79
我国科技发展迅速,尤其是互联网行业,互联网作为时代的产物,可以很好的和各行各业相互融合,发挥其重要作用,帮助行业提高效率,促进行业发展。现在我国倡导进行新课改教学理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将互联网融入教育行业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互联网+”为高校教学提高了快速、方便、有效的途径。高校体育是高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项课程,由于受我国教育体制的关系和教学模式的影响,高校体育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提高高校体育的教学质量,促进高校体育教学发展是高校体育教师应该关注的重点,顺应时代发展,合理利用互联网是发展高校体育的重要目标。因此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探索高校体育混合学习模式是当务之急,本文就“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混合学习模式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4.
福建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学习满意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漳州师范学院体育系、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集美大学体育学院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运用SPSS11.5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我省高校体育专业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项学生的学习满意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福建省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个人因素满意度最高;男女学生的学习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大一、大二学生学习满意度高于大四学生.建议提供必要体育场地、器材;合理配置师资力量;优化课程设置;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渗透以及教师的不懈努力下,我国教育较以往有了较大改善,且即将步入全新阶段,在“互联网+”时代,将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各高校以全新的思路做好各项工作,加强课程建设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这对高校发展、课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围绕“互联网+”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展开研究,并结合现实情况提出建设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高校提供一些灵感与思路。  相似文献   

6.
陈阿旗 《湖北体育科技》2000,19(3):43-45,48
通过对河南省高校学生体育心理调查分析获得了大学生现阶段不同的心理特征。提出了几项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供同行在工作实践中参考。  相似文献   

7.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民族传统体育的媒介接触对于大众居家体育锻炼保持身心健康具有重要影响,特别是针对心理焦虑的大学生群体.对疫情期间广东省8所高校538名大学生媒介接触对民族传统体育参与意愿的影响进行问卷调查.结论:1)疫情期间,丰富余暇生活、了解居家锻炼知识和体育课达标是大学生最主要的民族传统体育媒介接触动机;手机端、电...  相似文献   

8.
试论高校体育中"学会参与"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学会参与”教育的有关理论,结合学校体育的特点,对高校体育实施“学会参与”教育的意义、方法与途径等方面进行阐述,指出高校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会参与’’教育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体育与科学》2016,(4):77-87
基于江苏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的问卷调查数据,对公共体育资源、体育参与与公共体育服务公众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及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公共体育场地对公共体育服务公众满意度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对不同体育参与程度的公众具有异质性,即公共体育场地对不参与体育运动者的正面影响要显著大于体育参与者;(2)扩大公众体育参与水平,能显著提升公众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3)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过程中,关注和回应公众体育服务需求,将公共体育资源真正惠及公众,则能增进公众对地方公共体育服务度的满意度水平,但地方的公共体育服务支出水平结构不够优化,则在提升公众满意度水平的作用上大打折扣,甚至引起公众的反感,反而降低其对地方公共体育服务的满意度水平。此外,公众体育参与对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影响机制和路径还有许多问题值得下一步深入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对教育整体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这也要求高校体育教师紧紧围绕新要求、新挑战对大学体育教学做出改革。该文将侧重点放在大学体育教学改革,这是由于大学体育教学的关注度远远低于中小学体育教学,就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大学体育教学如何改革及在改革中的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鲁琳 《拳击与格斗》2023,(11):115-117
文章研究了在“互联网+”视域下,如何对高职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首先,分析了“互联网+”对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的影响,包括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内容。其次,分析了高职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措施,包括教学内容与资源的整合、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更新、教学评价与反馈的完善等内容。最后,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评价机制,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2.
儿童参与体育呈现多种时代特征,主要表现为健康、运动与成长相联系,参与体育过程与享受运动目标相统 一,休闲、娱乐及交往等拓展性运动成为儿童参与体育的新需求。要促进和满足儿童参与体育,体育教育应当实现在 范围、内容、资源方面的整合。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形态也开始发生改变,互联网将传统行业颠覆,同时也在推动各行各业的发展,而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撑,高等教育在"互联网+"时代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新高校教育就成为目前高校教育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对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的创新思维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给高校体育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体育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将传统体育学习和移动互联网应用下的体育学习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其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和移动互联网对体育学习特殊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得出一些有利于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体育学习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可视化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混合式教学进行研究综述,混合式的体育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更能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然而我国高校体育混合式课程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此领域相关文献较少,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发现。该文对现阶段体育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综述,以期促进高校体育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胥志敏 《体育风尚》2023,(2):107-109
我国已步入“互联网+”时代,各类信息技术已经在各行业中进行有效的应用。教育行业内需要将“互联网+”技术进行有效的使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工作在开展中,需要对互联网新技术进行应用,以此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文章对当前“互联网+”在高校体育中应用的作用进行分析,同时探究“互联网+”教学的实际价值,并且研究“互联网+”在高校体育教学进行合理应用的策略,希望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体育兴趣与体育参与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两者相互关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探讨和研究,揭示了体育兴趣对体育参与活动具有指向和强化作用,反过来,体育参与对体育兴趣的激发在一定条件下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分析了影响体育参与的因素,提出了培养体育兴趣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基于“互联网+”教育,提出“五位一体”全面推进特教学校体育的文化建设策略:运用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其他多媒体科技手段完善特教体育教育;改革特教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发展特教学校社团体育活动;加强特教学校体育文化宣传;建立特教学校完善规章制度。可以为特教主管部门、社会、特教学校、教师、学生5个实施层等参与推动特教学校体育文化传播发展提供理论、方法与策略指导。以期推进“弱有所扶”,真正实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国家战略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建梅 《精武》2013,(17):72-73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对我校体育选项课的开设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探讨选项课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得出研究结论,井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我校能更好地开展体育进项课教学提供可操作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采用问卷调查与数理统计法,对阜阳师范学院在校本科生休闲体育的参与状况进行调查。提出有关的建议,从而对中国高校体育和休闲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