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语文课程"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鉴于各级各类课程在吸收和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着不系统、不全面的现象,《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从小学到大学各个学段的课程如何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  相似文献   

2.
一、研究并推广应用传统吟诵读书法对高中古诗文教学的意义《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把"文化传承与理解"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强调"语文课程应该引导学生自觉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诗文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育部组织编写的、2019学年投入使用的语文必修(上册)教材,古诗文在选文中占比50%。若是算上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比例就更高了。  相似文献   

3.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遍览小学语文教材,有很多古代优秀诗歌,却没有一篇古文。小学高年级课文中,有许多现代文教材内容改编自古文,如《负荆请罪》《螳螂捕蝉》《孔子游春》……初步进行简单的小古文学习,可以使儿童感受我国深厚的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革命题材的课文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的重要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忠诚教育的载体。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国传统经典阅读和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2012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6.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文言文则是其中的瑰宝,是学生打开中国古代文明的一把钥匙。《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有言:"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亲爱的爸爸妈妈》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的课文,文章通过作者在南斯拉夫参加的一次悼念活动,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性质的表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论述结束了语文界旷日持久的争论,为语文教学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各省市为推动语文教改,在中考语文命题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语文的人文性特点得到了较好体现。一、密切关注世界优秀文化和科学文化动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那么中学生就应当像《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那样:“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不少省市在这个方面均有…  相似文献   

9.
【考点剖析】《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阐明了语文学科的性质,提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指出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等。《课标》还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浸染,  相似文献   

11.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如此诠释语文的学科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则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也指出语文是最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论语》《三字经》唐诗宋词等是中华民族经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散发着迷人的幽香,吸引我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而其中被誉为中华民族瑰宝的汉字,内涵丰富,蕴含的文化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4.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所以,"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发展个性"、"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就成了语文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正是基于这种考虑,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的目前国内最有影响的几套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都非常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的选用与渗透。然而,由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古诗文学习受到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这些重要文件都明确指出要把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并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大幅提升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比重。古诗文作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  相似文献   

16.
彭新春 《甘肃教育》2024,(2):101-10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将文化自信放在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位置。基于此,文章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生活联系,通过探究创设情境、联系生活、收集资料、搭建平台等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了解、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的过程中探索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底蕴,从而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树立文化自信,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相似文献   

17.
董葳 《小学语文》2014,(3):31-31,56
[教学理念]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量化要求。  相似文献   

18.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版),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是语文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的优秀文化更应该让 学生通过语文课堂去了解和传承,培养其热爱中华文明、热爱 美好生活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自 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王安荣 《甘肃教育》2004,(11):20-21
古典诗词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它是学生学习、积累、继承祖国语言文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和营养的源泉。《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明确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的要求,而且在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中有70首诗词。学生在学习积  相似文献   

20.
三晋信息     
我省推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列读本我省部分中小学生在2015年春季开学后陆续领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经典诵读》系列读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经典诵读》系列读本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深入研究中小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