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4 毫秒
1.
吴倩 《视听》2023,(5):66-69
青春题材电影《盛夏未来》运用数字科技、电子屏幕等多种新兴媒介形式,在跨媒介场域中讲述了Z世代少年在数字科技与电子虚拟充斥的现实世界中游离反叛、寻找自我认同的青春故事,以现实中不可规避的现代性冲击重构青春时间。同时,直面现代技术对当代人的冲击和对时空关系的瓦解与颠覆,使得电影本身成为内涵丰富的跨媒介本体。影片直面电影媒介固有的混合性,对跨媒介场域建构进行了有效探索,扩充了青春片的现实语境。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梳理"残酷青春"的基本涵义的基础上,选择《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和《阳光灿烂的日子》作为案例,以叙事聚焦作为切入点分析归纳"残酷青春"题材电影的两种叙事聚焦模式:旁观者姿态下以写实理性的外聚焦模式和内置角色视角下以主观感性为视听特征的内聚焦模式;并分别提炼出完成外聚焦叙事和内聚焦叙事的视听语言使用特征。  相似文献   

3.
《少年的你》讲述了高考前夕,一堆少年因校园欺凌而改变命运的故事,作为一部现象级青春片,它延续了这两年青春片的现实主义传统,把关注点放在社会议题上,以写实的风格带给观者更多的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青春电影在闽地区表现出“集聚式”类型生产的特质,这与福建产业政策导向与自然/文化资源吸引有关。闽产青春片将闽地“山、水、岛”相融式自然景观与“坊巷”相依式人文格局再编码,建构出闽地“山-水-情”统一的想象消费空间。闽产青春片创造性地将空间景观与叙事节奏巧妙融合,将“气候叙事”作为“情动”修辞、“船舶叙事”建构起情感疗愈的叙事场所、以“建筑叙事”思维将建筑景观融入叙事机理。自此,闽产青春片成功建立起地域景观与爱情之间的想象空间,通过“记忆-影像-现实”的环形演进策略,承创闽南文化。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以来,青春电影成为台湾电影重要的类型之一。台湾艺人桂纶镁所参演的《蓝色大门》、《不能说的秘密》以及最近的《女朋友·男朋友》是其中的代表作品。本文就以桂纶镁所参演的五部台湾青春片为主线,分析台湾在近十年来青春片的发展走向,认为台湾的青春片已经不再以校园或者社会新鲜人为焦点,而是在更广泛的时空,讲述青春故事。  相似文献   

6.
臧笑楠 《传媒》2021,(7):50-52
近年来,国产青春电影迎来现实主义的创作转向.以《少年的你》《狗十三》等影片为代表,这些作品一改早前青春片怀旧、浮夸的风格,聚焦社会、校园、家庭中的复杂问题,关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和真实生活.国产青春电影向现实主义靠拢,实现了创作上的革新,其精神内核也更为丰富多元.具体表现为多元化的取材向度、纪实性的影像呈现、艺术性的虚构处理、深刻性的精神剖解、价值观的正向构建.  相似文献   

7.
电影《少年的你》比较真实地还原了校园生活中面临高考压力的少年们的群体"自我矛盾"以及与"大人"之间的现实矛盾,聚焦了青春成长视角下我国少年的生存问题。本文以规训为审视基点,分别从家庭、社会、伦理等三个角度试图探究电影中人物的情感成因与行为动机,描摹在规训体制下少年的叛逆与挣脱。作为指向至善的电影艺术产出,理性的思辨为电影文本提供了文化思考的阐释视角。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风犬少年的天空》《亲爱的麻洋街》《如此可爱的我们》等中国青春题材网络剧受到市场需求和受众审美的影响,叙事空间发生转变,呈现出校园、家庭、社区的三重地理空间,跨时空交流的网络空间,唤起了观众的青春记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基于列斐伏尔、福柯和索亚等思想家在"空间"理论的深入研究,分析了叙事...  相似文献   

9.
半个世纪前居伊·德波提出"景观"社会的概念,然而进入视觉文化时代,这种现象却越来越直观。近几年,以青春为卖点的影片充斥荧屏,以影像形式广泛传播,将"集中的景观"演绎的淋漓尽致。从表面上看,观众似乎获得了集体回忆的快感,获得了更加有用的信息,然而事实上它不仅没有反映事物的本质,反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本文以居伊·德波景观理论为切入点,来分析视觉文化时代下中国青春片的症结,寻求阻止景观入侵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王志爽 《东南传播》2020,(10):12-16
2019年9月16日23时,台湾地区流行歌手周杰伦发布单曲《说好不哭》,一度引发粉丝"朋友圈屠屏"现象,其中"青春"成为粉丝中最具现象级的关键词。他们在宽松自由的粉丝文化创作空间中形成了一套独有的"青春叙事",集中构建了一种属于"青春"的集体记忆。粉丝个人的成长、21世纪初期港台地区流行音乐的传播与其中媒介流变的复杂性、以及时代的总体印象是粉丝记忆的主要内容。在记忆建构上,周杰伦粉丝的青春记忆可以归纳为"情景记忆框架"与"语义记忆框架"两类叙述框架。在饭圈文化变迁与现代性困境来袭的宏观社会背景下,"青春"反复被粉丝提起,因为它承载了美好而温暖的回忆。粉丝在记忆的搜寻与提取中缓解了现实压力,在互动中获得了情感共鸣,以此应对过去与现在的变化,弥合理想与现实的裂痕。  相似文献   

11.
电影《林家铺子》拍摄于1959年,它由茅盾的同名中篇小说改编而成。影片较好地还原了原著中水乡小镇充满诗意的生活氛围,以及"一·二八"事变后江南市镇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的社会状况。残酷的社会现实与诗意化的水乡风物之间构成一种看似不和谐而又内在统一的声画对位。而这正是茅盾作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的天赋之所在。他对他的国家、人民、桑梓之地永远抱着一种悲天悯人的近乎圣徒之于宗教的情怀,这构成了茅盾小说客观还原现实背后的诗意化表达。  相似文献   

12.
张圆  张宝贵 《视听》2023,(4):36-39
电影《野马分鬃》以平实冲淡的叙事效果呈现了杂糅着躁动挣扎与琐碎平淡的青春故事。将影片置于雅克·拉康的镜像理论视域发现,主人公经由对“野马”镜中像的认同与迷恋,建构起理想自我,由此展开了富有反叛性的社会冒险奇旅;通过对“野马”镜中像的误认,在失落的现实阵痛中揭示了成长的代价;凭借同他者与情境的镜像关系建构,形成主人公内在自我的有机参照,并从整体上丰富了文本的审美意涵和艺术表现力。影片的青春叙事对中国当代青春片创作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3.
刘澹雪 《今传媒》2014,(6):93-94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在上映之后反响较为热烈,成为内地青春片的典型。而台湾地区以青春片见长,其中以《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为代表。内地和台湾文化和社会背景等因素差异,使得两者呈现不同的影片风格。《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色调浓重,具有悲情主义色彩,而《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色调明朗,风格清新纯美。影片塑造的人物形象特点也不尽相同。同时,两位导演身份和性别等差异也是造成影片风格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于小凡 《东南传播》2021,(12):49-52
青春叙述在文学和电影里有着自成脉络的强大传统.新世纪以来的台湾青春片经过在地文化融合与商业模式演进后,在主题与叙事元素的统一、类型化动态发展上均有较强的特点和研究价值.本文试析台湾青春片的美学传承及类型程式,并在华语视阈下探讨其对两岸三地产生的影响,期盼在青春片的类型突破与创新经验上能有所发现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云中人,路内著,刊载于《收获》2011年第3期,单行本即将出版。重现校园的铁锤杀手,精神分裂的咖啡馆女招待,被碎尸的家教女生,残酷逼供嫌犯的舍友,狡诈的斜眼少年,位于城郊接合部的工学院……这一切,环绕着波希米亚气质的男主角,分明是有关青春时期的残酷诉说与追索。路内在新作《云中人》里试图借助悬疑惊悚的外壳,做一次青春蹉跎与救赎的巡礼,可惜的是,他拿捏得未必准确,情节如流水般游走,不乏吸引与魅惑,却多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校园欺凌题材电影的叙事模式,比较研究电影《悲伤逆流成河》)及《少年的你》在叙事空间设置、人物设置及悬念设置上的异同,发现两部影片共同丰富了校园青春片的类型元素.同时,在设置上也出现了模式化的倾向,但已迈出青春校园影片的新的一步,对当下青春校园影片展开新叙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青春残酷”是当代青春?小说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体现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伤痛。本文追溯了“青春残酷”的来源和定义,并以《皮囊》和《十三棵泡桐》为例,雌述中西文化视野下的“青春残酷”的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18.
吴雁 《现代传播》2015,(3):160-161
自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伴随着"空间转向"的理论与现实同步展开,城市公共大屏幕凭借其大尺度、大规模的空间制造标识着都市力量的象征。正如传播学者S.Mc Quire所言:"电子屏幕迁移到外在城市景观已成为当代都市化的最明显趋势。"城市大屏幕作为实实在在的空间景象,既构成了城市人群的现实视野,又是营造一定空间氛围和空间情感、具有虚幻象征意义的空间符号。同时,它又是由屏幕延伸的物质空间(客观/物理的空间)、公共交往的社会空间(日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湖南卫视的<变形计>采用"真人秀"这样一种娱乐形式揭示了社会分层贫富不均的严峻现实,并通过这种略显残酷的展示方式唤起了全社会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在娱乐盛行的今天,<变形计>的这种社会责任感无疑是值得赞许的.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古老的中华民族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青春风貌,这一青春风貌与作家的创作激情联系在一起,使得"20世纪50—70年代"文学中出现了特有的青春心态。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历史渊源,本文就把这一文学现象放在历史的语境中作以梳理,指出"50—70年代"文学中的青春心态与"少年中国"运动、"五四"新文学、"左翼"文学的精神渊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