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目标下,讲好中国文化故事是落实立德树人之需,强化学科建设之需和服务国家战略之需。首先高校外语教育应发挥融通中外文化、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独特作用。继而外语教材建设应以讲好中国文化故事为核心特色,通过精选故事主题,创新叙事和呈现方式等举措,采用为什么讲、讲什么以及怎样讲好中国文化故事等维度展开分析。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国文化故事融入教材的实现路径即故事主题与课程内容契合,宏大叙事与微观叙事结合,隐性呈现与显性呈现融合。  相似文献   

2.
讲好中国故事,是全面展示中国大国形象、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必由之路。讲好中国故事,重点在于阐述其中的文化元素,以平易近人的诉说方式赢得世界认同,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进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利用国际文化传播、文化交往和学术交流,可以有效提升中国故事的知晓率、认同度和亲和力,让世界领略中国故事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讲好中国故事,增强文化自信。“世界读书日”中蕴含的中国元素,为我们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题材。余秋雨曾讲述“世界读书日”之所以定于4月23日,是因为这一天是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的忌日。作为拥有上下五千年文明史、唯一一个从未中断过的华夏文明,在悠悠历史长河中也有位4月23日逝世的先贤哲人——朱熹。通过讲好朱熹读书以立学、讲学、创学、博学、作文的故事,发出“世界读书日”的中国声音,以文化繁荣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4.
陈忠泉 《高中生》2013,(24):4-5
分析2011年高考湖南语文卷选做题中的中国文化经典试题,考生不难发现以下特点。①考查题型:选材上,围绕已学经典中提及的概念和思想,组织一段浅易文言文"原文"或文白夹杂的文字,充分体现高考与教材的关系。命题上,以提炼主要观点、探究现实价值为主要方向。一般设置两道小题,呈现难易梯度。其一为分析概括类,意在考查考生对材料内涵的理解能力,较易;其二为  相似文献   

5.
高中英语教材讲好中国故事的核心要义在于五类中国故事和三条讲好路径。通过对三个版本现行主流高中英语教材中中国故事的讲述主题、方式、主体等进行分析,可以得出,高中英语教材讲好中国故事的实现策略在于:合理分配元主题,全面细化子主题,设计好全面丰富的主题类型;以多语篇多模态的显性呈现为主,以隐性呈现丰富讲述途径,处理好显隐结合的呈现方式;坚持中国主体性,重视多元参与性,选择好多元立体的讲述视角。  相似文献   

6.
文化传承,需要学校以深度思考和迭代思维,在学校的文化理解与行动中有鲜活的表达,通过坚定"善"的文化靶向、坚持"善"的文化发现、坚定"善"的文化引领、坚守"善"的文化故事和坚信"善"的文化方式,实现文化育人、文化立校、文化强国的理想。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的诞生为传统文化类节目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也促使受众由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创造者、分享者,人们对信息内容的质量要求也更高。在传统技术条件下,传统文化类节目普遍存在内容同质化、形式单一化、传播渠道固定化等问题,对观众吸引力不足。在新媒体背景下,传统文化类节目需要充分利用新技术,创新呈现形式和传播模式,深度挖掘传统节日、历史故事、文物作品等的传统文化元素,打造富有吸引力的文化精品。其创新之路应从内容上注重深掘文化内涵,刻画视听亮点,推动传统文化内容生产与传播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从形式上紧扣内容本身,打造在场叙事,以全新节目形式为观众营造沉浸交互式节目氛围,为传统文化节目呈现形式树立新范式;从渠道上打通传播路径,以实现传统文化类节目的“破圈”之道。  相似文献   

8.
彭超 《大学教育》2022,(9):155-157
为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当代文学课作为文学专业课程,结合专业特点进行了探索。当代文学课以“讲好中国故事”为切入点,注重价值引导,讲好红色故事、改革故事、传统故事,让学生弘扬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文学课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机制等方面有机融入思政元素,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取得了“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新时代,中国要在马克思主义话语及中国传统文化话语基础上塑造在世界竞争中的“文化身份”和国际话语权,需要道义力量的支持。本文将论及中国走向富强的过程中中国国际话语权构建的理论基础和要素,国际话语权构建的伦理逻辑和张力,中国要实现文化领导权而非文化霸权,传播中华文化话语,讲好中国故事。要着眼于以价值认同推动凝聚共识、以多元平等主体实现共建共享、以公平正义构建社会和谐、以和而不同推进人类文明。  相似文献   

10.
区域文化是地方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智媒时代开启了信息传播的新模式,受众对文化产品的审美需求和接纳产生了新变化,区域文化传播呈现新的时代特色。用好传统文化资源,讲好优秀民族故事,构建区域文化的有效传播路径,对发展和繁荣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以“八闽福文化”传播现状为例,通过观念革新和技术创新促进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与价值实现,进而提升区域文化传播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教育》2014,(10):15-15
丁蓓在2014年9月12日《北京日报》撰文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中,“传道”是第一位的。传道、授业、解惑,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对教师的基本认识。所谓“道”,就是价值、思想、道理,就是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国文化。在这方面,教授和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具有特殊意义。经典诗词,代代传诵,不仅具有形式韵律上的美感,更蕴含着中国人所特有的价值情感和人文追求。  相似文献   

12.
叶秋萍 《海外英语》2023,(8):235-237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之一,它同时兼具着知识传授和文化传承的功能,而目前大学英语的教材中较多的选材来自国外的原文,以英文的形式来介绍中国文化的较少。文章旨在高职英语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增加用英语讲中国故事的环节,探索中国故事和中国文化对于高职生思想品德的塑造以及增加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3.
王红平 《英语广场》2023,(20):134-136
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源泉。文化意识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本素材、创设形式丰富的课内外英语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发展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的意识和能力。本文以一节高中英语阅读课为例,阐述英语阅读教学设计和师生活动,提供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阅读教学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14.
<正>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大考,让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考验,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如何在中学思政课教学中利用好时代发展的生动素材,给学生呈现民族精神的时代体现,并引导他们通过对时代精神的深入思考,实现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是每一位思政课教师必须回答的时代考题。一、深刻理解抗疫故事的时代价值要想用抗疫故事讲好现时代的民族精神,首先必须深刻理解抗疫故事的时代价值,也就是要明确抗疫  相似文献   

15.
1983年,为适应改革开放的形势和文化领域呈现的活跃氛围以及人们思想解放的心理状态,中央电视台举办了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十届。应该说,一年一度的"春晚"体现了一个庞大的文化系统,即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文化风尚决定着这一时期"春晚"的形式和内容。反过来看,"春晚"的诸多形式和内容也可以反映中国当代的文化现象与文化形式。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整体强化了英语课程的“中国底色”,对学生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修订后的英语课程坚持育人为本,发挥核心素养的统领作用,不仅突出文化自信、厚植爱国情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更注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实现文化传承、形成价值判断、发展贡献国家和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讲好"中国故事"对于实现青少年民族文化自信,造就秉承中国优秀文明并具有世界视野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迸入新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教育存在样态,基于此信息化背景,文章分析讲好"中国故事"的教育意蕴与实践路径.文章从教育特征、教育挑战和教育价值三个方面探讨信息化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的教育意蕴.首先,文章分析了信息化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的教育特征,其主要表现为场域上更为开放,叙事更为微观化,主客体互动性得以增强和媒介融合化,继而文章剖析在信息化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面临的主要挑战,并迸一步挖掘基于应对信息化挑战的讲好"中国故事"的教育价值,其对于青少年继承民族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与锻造青少年的理想骨气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需要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力量,增加信息化故事内容,加强主客体互动,学校、家庭与社会联合起来共同推动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要求:“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重要论述,源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认同,讲好“黄河故事”与百年党史相结合,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淬炼出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谱系,为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立场和方法去研究沿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积极探索新时期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9.
何延通 《英语教师》2022,(13):21-24+31
在贯彻落实《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针对高中英语国家课程涉及中国文化不足与高中生迫切需要提高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能力之间的矛盾,主要阐述高中阶段发掘校本课程资源辅助国家课程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介绍利用校本课程资源培养高中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能力的多样性教学实践,探索具体、有效的教学策略,以落实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任务,更好地实现英语教学“立德树人”总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立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之信和接班可靠之德,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之人,中职语文课堂思政已初步呈现百花齐放春满园之景,在“芳香四溢”的方法摸索道路上教师们各显神通。通过比较、交流、探究发现,触摸思政效能新高的故事法,充满了乐趣和无穷韵味。中职语文课堂在充分挖掘语文学科价值的同时,借用故事的资源优势点染思政之美,增添语文之色,巧用故事之趣,能在兼容契合文本之智和传递思政之育的道路上活用故事之法,启发学生在无意识形态下自悟思政深意,自我教育,自我反省和自我启迪的较长时间效应。故事法思政有效化解了生硬思政的尴尬,创新了思政形式并提高教育效果和水平,也展现出课程思政教师的教育自觉性和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