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体育场地缺乏是制约体育发展的瓶颈 体育场地是体育课及各类体育活动的基础,是体育活动最基本的物质保证。但就目前全国的具体情况来看,农村学校体育现状不容乐观。虽然个别地方建有标准场地,甚至个别富裕地区建有塑胶跑道,但大多数地区体育场地用地不足,有的小学根本就没有操场,仅有教室前的一块空地。学生多,场地小,构成严重的“人地”矛盾。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学校师生、和参于社区体育的指导者和锻炼者进行问卷调查,结合相关文献、并进行相关走访对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社区体育缺乏科学的指导与管理、社区体育缺乏场地与器材。而学校体育资源丰富、但有效利用率低,学校体育师资力量雄厚、但参与社区体育工作的很少,因此,建议加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一体化。将学校体育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一部分,实现其和社会体育在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文化资源方面“三源共享”,发挥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各自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对学校体育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学校体育的改革必须与全民健身计划相适应,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以终身体育思想指导学校体育,进而推动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体育师资、场地器材、课外体育活动等一系列改革,把学校体育推向二十一世纪。  相似文献   

4.
学校体育场地的基本功能与设计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学校场地的基本功能1.教学功能教学功能是学校体育场地的主要使用功能之一,是实现学校体育工作目标达成的有效工具。为此学校场地建设中应主要考虑这一功能的实现。但目前有些学校过分追求运动场地的规范化标准,而乎视其教学功能,如有的学校将学校体育活动中极少进行的撑竿跳高、3000米障碍等项目设施建造在田径运动场中,既造成了教学场地面积相对的缩小,也产生了一定的安全隐患。2.课余训练功能学校的各项体育活动不仅担负着提高学生身体健康的任务,同时也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的任务,学校课余训练是培养优秀竞技体育人…  相似文献   

5.
法律文件为学校体育场馆开放与职工体育的协调发展提供依据;学校体育专业人才和场地器材为职工体育发展提供人力、物力保障;相关理论研究为学校体育与职工体育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保障;学校体育与职工体育和谐发展有利于构建学校和职工体育的和谐关系,发展社区体育事业,有利于学校体育的改革,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6.
农村学校体育工作中场地器材问题解决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而言,我国农村的经济不发达,这势必导致投入学校体育的经费也相对较少,场地差、器材少的现象就是经费不足造成的。本文对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所面临的场地和器材问题进行剖析,并根据农村学校的自身特点提出解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于体育的探究也随之逐渐深入具体。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也得到了国家的重视,而不再是单一的竞技体育.社会体育的出现使得学校与社区成为了研究主体、目的在于探析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资源整合共享问题.比较优势和劣势以及现存的问题与解决方式。苯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深度访谈法,通过对比研究得出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学校体育资源虽然在体育运动场地、管理人员配备、体育人才等方面具有优势,但各类场馆的开放程度不够、学校体育人才与社区体育的结合与互助沟通少.在面向社区体育具体实施中产生了众多安全问题、体育活动场地场馆的管理维护问题以及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结合问题。社区体育资源方面,虽然在存在着丰富的体育活动经费.大量的体育人群以及多样的体育活动项目,但仍然存在着器材短缺、科学的体育活动知识匮乏、体育健身指导员数量少、体育活动项目单一以及体育资源开发等问题。、通过探析提出增进学校与社区的体育交流沟通,存在问题的相关部门之间协调,取长补短,资源互补互利等建议,从而有效利用资源,实现发展社会体育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中小学校体育经费及场地器材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江西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为例,研究分析其体育经费和场地器材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针对学校体育经费和场地器材,提出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促进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广西高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大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认识不深、体育参与意识薄弱和参与频率较低、学校缺乏足够的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严重影响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提出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阳光体育的监督与指导,多渠道解决运动场地和器材缺乏问题,建立体育俱乐部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赵宁宁 《精武》2012,(6):43-45,47
通过访问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商丘市部分中小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情况以及原因等进行调查,从调查结果的分析中得出学校与社区体育设施缺乏和体育练习场地不足,学校对学生的体育课不重视,开展体育活动单一,场地器材严重不足,学生自身不喜欢上体育课和教学方法老四是影响中小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主要原因。研究认为学校、政府应加大在体育方面的师资投入和社区体育活动场地器材的规划,切实贯彻党和国家的法规政策加大体育宣传力度,对学生进行体育意识教育和对教师观念改变的教育,有利于学校更好的适应我国体育教育的改革要求。  相似文献   

11.
大学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是连接学校体育和终身体育的纽带和桥梁。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之一,也是实现终身体育的基础。文章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着重从学校体育教学、学生锻炼兴趣入手,进行研究分析,改善场地器材状况,加强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教育,丰富和革新学校体育锻炼教材和内容,加大体育经济投入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陈道裕  周奕君  陈显健 《体育科学》2006,26(1):82-85,95
通过对浙江省“教体结合”培养高素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少年儿童体育学校、培养高水平后备人才学校的调查与分析,探讨“教体结合”的特点,认为当前“教体结合”存在着输送人才渠道比较单一、读与训的矛盾中训练时间得不到保证、评估工作不够系统、教练员队伍亟待改善、场地器材和经费不尽人意等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结合体育强国建设,针对学校体育的管理实际,提出了构建"以人为本"的体育管理理念;完善与深化体育与健康课课程改革;依法制体,切实落实学校各项体育规章管理制度。合理配置学校体育资源,提高场地器材的利用率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分析法、实地调查法。从社会体育的场地器材设施、运动项目状况及组织形式的角度出发,分析研究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协调性,试图使学校体育更好的与社会体育相衔接,为终身体育服务,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甘南州藏族学校体育的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谷小丽  藏鸣放 《体育学刊》2002,9(6):112-113
采用调查、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甘南藏族自治州藏族学校的体育现状及藏族学生对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认知程度、项目兴趣进行调查分析,指出藏族学校的场地、设施、体育器材与发达省区的条件相比,有待进一步改善与加强。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内容应根据藏族学生的实际情况增补。依据藏族学生对体育活动项目的兴趣程度,开展课外体育锻炼,组织代表队训练,是提高藏族学校体育工作质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体育基金——高校体育经费筹措的突破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改善学校体育教学条件,推动健身活动的开展,根据学校体育经费不足、体育场地、设施较差的现实情况,学校设立了体育锻炼发展基金,基本上解决了体育经费不足的矛盾,达到了改善体育教学条件,丰富校园健身活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正>田径教学对场地的要求较高,但很多学校没有足够的场地,田径中跑、跳、投等教学将受到很大的影响。针对学校场地较小的实际情况,笔者通过20多年的体育教学,总结出一些有效的小场地田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大学体育在人才、场地、教育以及管理上等很多方面都有着非常大的优势,而社区体育资源存在有严重的场地不足、人才配备不良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全民健身计划的设施.文章分析了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并在这个基础上探讨了社区体育与大学体育之间的互动方法.  相似文献   

19.
苏近阳 《精武》2012,(7):78-79,81
通过对黎平县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和场地设施进行调查,分析得出:少数民族农村中小学的场地、器材和体育专业教师很缺乏,导致学校体育难以开展。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对场地、器材和教师的要求相对不是很高,在当地学校容易开展,又有很强的群众基础。因此,黎平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当地学校开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于2022年4月21日颁布,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地位得到提高,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新课标中将新兴体育项目纳入到义务教育的体育课程中,有利于丰富学校体育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面临学校领导思想固化、场地器材制约、新型体育项目教师缺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普及新兴体育相关知识,转变教师观念;政府部门加大对新兴体育项目场地器材建设,满足教学基本条件;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引入新兴体育人才,完善新兴体育人才培养制度,以促进新兴体育项目在学校体育中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