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立新 《职教论坛》2002,(10):26-26
语文教学当前最大的问题在于人文精神的失落。何谓人文精神?概而言之,它是一种以人性、人生、人格、人道为本位的知识意向和价值取向。其主要内涵有关于人的存在意义的思考,关于人类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以及自由、自觉、超越的精神。可以这么说,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取决于人文精神的体现程度。据《中国青年报》4月3日报道,湖南省株州市第二中学某语文教师就曾这样教育自己的学生:读书应该是为了自己将来挣下大把的钱,甚至找一个漂亮的老婆。含有这种观点的论文《入学教育课》不久前还获得了株州市中学语文教研论文二等奖。由此,…  相似文献   

2.
文章认为,把人文教育融汇到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1)与学生形成心灵交流,并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作品中人物的心灵;(2)尊重作者及其作品中人物的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3)在”意义”和”知识”的层面上解读作品的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3.
如何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呵护学生的精神家园,是教育界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就语文教学如何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精神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以更好地把人文精神渗透到教学的实践中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人文精神"其精髓是"以人为本",通过尊重人、关心人、服务人,达到解放人、发展人、提升人的目的。如何充分认识人文精神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挖掘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引导学生热爱  相似文献   

5.
人文精神的复兴已成为当今国际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人文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强调以人的个性发展、人格完善为本的主体性教育目的,强调具有人文思想的生命教育,强调加强新道德教育等等。因此,在语文教育中,我认为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陈洁媛 《考试周刊》2013,(75):15-1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校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文精神是人们人生信念和理想的体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基于人文精神培养的高中语文教学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人文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固有因素,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环节.卢梭说:"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现象……它既不能向社会直接提供物质产品,也不能向社会直接提供实物形式的精神产品,而是要它向社会提供合乎社会需要的各种规格的人才.所以,教育的根本特点是培养人."语文教育的目的是"人"的培养,即充实人生,提升人性的人文教育."要为文,先做人",这是文道统一原则的本质要求,是语文教育的魅力及价值所在,也是语文教育思想的精华.  相似文献   

8.
教育必须浸润人文精神,才有更大的发展。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我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作了多方面的探索与思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积极弘扬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的教育,是新时期语文教学的一大特色。笔者现就语文教学如何渗透人文精神略谈个人管见。  相似文献   

10.
刘雪芹 《山东教育》2004,(11):17-19
西方思想分三种不同模式看待人和宇宙:超自然的,集焦点于上帝,把人看作是神创造的一部分;自然的,集焦点于自然,把人看作是自然秩序的一部分;人文主义的,集焦点于人,以人的经验作为人对自己、上帝、自然了解的出发点。人文主义的信念是:每个人在他自己的身上都是有价值的,都有其潜在能力,这些能  相似文献   

11.
12.
程丽华 《湖南教育》2005,(11):15-15
中国文化灿烂古老,博太精深,语文教师作为传承祖国文化的使者,应该把学生培养成有文化素养和有文化气质的人,因此,语文教师自身要积淀一定的人文底蕴。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是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不断重塑自我的人,应该热爱生活、勤奋学习,并且具有独特感悟的人,把自己的学识、思想、爱心甚至呼吸和心跳都融入每一节课的人……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语文教学担负着弘扬培育人文精神,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铸造高尚健全人格的重任,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属性。  相似文献   

14.
高职语文教育应渗透人文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语教师应不断吸取当前学术界的新成果,树立语教育就是人教育的新观念,让人教育去填补科学化留下的盲区,为学生提供生存的智慧;同时转变语教育只是技能教育的观念,加强学教育,让学生享受丰富多彩的人生体验;多一点人生关怀,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蔡健强 《文教资料》2012,(13):48-49
本文阐述了现代语文教学受应试教育及"工具论"的影响所造成的消极状态,以解决实际矛盾为基本前提,从语文教材内容入手,提出人文教育,主张语文教育应发挥其在思想道德教育及审美教育方面的作用,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着力探索实施人文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古希腊教育家亚里士多德也曾认为,人是一种理性的动物,是理性的负荷者。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促进儿童人格完善,使儿童成为事理通达的人。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  相似文献   

17.
与语文新课改的精神相比.当前语文教学在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缺陷,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的培养可以从树立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教师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四个方面入手,一点一滴,熏陶、感染、渗透、感化.  相似文献   

18.
尹景花 《河北教育》2003,(11):38-3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此语文教学在重视语文工具生的基础上,也应  相似文献   

19.
由于追求升学率,语文教学中出现了只追求功利性的现象,很多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只着重讲授知识点,忽略了人文性的渗透,使语文课堂变得很沉闷,甚至出现了有个别同学厌学的现象。因此,要想语文课变得生动有意义,就应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渗  相似文献   

20.
语文作为一门课程,自有其自身的特点。语文课程如何定性,一直以来争论不休。《新课标》将语文学科的性质界定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并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可见,“丰富的人文内涵”是语文的第一个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认真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要高度重视其人文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