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受众是新闻传播的对象,对新闻工作者来说.最遗憾的事无非是脱离大多数受众,不了解受众的需要和兴趣,不注意研究怎样才能反映受众的需求、好恶,无法引起受众的心理共鸣。  相似文献   

2.
编者的话:从本期开始本栏陆续刊登新闻传播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3.
4.
5.
6.
刘明洋 《青年记者》2007,(12):14-15
民生新闻作为近几年开始出现,并迅速成长的一种新闻表现方式,引起了业界与学界的共同关注。尽管对于民生新闻的概念内涵、内容构成、话语方式、发展前景等等,迄今为止人们依然存有不同的看法,但在实践层面上,民生新闻无疑已得到了传者与受者的双重厚爱。在此,笔者想从传播的视角,对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进行一下纲目性的解读。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中西新闻传播史各个不同时期的对照比较,得出中西新闻传播运行机制分别以传者为本位、以受众为本位的结论,并从文化传统、理论指导、办报主体、媒介体制四个方面深入剖析了产生这种差异的历史根源,最后辩证地指出了两种不同的运行机制各自的利弊之所在。  相似文献   

8.
传者本位与受众本位——解读中西新闻传播运行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史实比较从新闻事业产生之前古代新闻传播活动的源头说起,西方最早的新闻传播活动是民间自发的,即流亡歌手的口头传播活动。由于当时西方大众的价值取向是英雄崇拜,因而传播的内容主要是歌颂古代战争英雄,可见已考虑到了受众的喜好。另外,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古罗马的新闻信处于合法地位,它是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发达的产物,内容主要是一些金融、商业方面的信息,可以定购,目的是为贵族、富商及有权势的高层社会人士提供信息传播服务,以领取适当报酬。即便是当时的官报,如《每日纪闻》的创办目的也非单纯为了传达政令,它是统治…  相似文献   

9.
从受众的异同心理解读新闻传播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和和谐社会的建设,受众的求异心理和求同心理越发凸显,为满足受众的这两种心理需求,新闻传播要不断改革创新并始终关注民生、体现人文关怀,这样才能增强新闻传播效果。当然,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也应该把握好度,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  相似文献   

10.
秦超 《军事记者》2008,(8):42-44
新闻传播效果,是指新闻传播者发出的讯息,通过一定媒介渠道到达受众后,引起受众感情、思想、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变化。军事新闻传播价值观的中心是受众,其传播的全过程都是把着眼于受众这一客体当作挖掘军事新闻价值、实现军事新闻价值的立脚点,选择能够引起受众关注的事实。传播的军事新闻越被受众欢迎,社会反响越强烈,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我国新闻与传播心理研究的规律、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索性的总结,这有助于我们对新闻心理学和传播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期待转化为有的放矢的行动。本文认为我国新闻与传播心理研究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新闻与传播心理的研究内容、研究队伍的知识结构、研究方法从单一向多元辐射;新闻与传播心理学的教学、科研逐步走向正轨;新闻与传播心理的研究正从前科学向科学性过渡。  相似文献   

12.
信息传播从效果来讲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传通乐受”。传者向受众传播信息,传播渠道畅通,受众对所传信息能够接受到而且乐于接受。二是“通而不受”。传播渠道畅通,但受众对所传信息并不认同。三是“传而不通”。传播渠道不畅通,传者所要传播的信息未能传达到目标受众那里。第一种情况属有效传播,无须多谈。第三种情况属无效传播,但改进起来并不复杂。关键是第二种情况,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常会有人将其误认为是有效传播,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要么缺乏新意,老一套;要么目标不明,盲目创,新;要么不知所以,变来变去。  相似文献   

13.
王华 《新闻爱好者》2007,(12):66-67
博客,是一种以日志的形式频繁更新的、特别的网络出版和发表文章的方式。博客的内容崇尚个性,体裁十分广泛,有新闻报道、诗歌、散文、小说、日记、歌曲、视频和照片等。由于网络传播的广泛性,当博客承担了传播新闻信息、报道新闻事件、评述新闻事件的时候,博客新闻也就由此产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15.
纪楠 《青年记者》2007,(5):52-53
虽然铺天盖地、千篇一律的真人秀节目存在这样那样的弊端,然而“存在即是合理”,本文试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探讨真人秀节目走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武威 《东南传播》2010,(6):105-106
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形势下受众心理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新闻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闻传播只有在新形势下准确把握受众心理,运用适时手段,发挥自身舆论引导功能,才能够进一步贴近受众认知和情感,提高传播时效。  相似文献   

17.
朱倩 《新闻世界》2014,(8):373-374
媒体在传播信息时要考虑受众的心理需求,受众在选择信息时也有其心理规律,在网络事件中,这种规律变现得更明显突出,本文以传播心理学为角度从传播者和受众出发分析网络事件。  相似文献   

18.
鲍磊 《军事记者》2010,(2):25-26
“逆反心理”是个体对外界态度的持相反方向的反应。在新闻传播中,它是指受众在接触、接受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产生与传统者愿望相反的态度倾向,具有反射性、对立性和持续性等特点,军事新闻要实现有效传播,必须注意克服官兵的逆反心理。为此,军队媒体在新闻传播中,要注重信息发布的权威性,充分体现对人性的尊重。采取双面说理的方法,注重双向交流。  相似文献   

19.
"网络传播受众",一个在互联网时代的新产物,一群能在互联网呼风唤雨的人群,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也形成了一个专门的信息传播空间,相对于传统读书看报的受众相比,这部分人群是比较独立的,他们不仅能给互联网带来新的血液,更会注入很多鲜明的特点。网络媒体的受众与传统媒体的受众在本质上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差别,都是想要获取及时的信息,但是细分开来,使用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并不能完全地适用于新时代的网络受众。本文通过对网络传播受众与传统媒体的受众双方面的研究,根据传播受众的特点,提高新闻传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新闻敏感是记者编辑发现和判断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能力。”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新闻敏感至关重要,它是记者的基本素质之一,是其职业个性的集中体现。高度的新闻敏感是一个记者在政治上业务上成熟的标志。新闻界大多是从新闻学角度看新闻敏感,但我们在“新闻敏感”这一概念中,会觉得可以将“发现”、“判断”、“能力”这几个关键词归入心理学范畴。这说明“新闻敏感”这一概念带有新闻学和心理学交叉学科的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