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李敏玲 《兰台世界》2007,(5S):10-10
大学生诚信档案是近年来的新兴事物。自2004年上海大学率先为在棱大学生建立信用档案以来,上海、重庆、浙江、河南、陕西、山东、湖北等地高校竞相效仿,掀起了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的热潮。大学生诚信档案制度是由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和档案部门密切配合(某些高校是与人才管理部门或信贷机构合作),把每位学生大学期间学习、生活和信贷隋况等记录起来形成档案,再由档案部门、人才管理部门或信贷机构提供学生本人诚信记录的查询,或出具相应的诚信档案证明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制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随着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信贷业务的数量和所占比重也随之不断增长,由此而产生的信贷业务档案管理问题便成为银行档案工作的一项新课题。为了做好信贷档案的规范管理和有效利用,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实行了集中统一管理信贷档案的做法。并建立了档案管理中心作为专门的工作机构。正如(沪委办[2005]26号)文件所述:“档案工作作为各项事业建设的重要构成和基础条件,应与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同步协调发展。”工行上海市分行所推行的这种档案管理模式.在全国银行系统内首创了将信贷档案全部集中于档案管理中心的做法.既适应了银行工作的发展需要,也是把握改革契机、服务于银行工作全局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荣桂琴 《兰台世界》2002,(11):21-21
法库县登仕堡镇信用社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他们紧密结合信用社业务工作实际,以“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需、利农民所便”的敬业精神,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建立信用档案、简化信贷手续、方便农民贷款”的小额信用贷款便民服务措施。建立了“一书”(农户小额贷款借款申请书);“两簿”(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评信会议记录簿、村农户小额贷款评信会议记录簿);“一卡”(农户经济档案登记卡);“一牌”(信用牌);“一证”(农户贷款证);  相似文献   

4.
档案事业法制化是指国家机关为实现依法治档,维护和保障档案工作的正常秩序,根据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职权而进行的档案立法、行政执法和普法的有机体系。档案法制是国家档案制度的基础,它是我国档案事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发展档案事业的根本保障。法制化的水平已成为当代一个国家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现代档案事业在社会化、信息化建设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行政执法是法制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如果法制建设只有立法程序,而没有执法程序,再好的法律也是纸上谈兵。随着档案法制建设的深入发展,档案行政执法在档案法制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愈显重要。档案行政执法是保障档案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加强档案行政执法工作是进一步推进依法治档的必由之路,这已成为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共识。  相似文献   

6.
医院档案,一般包括医疗科研档案、病历档案、基建档案、设备档案、财务档案以及党政书档案。但最重要的是病历档案,因为它是医院对病人整个医疗服务过程和结果的记录,是医院处理医疗纠纷、法律诉讼和医疗保险的依据。随着社会的发展,病历档案数量逐年成倍增多,是医院档案中增长速度最快的部分。只有通过鉴定销毁部分过期或无保存价值的病历档案,[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一些旧的化管理秩序被打破,新的秩序正在建立,作为知识产权制度重要内容的作权保护制度的日益完善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档案做为一种化产品,档案工作做为化传播,自然也应积极沟通作,使用与广大公众的联系,自觉遵守作权法,把握控制好档案工作实践中有关法律尺度,促进档案利用,公布与编研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地籍档案是指在地籍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法律效能和保存、查考价值的字、图表、音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它是土地管理档案的核心,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籍档案管理不仅是地籍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全面地科学地管好、用好土地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环节,而如何搞好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通过十几年的档案工作实践,我认为做好书处理工作是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重要基础工作。虽然书处理工作与档案工作各有不同的工作任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由于书是档案的源泉,档案是书的归宿,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书就没有档案,因此,书处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将直接影响着档案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相似文献   

10.
大多数机关,件处理工作与档案管理工作是分开的,多是分设两个职能部门,分别负责书处理工作和档案管理工作,两以立卷归档为工作界面,件在归档前属书部门管理,归档后属档案部门管理。在这种体制下,件在两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中分开运行,书处理和档案管理各自为政,致使档案质量得不到可靠的保证,档案资源也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档案法》赋予了档案部门依法管理档案事务的权利。档案部门要正确理解和运用《档案法》赋予我们的权利和义务,维护法律的尊严,为整个档案事业服务。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法律方法,主要是依据国家有关档案的法规制度来寻找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法律途径。作者试图从档案的分级管理、强化档案服务意识、开放档案工作、隐私权保护、档案编研工作、利用档案收费的合法性六个方面来阐述开发利用档案资源的法律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档案法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在档案法是调整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在档案管理、保护、利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既包括档案基本法,也包括有关调整档案关系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狭义的档案法就是国家为管理档案事务而制定的调整档案关系的基本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它是有关档案收集、整理、保护、利用及档案行政管理等档案诸种行为的准则,是制定和实施各种档案行政法规和档案行驶规章的依据和基础。  相似文献   

13.
合法性原则是行政法治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档案部门依法治档的基石。它要求档案行政权力的设定、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而不是与法律相抵触。  相似文献   

14.
科技档案的成果性及其转让性和交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档案不同于书档案,书档案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记录,形成、归档后在档案室阶段(现行阶段)主要供形成单位内部查考、使用,到档案馆阶段才发挥社会效益,供有关历史研究查考使用。科技档案不仅是科技活动的记录,更主要的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活动的成果。它形成归档  相似文献   

15.
档案行政处罚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静  徐玲 《中国档案》2004,(2):26-27
一、档案行政处罚法律关系 档案行政处罚,是指法定的有档案行政处罚权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档案法律、法规和规章,并依照法定的程序,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档案违法行为所给予的制裁。我国法律对有权行使档案行政处罚权的主体的范围已经作出了明确的界定。比如《档案法》第二十四条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档案  相似文献   

16.
档案行政处罚,是指法定的有档案行政处罚权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档案法律、法规和规章,并依照法定的程序,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档案违法行为所给予的制裁。档案行政处罚的原则是实现档案行政处罚运行机制的根本保障,为了规范档案行政处罚行为,必须遵循档案行政处罚的原则。本文根据档案法律、法规和规章,对此予以说明论述。一、档案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1.以《行政处罚法》、《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档案行政处罚是行政处罚的一种,《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同样适用于档案行政处罚,档案行政处罚应当以《…  相似文献   

17.
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对档案行政执法工作进行的制度创新。它把档案行政执法与档案执法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成为档案行政执法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对规范档案执法行为,提高档案执法效率,加大自律与监督力度,推进档案部门依法行政,实现档案工作管理法治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和论述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功能、作用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8.
信贷档案是银行在管理和经办各类本外币信贷业务的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具有凭证依据作用和参考利用价值的信贷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材料的总称,是银行信贷业务管理工作的原始记录.随着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的不断深入和加入WTO对银行的冲击,银行改革与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大,银行信贷业务范围不断拓宽,由此形成的信贷档案的种类和范围也在不断增加.目前信贷档案的内容除贷款业务档案外,还包括进出口贸易融资、保证、票据贴现和票据承兑等各种信贷业务工作活动中形成的信贷专业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19.
档案行政执法与行政执法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档案行政执法档案行政执法是指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法定的职责、权限和程序,适用档案法律、档案行政法规和规章,使档案法律、档案行政法规和规章在社会生活中得以实施的活动。档案行政执法是《档案法》赋于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的权力,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管理档案工作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住房公积金贷款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对于防范贷款风险,促使公积金运营的良性循环和确保国家公积金制度的正确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当前公积金管理部门的实际,对公积金贷款档案的概念、作用和特点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贷款档案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