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语文教学,考虑共性过多,重视个性不够,统一的目标、同一的学法、划一的评价。像一道道紧箍咒,磨光了学生个性的棱角。湮没了学生灵性的光亮。“多元”理念的提出,给语文课程改革带来了生机活力。文本解读拓展中学生思维的放飞,文本解读超越中学生个性的发展,不能不说是多元理念投射在语文课堂的一抹阳光。但是必须看到。由于对“多元解读”理解的偏颇,不少教师在实践中陷入误区:偏离目标,一味拓展解读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朱新颜 《江苏教育》2007,(14):75-76
目前,课堂教学改革正步入理性的轨道,正在实现着从追求情感目标的发展到关注“双基”的落实。从追求教学形式的变化到注重课堂的真实有效的转变。“真实有效”应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价值目标。如何做到真实有效呢?笔者认为应首先从解读教材开始。解读教材,不仅包括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和相关教参等进行个性化的建构和理解,还包括对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基础知识的解读。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教材解读必须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实践导向.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有助于教材解读的规范有序,能够延伸课堂深度,影响教材解读价值生成,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据此,核心素养培养引领作用的充分发挥可以按照以下方式来推进:把核心素养培养作为教材解读的指导思想;把核心素养内涵作为解读任务设定的依据;把核心素养培养作为教材解读的实践规范;把核心素养培养作为解读教材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推进,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多元解读”面临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多元解读”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本文试图就文学作品“多元解读”中存在的问题谈几点看法,以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语课程改革的推进,学作品的“多元解读”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多元解读”面临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多元解读”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本试图就学作品“多元解读”中存在的问题谈几点看法.以求教于同仁。[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教材解读应厘清"深"和"度"两大分野,教材分析阶段或对教师而言,要讲求"深",教材处理阶段或对教学而言,要追求"度"。以写景类文本两个层面的分析为例,透视如何关注文体,聚焦内容与形式的特性,对文本进行深度分析;从把握写景类文本"教什么"的度、"教到什么位置"的度、"怎么教"的度三个层面,阐释如何基于课标和学情的制约筛选教学内容、明确教学任务、遴选教学方法,追求教材处理的适切。唯其明晰两大分野,才可能更准确聚焦一篇课文的主要教育教学价值,更容易明晰课堂教学任务,更恰切地遴选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让教材走向学生是新课程改革的应然追求。教材走向学生的内涵是指新课标、教材的编写及以此为中介所实施的教学应“尾随”学生,“书”与“教”应围绕学转。对教材的开发与使用,应关注学生整个生命成长的需要,即了解学生生命的整体性、独特性、可能性和超越性特征,尊重学生的内在本性,珍视学生发展的自主权,让每个学生的心灵更为自由;唤醒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在课堂上,我们鼓励学生对文本“多元解读”,  相似文献   

9.
张英花 《湖南教育》2006,(11):24-25
分类思想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划分和组织的过程.实际上,在本册教材前面的有关内容中,已经渗透了分类思想.例如,在教学1-5的认识时,根据主题图我们说“有5个学生”,已经运用了分类的方法,因为这些“人”之所以能说成“5个”,是因为他们是同一类的,其标准就是他们都是学生,“学生”是他们的共同属性.在认识物体和图形时,要求学生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就是要学生运用分类的方法,把形状作为分类的标准,把不同形状的物体划归为不同的类。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文本解读可不求甚解。”这话我不敢苟同,任其说我也只能赞同一半。在学生解读文本时,可如陶渊明所言:“好读书不求甚解。”然而,《说文解字》云:“读,诵书也”,“读”字的本义是背诵朗读的意思,后来“读”又引申为“阅读和理解”。书大体上具有文本与意义两个方面,陶渊明的“读”和“解”实际是说了知意而后达理这样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读和解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有两个:一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二是运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与20以内进位加法同等重要,它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的计算知识的重要前提,也是理解运算的意义,逐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职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但学生质量却不容乐观。尤其随着90后群体走入大学校门,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随之产生,且占有一定的比例。笔者对这些学生做了分类,并运用抗逆力理论对他们给予解读,以期为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3.
张秋霞:各位老师,《苏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解读和资源开发研究》是我校自2006年12月开始研究的课题。经过三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实验教师无论是在教材的理解水平还是在教学实践能力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在课题结题之际,我们围绕“解读教材,开发教材资源”这一主题,把几年来大家在解读教材,开发教材资源过程中的一些思考与实践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一次次的教材解读,我们的教材解读能力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初次解读教材,我们克服了吃甘蔗,吃一节剥一节的教材解读方式,基于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对教材中的各单元进行具体的分析。首先,了解和学习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与目标,了解这一单元在教材中的位置与联系,理解单元教材编写的特点,单元知识体系,各单元的重、难点及知识点,再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分析和学生情况分析设计每一课时的教学措施。通过这样的教材解读。我们做到了心中有数,感受到教学时的轻松和有效,尝到了这种解读方式的甜头。  相似文献   

15.
我一直为自己能在教育教学中坚持一种平等意识而自豪。在我班上,没有固定的班长职务,因为在我的观念里,"班长" 是一种荣誉资源,应该是每一个学生都可以享用的。所以,我们班上的学生开始上课的时候,都是大家一起喊"起立、立正",而不会让口令成为某个学生的特权。与此相对应,我在日常的教学中也非常"公平",我不会对哪个优秀一些的学生显示出过多的偏爱,也不会对某个后进生表  相似文献   

16.
焦莹 《现代教学》2008,(9):29-29
解读教材要读教材,读出疑问。开始读一篇教材,要注意自己在阅读过程中觉得有疑问的问题,这些在字、词、句、篇各个方面都潜伏着,必须仔细排查,借助工具书一一核实。教师必须保证每个字音读正确,每个词语弄清意思,说不清楚的一定要追根溯源。  相似文献   

17.
18.
通过一次次的教材解读,我们的教材解读能力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初次解读教材,我们克服了吃甘蔗,吃一节剥一节的教材解读方式,基于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对教材中的各单元进行具体的分析。首先,了解和学习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与目标,了解这一单元在教材中的位置与联系,理解单元教材编写的特点,单元知识体系,各单元的重、难点及知识点,再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分析和学生情况分析设计每一课时的教学措施。通过这样的教材解读。我们做到了心中有数,感受到教学时的轻松和有效,尝到了这种解读方式的甜头。  相似文献   

19.
比较不同版本教材的异同,能为驾驭教材从而创造性地用教材教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以2014年出版的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中"长方体的认识"为例,从长方体的引入方式、长方体特征的研究方式、长宽高概念的建立、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试图总结不同版本教材编写的特点,从而获得不同的教学启示,以优化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