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20世纪80-90年代以来,加缪逐步成为中国人文社科领域研究热点,随着加缪《局外人》、《鼠疫》、《西西弗神话》等作品的引进出版,论文、论著等相关研究成果数以千计,其中大多探讨加缪的文学创作、社会活动、作品艺术、哲学思想,对加缪传记的研究则相对薄弱。从编辑出版学角度出发,结合历史还原与现代阐释相关理论思路,对加缪的传记进行比较分析,既可以拓展加缪研究的路径,也有助于把握数十年来本专题研究的脉动与流变。 相似文献
3.
加缪作为存在主义哲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其作品中很好地体现了反抗哲学的思想。《卡利古拉》是一部四幕历史剧,剧中以罗马皇帝卡利古拉一系列荒谬的行径,体现了对于荒谬世界的反抗精神以及对生与死的思考。透过《卡利古拉》可见加缪的存在主义历史观:历史的本质是荒谬的,故而要反抗历史;历史的存在与时间有关;历史是运动的;相对于永恒的历史,人是卑微的存在。加缪的存在主义历史观是其反抗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加缪的哲学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3)
20世纪的法国知识分子具有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传统,在阿尔及利亚战争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反战知识分子的活动起到了揭露战争问题、维护普世价值、提出解决方案的作用,对于探讨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具有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5.
《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8)
1954—1962年的阿尔及利亚战争,使阿尔及利亚在经历了130多年的法国殖民统治之后最终获得独立。阿尔及利亚战争对战后非殖民化、民族主义和第三世界等世界当代史诸问题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阿尔及利亚战争还未结束的时候,欧美学 相似文献
6.
7.
张正萍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10):8-10
加缪的哲学散文《西西弗的神话》从哲学上最严肃的问题自杀入手引出荒谬的这个中心话题,引出了荒谬的产生及其原因,荒谬的概念的界定以及面对荒谬的三种态度。 相似文献
8.
张雨峰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6)
笔者通过对法语毕业生去阿尔及利亚原因的分析,以及他们在阿国的生活和工作情况,总结他们去阿国后的转变,可以为那些想去阿国工作的人提供参考,也可以让他们对阿国的文化和民情有个基本的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9.
谢芳群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2(3):69-74
本通过考察加缪的小说、思想作及传记,理清他对上帝、对世界、对人的哲学态度;并且通过这些态度分析加缪的人生精神。 相似文献
10.
温洁霞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2):20-23
萨特和加缪都是存在主义大师。世界是荒诞的 ,是他们共同的哲学观。但由于他们对荒诞的具体看法不尽相同。因而面对荒诞他们的拯救之途也不同。加缪对之以“反抗” ,萨特却对之以“自由选择”。本文着重从哲学和文学创作上分析他们的分歧之处。 相似文献
11.
王军伟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26(6):22-26
随着上帝的死亡,人深陷于价值虚空、意义缺失的荒诞与绝望的世界中。因此,人要想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寻找到新的生活的意义。“量的伦理”和“过程说”正是加缪和史铁生两位作家对此的解答。 相似文献
12.
Aidan Curzon-Hobson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ory》2013,45(10):1098-1110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make a case for The Rebel as an important educational text. Discussing The Rebel in this way for the first time, the goal is to try and demonstrate that the work could have a unique contribution; in particular there might be a number of similarities between Camus and educational thinkers relating to the goals, pedagogy and the meaning of education. The Rebel has been noted as Camus’s most underexplored text so by investigating these synergies for the first time, this article aims to demonstrate another dimension to The Rebel and potential relevance for educational theory and practice.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paper, we will explore how Albert Camus has much to offer philosophers of education. Although a number of educationalists have attempted to explicate the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of Camus’ literary works, these analyses have not attempted to extrapolate pedagogical guidelines towards developing an educational framework for children’s philosophical practice in the way Matthew Lipman did from John Dewey’s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which informed his philosophy for children curriculum and pedagogy. We focus on the phenomenology of inquiry; that is, inquiry that begins with genuinely felt doubt, pointing to a problematic to which the inquirer seeks a solution or resolution. We argue that the central purpose of education is to develop lucid individuals. To this end, we concentrate on Dewey and the pragmatist tradition, starting from Peirce, leading to Lipman’s development of Dewey’s educational guidelines into classroom practice. We show where Camus and the pragmatists are congruent in their thinking, insofar as they can inform the educative process of the community of inquiry. What we conclude is that the role of the teacher is to develop lucid individuals facilitated in a classroom that is transformed into a community of inquiry embedded in contemporary historical moments. 相似文献
14.
“台湾问题”作为一个历史遗留问题虽然没有得到解决,但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我们对“台湾问题”的认识应当与时俱进。党十六大的召开,国民经济的增长,台湾广大民众对两岸“三通”的热切期盼以及2004年国亲两党联合选举等等因素,都将为解决台湾问题带来新的转机。从目前形势看,台湾的回归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众望所归。 相似文献
15.
我国当前小学教育阶段的公民教育不应与道德教育两分,同时要改变公民教育意识相对落后、公民教育措施不力的现状。小学的公民教育应该从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公民教育的观念变革、借鉴国外先进的公民教育经验以及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和教育思想中的精髓等方面进行改善,以提升我国国民素质并促进现代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16.
17.
薛玉梅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0,18(1):68-70
我国2001年的婚姻法中明确规定了探望权制度,使我国的婚姻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该制度为解决探望权的相关纠纷提供了法律依据,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同时对维护安宁的家庭及社会的和谐有着深远的影响。但在司法实践过程中,有关探望权的纠纷仍普遍存在,尤其是执行问题,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19.
当前监理行业处境尴尬的原因有认识上的局限,有法律法规对监理定位的错误,更有监理行业自身的问题。在探析原因的基础上,对改变监理行业处境、更好发挥其咨询作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