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媒体技术和传媒工业的迅猛发展,媒体文化以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无处不在的影响力已成为美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媒体文化在政治、经济利益及社会责任意识的驱动下对美国总统政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通过参与总统竞选、披露政治丑闻和报道总统及政府的重大决策,媒体文化在总统竞选、民主政治和政党地位方面带来了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国媒体中存在两种政治:传统主流媒体表达的"宏观政治"和以微博代表的网络自媒体表达的"微观政治"。微观政治与宏观政治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考察的对象是镶嵌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文化权力关系而非宏观的国家权力、政党权力、阶级权力等关系。微观政治渗透在日常生活中,不涉及暴力,是一种微观政治意识和社会变革要求的文化批评,是一种相对平和的柔性政治。微博空间的微观政治在某种程度上能影响宏观社会政治的走向,如释放社会压力、化解社会矛盾、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和职能转化等。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政府要认识到微博空间的微观政治对于宏观社会政治的合理和完善不乏补偏救弊作用,能对宏观政治的改良和进步起到平衡和牵制的作用。但微观政治的实行也必须是在理性精神的指导下,在为社会整体性变革的斗争中才能获得真正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美国媒体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传媒常常自认为是独立于行政、司法和立法体系之外的第四权力,是美国社会中不受政府制约,也不必像总统、国会那样经过大选产生的无冕之王,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对手关系”,是代表民众监督政府的“看门狗”。  相似文献   

4.
美国总统政治具有社会化表演的特征,随着网络媒介的兴起和"后真相"政治的蔓延,这种特征在当代显得格外突出。本文通过对美国总统政治网络媒介叙述文本的符号叙述学分析,综合媒介情境论、话语理论,明确了相关叙述文本的纪实叙述类型,并对其叙述内容中的"台词设计"进行辨析。同时,本文从否定性、肯定性两个向度出发,对美国总统政治的媒介话语策略及其隐含的权力关系进行分析,并强调作为解释社群的民众对叙述事件的意义解读决定着媒介叙述文本的类型、内容和叙述技巧。由此提出,对"后真相"时代美国总统政治的研究应当以关注其民众的接受状况为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5.
王虹 《新闻传播》2010,(2):48-49
回顾本次美国总统党内初选及大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如播客和博客(政治类)等已经由过去的零散的、辅助性的功能发展为引人注目的重要选战工具。其中,政治博客(political blog)在2004年的美国选战中初露端倪,如今已成为选举战略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试图以政治博客为研究对象,在探讨政治博客的起源、类型、发展历程以及传播模式和特征的基础上,从民众和竞选者两个层面重点分析作为选举营销传播渠道和手段的政治博客对美国总统选举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6.
刘冰  张晓雯 《大观周刊》2013,(3):197-197
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无名有实”,但在美国社会上却得到了高度的关注,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与实践体系。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虽异于我国,但究其本质也是道德与政治教育的综合,所以研究美国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助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吸收借鉴其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历史过程中,政府是所有行为主体中最为重要的行动集团。政府的行为直接影响着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路径。媒介制度的演化逻辑和政府理性及其权力集中度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不同形态的政府构成、政府权力运行对应着同一时段的媒介制度形态。晚清以来,中国的媒介制度变迁呈现这样一个规律:中央政府的权力集中度越高,媒介制度演化的速度越慢,中央政府的权力集中度越低,媒介制度演化的速度就越快,政府的权力集中程度与媒介制度创新的程度呈反比例关系。正是政府权力集中度的差异或者说政府博弈能力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不同时段的媒介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8.
各种形式的权力和权利无处不在,这意味着政治无处不在。但是,政治首先集中体现在国家权力和个人权利的关系当中,体现在权力和权利的分配、维护、约束、提升和超越当中。除了民族、国家、政府等诸多显性的公共政治要素之外,正义、权利、自由、平等等政治哲学观念作为隐性的公共政治要素隐藏在显性的要素背后,每一种政  相似文献   

9.
19世纪末,美国社会的政治发展促使人们开始重视政府行政管理活动的研究。在美国,由于政党政治对行政的控制缺乏制度约束,出现了困扰美国政治生活中的政党分肥问题。如何把政党政治的行政控制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如何能让政治风云远离行政的静水?古德诺在他的《政治与行政》一书中为美国民众提供了答案。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21,(10)
基于传播技术发展的社交媒体的迅猛崛起和普及,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整体品貌。社交媒体衬映着传播技术的大众化与民主化,它激活了长期以来被边缘被落寞的微观政治生活,形成了微观政治传播的独特景观。新型性别权力在基于社交媒体的微观政治传播中的崛起,格外引人注目。性别权力是考察微观政治权力的重要场域,其中,宏大的、否定性的传统性别权力逐渐收缩,表现为公私领域的性别融合、资本运作的性别包容和媒体营销的性别反击。微观的、建构性的新型性别权力逐渐崛起,表现为超越身体的性别规训、多维扩散的性别凝视和日常生活的性别渗透。这种权力结构的转化不是断裂的,而是宏观与微观的差异化共生。新型性别权力从特定的角度,反衬着一个现代国家的社会文明和政治文明,对新型性别权力问题客观观察、理性分析和前瞻引导,对于宏大的"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彭绍骏 《大观周刊》2013,(9):9-9,22
亨廷顿认为传统政体向现代政体的过渡,是因为权力总量发生了变化,更多的社会力量卷入到权力关系中。在晚清中国,汉族官僚集团势力的壮大,改变了清朝统治阶级的权力构成;绅士阶层介入中国传统的政治体系推动着传统政治的转型;近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阶层也参与到政治变革当中,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社会力量。官僚、绅士和知识分子都使得晚清中国政治体系的权力总量增大,从而促使传统中国政治的转型。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的“远交近攻”,就是地缘政治的基本原理之一。地缘政治今天还在决定着各国政府的政策。按照地缘政治的理论,他们谎称为维护本国的最高利益,政府有责任在本国重要利益范围内,抑制另一个统一的强大的国家出现。抑制或者说遏制的办法主要是分裂其国家,以及各种封锁和制裁。一个贫穷落后的,特别是四分五裂的中国符合美国的利益。二战后,美国在许多中国军事要地驻军,直接维护美国在中国的特权和利益,特别是保证中国不会成为美国的对手。  相似文献   

13.
胡瑛  陈力峰 《新闻前哨》2008,(11):26-27
今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可以作为一个审视美国媒介与政治之间功能性依赖的窗口。本文考察了美国大选中对阵双方采取的各种政治传播策略,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在传播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阵营和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阵营利用“软宣传”的方式,在媒体上使出了各种招数,以形成时自己有利的舆论环境和竞选氛围,这成为当下一个值得关注的新媒体政治传播个案。  相似文献   

14.
政治人物拥有政治权力,处于社会政治生活的中心,其公众形象深刻影响着社会公众对政治人物及政治系统其他方面的认知,也影响着政治传播的效果。建构主义强调认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个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对认识的形成和"涉人"的社会现象研究是一种有效的理论和方法。本文以建构主义作为理论基础,分析公众作为"社会人"在政治人物公众形象形成中的主观建构作用,以及政治人物公众形象的建构机制。  相似文献   

15.
这次美国中期选举是最说不清的一次,选民除了对奥巴马政府不满外,也说不清自己到底要什么,而媒体也不知道到底要如何报道这次选举。可以肯定的是,美国选民现在的脾气越来越大,对两党政治的厌恶越来越高,对改变美国政治的未来似乎也越来越失去信心。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美国软新闻节目的收视率直线上升,随之而来的政治效应也日渐增强。美国软新闻节目已经成为美国中期和总统选举候选人竞选的重要宣传阵地。对美国软新闻的政治效应研究也随之成为美国传播学及政治学界一个刚刚兴起的热点课题。美国学者开始定量研究美国软新闻节目是如何影响观众对美国政治候选人的评价和选民投票行为的。本文在综述目前美国学术界对软新闻的政治效应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将来此课题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张巨岩 《出版参考》2004,(12):33-33
但是,美国的媒体难道不是独立和自由的吗?难道它们不是一直对政治采取批判的姿态吗?它们怎么又能够同时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载体昵?它们又如何能够在保持中立的同时,表现政治权力、经济权力和意识形态的张力呢?  相似文献   

18.
移动传播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政治变迁,这种变迁既影响政治实践的图景,也影响传播实践的现实和未来。最根本的影响是政治参与的主体和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草根权力不断挑战传统的政治精英权力。而传播网络对于公共生活和安全的正向作用始终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19.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是一个涉及权力、权利、权威、声望等诸多政治利益流动和再分配的过程。基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视角,对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可能涉及到的政治利益进行分析,指出政治利益对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推动和阻碍因素,为实现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制度设计提供理论性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李天娅 《大观周刊》2012,(18):47-47,44
网络政治是人们通过网络行使社会公共权力,参与政治生活的一种政治现象。本文分析网络政治对我国政治文化改革的影响,指出如何利用网络政治推动政治文化改革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