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中央官学是全国士子向往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和太学是宋代中央官学的典型代表。国子监是代表朝廷管理中央官学的核心机构,为朝廷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太学是全国最高教育机构,为国家培养所需要的人才。中央官学逐渐制定了一套比较完善且严格的管理制度,各管理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责,在一批学养丰富、管理有方的教官教育和管理下,为官学生潜心学业提供管理保障。中央官学的行政管理活动、教学管理活动和生活管理活动,构成了宋代中央官学管理活动的历史图景。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以来,我国学者对宋代中央官学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从总体上来看,中央和地方官学经常被放在一起研究,涉及到宋代官学的教育管理制度、财政收支、师生日常生活等多方面。从研究对象来看,则主要集中于国子监、太学等领域。但上述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研究视角比较陈旧,问题意识较差,研究深度不够,影响力不强,研究方法缺乏创新等。  相似文献   

3.
宋代江西地方官学考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代的江西*,人文学荟萃,教育昌盛,文化发达。宋代江西地方官学教育的繁荣是这种盛况出现的重要原因。本文拟对宋代江西地方官学略作考述,以求教于大方。一唐末五代,中原战乱,而江西却基本保持着和平与安定。南唐时期由于江西的富庶与政府对文化教育的重视,使得大批士人纷纷归附,不少地方官学得以保持延续或创建扩大。据统计,隋唐五代有确凿记载的江西地方州县学为11所,且  相似文献   

4.
系统完善的宋代官学成为宋代教育的一大特色。通过对近十年来发表的有关宋代官学研究成果的梳理发现,成果主要集中于对宋代太学、国子监、地方官学、专业教育研究及宋代官学综合研究等方面。通过文献综述还发现研究中出现了研究深度不够、选题重复、学术影响力差、"近亲繁殖"现象严重等问题,并提出了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5.
两宋时期,两浙地区州县官学大致经历了由零散到普及、由不稳定到稳定、由随意到规范的演进过程。它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强调“求实”,在管理制度上追求周密,从而表现出稳定性强、普及面广、规模大、教学水平高等特点。繁荣的地方经济、发达的学术文化、重视教育的社会传统是两浙州县官学繁荣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南朝时期,中央官学设有国子学、四学馆、总明观、五馆、集雅馆、士林馆等,学生也因此各有不同。为了管理各类学校的学生,统治者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对学生加以约束,其中的在籍制度就是对学生的员额、学籍划分、学习年限、待遇及处罚等各个方面的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7.
唐朝中央官学教育的发展历时长久,意义深远。一方面,唐朝中央官学为吐蕃培养了一大批有用之才。另一方面,唐朝中央官学教育的发展对于加强汉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及促进吐蕃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并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演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元代是我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之一,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地位,在教育方面实施既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的政策,又有利于维护本民族自尊的措施,体现了双化教育的特征,即既对学生进行汉族文化的教育,又对学生进行本民族文化的传授。此点在中央官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9.
地方社会州、县官学的发展是包括国家教育政策在内的各项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宋代江西州、县官学获得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是宋王朝宏观政令推动和地方民众积极参与的结晶。宋代江西州、县官学的发展展现了一幅官方与民间良性互动,官方政令与民众意愿契合的和谐图景。  相似文献   

10.
11.
12.
我国古代学校的组织管理有其独具的一些特点,值得认真研究总结。看看其中哪些是好的,可以批判继承的东西;哪些是坏的,陈腐的,至今仍给我们学校以消极影响应极力避免的东西;这将会是一件有益的事情。一般地说来,教育权是附丽于政权的。谁掌握了政权,谁就掌握了教育权。若从组织管理的制度、办法上看,这种依附关系就更加密切。学校管理的一套制度,办法,常常就是统  相似文献   

13.
宋代赋税征收机构历经较多的变革,这在传统的封建制国家中是相当突出的。宋代中央赋税征收机构主要包括三司、户部及总领所,它是通过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各类征收机构管理实施的,一系列的赋税征收机构以专职或者兼营的方式建立起一个巨大的、上下贯通的赋税征收体系。在整个宋代赋税征收机构的设计过程中,体现出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在整个变革中,其实暗含这样一个规律:无论统治者采取何种措施,其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利益上的高度集中与管理上的高度分散,通过设置众多机构分散某一机构的权力,从而实现中央集权。  相似文献   

14.
西周的官学     
西周(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前七七一年)经历了我国奴隶社会的全盛时期和衰落时期,在教育方面,与之相应,也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西周的学校设在王城和诸候的国都,分大学和小学,教师都由国家职官担任,称为官学。大学又有不同的名称,王城的大学称为辟雍,诸候国都的大学称为泮宫。西周的官学也是专门为奴隶主贵族子弟办的,只有极少数平民的上层分子经过挑选偶尔有机会进这样的学校。入学的年龄,史书记载不一致,进小学最低是六岁,最高是十五岁;进大学最低是十五岁,最高是二十岁。西周初期,立国未稳,为了加强军事统治的力量,力求贵族子弟都成为善战的战士。贵族一生下男孩,就在门左挂上一张弓,表示  相似文献   

15.
八旗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经书、八股文和满文、蒙古文等内容,十三岁以上还要学习箭术,且“右武左文”,以期为国效力。对这些学习内容的考试甚为频繁,考核射箭能力尤为严格。为了达到提高八旗子弟素质的教学目的,清代经常对教学管理制度及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其中雍乾之际和光绪年间的改革起到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宋代掀起四次大规模的兴学高潮,地方州县学校遍及全国各地。文章通过对学记的分析,考察了宋代地方州县修建学校的资金来源,发现地方官学筹集资金是一个多渠道的方式:或朝廷和路级官府拨款,或州县官府自筹经费,或民间捐献。不同的州县有不同的筹款方式,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唐末五代藩镇割据阴影下建立起来的赵宋王朝,是一个极为强调中央集权的王朝。在对地方的监控措施上,中央采取了通过控制地方官员,以控制地方的财政、司法和军事大权的策略。有宋一代,中央将大小地方官员的任命权抓住,并通过各项监控制度和措施,将地方官员的升迁降黜牢牢掌握。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在宋代大为加强。在此体制下。地方政府对中央以顺从为主,而这也带来了地方官员治理中一意向上的弊端。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少数民族教育研究,近年来受到了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教育究竟有什么特殊性,怎样针对这些特殊性,更快更好地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是研究少数民族教育的主要目地之一。为此,我们翻开了中国的历史,对清代的八旗官学发生了兴趣,欲求通过阐述清代八旗官学的产生发展,以揭示少数民族教育的殊特性,为我们今日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提供必要的历史借鉴。八旗制度确立于努尔哈赤建立清国的过程中。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努尔哈赤沿袭  相似文献   

19.
宋代的图书管理苏华从图书的载体材料来看,中国的图书大致经历了简、帛、纸三个发展阶段。到了宋代,由于雕版印刷术的发达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图书出版业的繁荣。据有关资料记载,太平兴国年间皇家藏书已达八万卷之多,私人藏书难以胜计,如王钦臣、晁公武、陈振...  相似文献   

20.
书院制度是中国古代教育者的伟大创举,历史作用不容忽视.但通过对其内外生存境遇、自身发展以及儒学传统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官学化是一条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