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国家优势分析和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为依据,提出中国利用外商投资国家优势评估模型,同时,为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1980年,美国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发表了其代表作《竞争战略》。在该书中,波特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系统地探讨了企业经营战略问题,提出了产业分析的基本框架,即著名的波特模型。在美国,在对于诸如医院、银行、烟草、教育等部门和行业的经营情况进行分析时,波特模型仍然是被最经常用到的分析工具。在本文中,笔者试图运用波特模型对我国高职教育进行分析,希望能  相似文献   

3.
一、什么叫产业集群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是指在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集群发展并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用产业集群一词对集群现象的分析,首先出现于1990年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产业集群有两种差异明显的发展道路,因此分成两种类型:创新型集群和低成本型集群。  相似文献   

4.
波特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一国国家竞争优势主要决于六个因素。该理论对我国国家竞争优势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入世后我国面临的国际经济发展形势和国际竞争环境使我国国家竞争优势的培育和外资发展战略从比较优异导向到竞争导向的转变成为必然,而政府和企业这两个不同的主体在国家竞争的培育过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但却是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是哈佛商学院著名教授,当今世界上少数最有影响的管理学家之一,是竞争战略和竞争力方面的第一权威。对于企业管理人员和经济管理类师生来说,波特的名字几乎就是“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的代名词。波特的五力分析模型、三种竞争战略早成为商业人士最基本的沟通工具,他提出的国家竞争战略也早已成为上至一国首脑、下至一县之长发展地方经济的思想利器。这位哈佛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之一,其关于商业竞争战略的思考,深刻改变了当代世界商业领袖的思考模式。  相似文献   

6.
西部旅游产业的竞争优势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西部旅游业发展战略迫切需要从资源优势战略转变为竞争优势战略。本文应用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分析了西部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进而提出西部旅游业的竞争优势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书名:《管理就这么简单》作者:[美]迈克尔·波特译者:陈桂玲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出版日期:2004年5月装帧:平装页数:294页定价:32.00元作者简介:迈克尔·波特(MichaelB.Porter)是当今世界上竞争力和竞争战略研究方面公认的第一权威,他提出的“五种竞争能力”和“三种竞争战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波特”旋风。《管理就这么简单》是这位大师的最新力作,书中把实用的管理方法、高  相似文献   

8.
邹流芳老师撰写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向中国“倾销”商品了吗?》一文(参阅《历史教学》2004年第2期),对中学教材所述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狂潮”(参阅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材上册,第16页)提出了质疑,认为“英国并没有向中国倾销商品”。本文结合有关史实,谈一谈与邹老师不同的看法。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之“说”,并非教材的偏见,也不是一家之言。中华书局出版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中国近代史》也谈到:“(19世纪)从60年代到80年代,列强凭借着他们从不平等条约中所攫…  相似文献   

9.
基于比较优势原则建立的产业,产业内的企业具有自生能力,但该产业如何持续发展,比较优势理论没有给出答案。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则对一个国家和企业建立产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本文根据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结合中国制鞋产业的实际情况,探讨实现制鞋产业持续竞争优势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一、《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简介   2000年 3月,北京师范大学正式出版了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 (征求意见稿 )》 (以下简称《标准》 )。本标准的制定,结束了我国数学教育中对数学教学大纲修修补补的时代,具有全新的意义。   《标准》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基本理念;中篇,课程目标;下篇,课程实施建议。在“课程目标”篇中,按发展性领域和知识技能领域划分目标,同时按不同学段 (1— 3年级、 4— 6年级、 7— 9年级 )提出具体的目标要求。“课程实施建议”中,从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三个方面对不同的…  相似文献   

11.
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与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洪涛 《文教资料》2005,(23):58-60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发展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实现了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飞跃。入世后,我国将在更广的范围和更大程度上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只有转变到以竞争优势为导向的外贸发展战略上来,从注重比较优势的发掘和发挥转变到注重国家竞争优势的培育,才能经受住挑战,把握住机遇,不断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在孙子的军事思想里,最终决定战争胜负的是军事实力。孙子系统地提出了分析、建设和运用军事实力的一套完整理论。在企业战略管理领域,人们也开始注意竞争优势的营造和使用,突出的表现一个是波特的竞争理论,一个是普拉哈拉德等人的核心竞争力理论。就孙子的战争实力论和企业的竞争优势理论进行分析,揭示孙子实力取胜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信息传播国际竞争力作为一种国家传播实力,是一国综合实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生产力是发挥竞争优势的基础和前提。本文将研究视野由传媒产业拓展到整个信息传播领域,在借鉴和调整迈克尔·波特“钻石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与美国、日本、印度、俄罗斯等国的比较,分析了中国信息传播在生产要素方面的现状和不足,从增强竞争优势的角度提出了我国信息传播的产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在我国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目前流行的最新国际贸易理论学说。该理论对我国制定外贸发展战略和发展对外贸易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简述了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并就其理论在我国的实际运用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杨耕、赵剑英在《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基础的历史沉淀》(《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8年第6期)一文中提出,直观的唯物主义之所以在历史领域中陷入唯心主义,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不是把理性理解为实践活动”;实践唯物主义的创立使马克思站到了时代的制高点上。马克思把实践唯物主义作为历史观的理论基础,终于把历史从唯心  相似文献   

16.
在研究现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的特点,依据波特竞争优势理论,构建了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风力发电竞争优势分析模型,该模型具有六个关键要素和一个辅助要素,各要素之间相互依赖,动态互动;应用该模型对内蒙古翁牛特旗的风力发电产业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经济问题探索》一九八二年第三期发表了王永江、杜一二同志的题为《马克思是如何论述竞争理论的》(以下简称《竞争》)一文。文章比较全面地引证和阐述了马克思关于竞争的理论,读后颇受启发。但笔者对文中提出的“竞争规律是商品经济中的一个重要规律”的观点有不同意见,提出来与王、杜二同志商榷。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从来没有讲过竞争是规律,更没有讲过“竞争规律是商品经济中的一个重要规律”的观点。就《竞争》一文所引的马克思的论述来看也得不出作者的这个结论。以下就《竞争》一文的引语来分析:“在一种商品与只应耗费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表现为竞争的外部强制……”显然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竞争力不仅与学校自身发展有关,而且与学校的宏观环境与外部竞争环境息息相关。运用PEST模型以及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江苏省高职院校的宏观环境因素与外部竞争环境,提出以“特”“高”“融”三字诀为核心的江苏高职院校发展竞争战略。  相似文献   

19.
电视的抱怨     
《哈利·波特》系列的第六部《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7月份全球同步发售,从挪威到中国的北京、到美国的阿拉斯加,各地的读者都在第一时间内买到了属于自己的《哈利·波特》。自1997年问世以来,“哈利·波  相似文献   

20.
学科教育学研究中一些基本问题的讨论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科教育学是教育科学领域中的新兴学科,它是适应教育科学现代化新趋势的发展而产生和建立的,从80年代初期,我国一些从事学科教育研究的学者提出,要开展学科教育理论研究,建立“学科教育学”这一重要课题。近10年来,有关学科教育的论文,教材、专著纷纷面世。从1989年起《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原《北京师范学院学报》)还开辟了“学科教育学研究”专栏,其研究领域非常活跃,有争论也有共识,有领悟也有困惑。本文拟就近期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略作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