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排序题是指将一个打乱顺序的语段中的句子重新调整,使之语意贯通、结构合理的一种试题类型。排序题既能较好地考查考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又能考查考生的思维判断能力。因此,它是高考出题者比较青睐的题型之一。  相似文献   

2.
排序题,就是给出一组次序混乱的句子,要求考生将句子重新调整,使之排列有序,语意贯通。排序题是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即考查学生思维的条理性、语言表达的连贯性,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组合能力和思维判断能力。"排序"是中考的一个常设考点,从2012年中考命题的基本形式看,排序题又可分语境类和非语境类两种。语境类排序题,就是在题目设置的语言环境下,要求考生将一组无  相似文献   

3.
短文改错是NMET中难度大、范围广、技巧性强的一道考题。它不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语法现象的掌握情况,而且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因此,短文改错是一道综合性考题,也是历届考生易于失分的一道考题。本文拟对这类考题做一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4.
为考查考生掌握基点知识的水平和灵活解题的智能,在高考会考及模拟考中往往拟命一些貌以浅显但隐藏疑迷等选择或填空题。多次试卷分析表明:这类浅显考题的得分率反而低于总得分率,特别是平日才思敏捷的考生面临难题可从容求解,却偏偏在解答此类浅显考题时屡屡出错。笔者归纳一组此类考题,从题型因素、考生心态、教学导向、知识特点、临场心态多方位进行剖析,以便使考生从中得到借鉴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2005年的高考语试题有10套涉及语言衔接这一考点,考查的方式又主要以排序的形式出现。所谓排序指的是将次序混乱的句子重新调整,使之语意贯通,结构合理。句序的调整与排列能较好地考查考生语言理解能力、语言组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又能考查考生的思维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6.
3月16日上午9点,2013年自主招生的三大联盟同时开考。中午12点20分左右,考生们纷纷走出考场。大多数考生表示,今年尽管是考试科目变化的第一年,但在考题内容和难度上变化并不大。一名考生表示,考题大都围绕大纲,并没有怪题、偏题。据考生们介绍,今年  相似文献   

7.
《海外英语》2013,(6):54-55
沪江小编:对于商界精英们来说,阅读《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几乎是他们每天的必修课。FT文章以分析为主,逻辑严密,经常被各类考试用作考题。非常适合学习BEC、TOEIC、GRE、GMAT的考生阅读、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 ,在中考数学的开放与半开放试题中 ,出现一类与新课程标准理念十分吻合的新型考题——自主型考题 .这类考题的主要特征是 :命题者提供试题的框架 ,让考生按要求补充残缺的结构要素 ,自编自解 .由于残缺成份的补充有多种选择 ,试题留给考生自主发挥的空间较大 ,这就使得考试的过程 ,不再完全是考生的消极应付、汇报的过程 ,而成为考生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 ;考试的功能 ,也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评估 ,它同时发挥着弘扬主体性的作用 .考生做这样的考题 ,兴趣得以激发 ,精神得以唤醒 ,潜能得以开发 ,个性得以彰显 .自主型考题有许多呈现方式 ,…  相似文献   

9.
本试卷分统考题和加考题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满分为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测试对象为所有考生;该部分又分必考题和选考题;第二部分,为加考题,测试对象是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满分为40分;考试用时30分钟。  相似文献   

10.
王述华 《考试》2010,(11):41-46
光照图的判读与计算,是历年来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难点。但这部分考题学生的得分率普遍很低,绝大多数考生对此类考题心存畏惧,无从下手。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总结了一套公式,能巧解此类问题,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公式如下:  相似文献   

11.
据《参考消息》报道,美国负责在全世界各地主办"托福"考试的教育测验中心,最近在美国东部地区的公立大学中,找了一批外国学生,为其新型考题做试验.参加试验的考生同时也必须考一份传统试题,两个分数互相对照,以判定新考题的难易程度.在每一场试验后,都发给考生一份问卷调查,让他们发表对新考题的意见.多数考生认为,新试题较有趣,却不易作答.传统的托福试题分为听力测验、语法结构测验、阅读和词汇测验三大部分.新的托福试题则分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在中考数学的开放与半开放试题中,出现一类与新课程标准理念十分吻合的新型考题--自主型考题.这类考题的主要特征是:命题者提供试题的框架,让考生按要求补充残缺的结构要素,自编自解.由于残缺成份的补充有多种选择,试题留给考生自主发挥的空间较大,这就使得考试的过程,不再完全是考生的消极应付、汇报的过程,而成为考生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考试的功能,也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评估,它同时发挥着弘扬主体性的作用.考生做这样的考题,兴趣得以激发,精神得以唤醒,潜能得以开发,个性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13.
“语句的衔接与排序”作为一个新颖的题型,主要用来考查缀句成文和语言感悟的能力.此类题型对理解和分析能力要求较高,主要有选择题和填写题.选择题,一般是要求把在一定语言环境中打乱顺序的一组句子重新排序,然后挑选出正确的一项;填写题,则是设置具体的语言环境,要求考生根据前后联系,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以使语意连贯、句式整齐,或给出一组打乱顺序的句子,让考生自主排序.不管哪种题型,答题时可从以下五个角度切入: 一、把握结构  相似文献   

14.
高考英语书面表达考题是考查英语语言、语法知识综合运用的试题,它不仅要求考生要有丰富的语法知识,而且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多年来,笔者从内容、语言、语法、结构、逻辑及卷面等方面规范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语句的衔接与排序,就是给出一组次序混乱的句子,要求考生将句子重新调整,使之排列有序,语意贯通。语句的衔接与排序是"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的一种考查形式,是近几年中考出现频率比较高的题型之一,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赋分2—3分。从命题的基本形式看,语句的衔接与排序题又可分语境类和非语境类两种。语境类  相似文献   

16.
对联是我国的传统文学形式之一,有关对联的考题,能够检测考生的语文知识水平,检测考生灵活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那么,中考对联题一般都有哪些类型呢?今后我们如何应对这类考题呢?  相似文献   

17.
在"3+综合"考试中,与过去的单科考试相比,综合考试中对考生所掌握的基本知识的要求没有太大的变化,物理学科的力、电、光、热、原子物理五大部分的基本知识框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知识考试的形式有一些改变,考生要在一张卷子上完成生物、化学、物理的考题,有些考题还是这几科知识的综合问题。虽然考题是综合的,但是同学们还要先搞好单科复习,只有最基本的东西掌握牢固了,才能应对复杂情况。  相似文献   

18.
魏雁飞 《现代语文》2011,(10):121-122
2011年江苏作文考题《拒绝平庸》催生了一大批平庸之作,社会舆论一片哗然。笔者认为这不仅仅是对考题平庸的质疑,更是对考生平庸的质疑。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创新的严重缺席是导致平庸之作泛滥的根源所在。那么,考生为何拒绝创新,个中诱因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9.
平均成绩相同时的辅助排序方法研究丁星,刘俊平均成绩排序法是关于考试成绩排序的传统方法,它简单明了,已为大家所公认。但在实践中人们发现,当考生的平均成绩完全相同时,平均成绩排序法难以确定考生的排序先后,因此,它并不是一种完善的排序方法。本文将讨论考生的...  相似文献   

20.
2005年中考化学pH考题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注重对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与生活、生产的联系,从而缩短了与考生间的距离,消除了考生的紧张感、陌生感,增强了考生的自信心,使考生体验到了解题的快乐,现从三个方面,对该类考题例析如下:一、基础性的pH考题1.两溶液混合后混合液的pH!例1已知下列各组中两种溶液的pH。试问哪一组溶液相互混合后,溶液的pH可能等于7()。A.pH=3pH=4B.pH=3pH=10C.pH=7pH=11D.pH=1pH=7!解析:要使混合液的pH为7,其中一种溶液的pH应小于7,另一溶液的pH应大于7,即酸、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可能等于7,应选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