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等职业法学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应用性法学人才的艰巨职责。文章在分析我国高职法学教育面临困惑的基础上,从实践教学、订单教育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双证制四个方面,针对如何培养有特色的高职法学人才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马小花 《职业圈》2007,(4):38-39
高职法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当在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注重建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科建设的完整性、社会对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通过课程改革、师资培养,改革传统教育模式,建立适合法学人才发展、学校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马小花 《职业圈》2007,(4X):38-39
高职法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当在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注重建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科建设的完整性、社会对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通过课程改革、师资培养,改革传统教育模式,建立适合法学人才发展、学校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高职高专法学教育是高校法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高等法律职业教育以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为目标,不仅要强调教育的技能性和实用性,而且还应注重加强道德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同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专业教师的基本素质.文章从以上几个方面对如何在高职院校中改进法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5.
造成当前高职法学教育所处的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人才培养目标的模糊与培养模式的不合理.因此,我们应以社会需求科学定位高职法学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6.
高职法律教育多元化培养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针对我国高职法律教育面临的困境,从就业出路、专业方向、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对构建高职法律教育多元化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法律院系的无序发展,导致了法学学生的就业率连年位居倒数之列.司法考试作为进入法律职业的选拔性考试,成为不少法律院系提高就业率的"救命稻草",以司考为中心的法学教育改革大行其道.厘清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的关系,理性应对司法考试,稳步推进教育改革方为我国法学教育的出路.  相似文献   

8.
高秋萍 《职业圈》2007,(8X):71-72
文章针对我国高职法律教育面临的困境,从就业出路、专业方向、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对构建高职法律教育多元化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和谐贯穿于整个民族的工作、生活、学习之中,和谐即是愉快、有序、高效.以和谐的理念引进高职教育,更符合人性化的要求.高职教育是一个类型,是培育应用型人才的教育.要培养学生从知识型人才向技能型人才的转型,就要进行工学结合,学校与企业实现零距离接触.要使教学秩序良好地运行,离不开和谐的教学管理.惟有和谐,高职教育才能全面推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余丽萍 《职业圈》2007,(19):200
高职院校是我国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合岗实用是高职教育的特色.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服务于生产、管理第一线的高职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但与此不相适应的是,社会对高职教育的整体认同度并不高,形成了社会需求与社会认同的反差现象.  相似文献   

11.
黄翀 《文化学刊》2009,(6):89-95
德国实行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双轨制法学教育体制,法学教育由大学基础教育阶段和预备培训阶段两部分组成。严格的法学教育保证了法官具有任职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基本的司法技能。德国依据不同的法官职位设置了不同的任用标准,并且其选任过程中不同主体介入参与提名、审查和批准。德国法官培养与选任带给我国的有益经验包括:严格的资质要求造就精英的法官;集中法官任用权力以摆脱地方的影响;多方参与促进任用程序的民主。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建设需要高职院校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实用型人才,有的高职院校在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培养的同时却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文章试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入手,探索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如何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3.
何燕侠 《文化学刊》2008,(5):153-157
本文拟就法学教育如何推进素质教育,推进法学素质教育对加强校园文化有什么影响进行探讨,目的是在思考地方综合性大学法学院如何进行法学教育改革的同时,探讨如何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法学素质教育,加强大学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创新思维,培养市场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是为中小企业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文章从市场上中小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分析入手,论述了高职院校要提高就业率必须创新思维,从专业设置、课程教学、培养方式、评价体系以及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几方面着手培养社会需求的合格的高级技能人才,目的还在于使高职学生更好的就业.  相似文献   

15.
苏天高 《职业圈》2007,(20):50-51
文章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具有人才层次的高级性、知识、能力的职业性、人才的技术性、培养手段的多样性的特性,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改革与管理、过程控制与学生评价、教师队伍建设等一系列环节着手,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构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经济分析法学是继自然法学、分析法学、社会法学三足鼎立之后有广泛社会影响的第四大法学流派,其最响亮的口号是效益最大化.文章试用经济分析法学剖析了商法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7.
胡学军 《职业圈》2007,(19):116-117
美国法律教育中先后兴起的“案例教学法“、“诊所式法律教学“等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方式的核心都是“对话“.建构主义的对话具有开放性、启发性和反思性特征.作为建构主义教学的核心表现形式的是师生对话,对话者具有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角色扮演及其关系.在法学案例教学中引入并强化“对话“概念可以作为改革我国传统法学教学模式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缪秋菊  官伟波 《职业圈》2007,(23):30-31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应用性高技能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探索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是提升办学水平的保障.文章结合我院在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专业学生中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实践,对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对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会计专业教育要求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哌素质应用型人才,文章在分析现存的教师素质、实践教学环境、教材建设等方面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进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当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明显的误区.着眼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高职院校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校园文化建设,在实践中坚持方向性、个性化、主体性、整体性、开放性,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深入开展校风建设,大力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