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清朝末年建立中等教育制度至整个民国时期,普通中学课程设置屡次变革,尤以文实科分合最为频繁.梳理此时期文实分科的始末,并进行归因分析,对解决我国当代高中文理分科问题可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从清朝末年建立中等教育制度至整个民国时期,普通中学课程设置屡次变革,尤以文实科分合最为频繁。本文梳理了此时期文实分科的始末,并对文实分合现象进行了归因分析,期望通过反思对解决我国当代高中文理分科问题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高中课程的分科设置由来已久.即使是在大力推行新课程的今天,高中仍然以分科课程为主。分科设置的课程,就每个学科内部来说,知识结构的规范性、系统性和逻辑性都比较强.知识体系相当稳定。学术思想比较突出,强调对学生的系统训练。但是.由于课程体系的相对独立和封闭.在实施过程中必然造成比较严  相似文献   

4.
5.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课程在不断的分化和综合中构成了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各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确定课程分化和综合的关键 ,是必须考虑到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现有师资质量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前现有课程过于分化,课堂上传授的彼此孤立的科学知识不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如何走出分科课程的困境,人们向综合课程探求出路。因而课程的综合化成为课程改革的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7.
芦苇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30(1):121-122,127
当前中小学艺术教育实行的是一种单一的、刻板的、功利的传统分科型艺术课程,其最大的弊端是使艺术教育中的情感和技艺、人文素养和艺术知识的分离,单纯追求某一艺术学科的知识和技艺。分科型艺术课程已不适应当前艺术教育的发展,必须对其进行扬弃与改革。  相似文献   

8.
论整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的并存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整合课程是在分科课程的“语境”中产生的。整合课程既是一种课程设计理论(理念),也是一种课程形态。整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的并存有历史的和人性的依据,两都是观照和解决人与化之间的关系问题。整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的并存关系表现为:理论(理念)与实践的辩证统一,时空统一性,两的区分是相对的。探讨清楚两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助于深化教师对综合课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学科课程在不断的分化和综合中构成了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各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确定课程分化和综合的关键,是必须考虑到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现有师资质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从清末普通中学文理分科的提出,民国时期文理分合的反复,到新中国成立后文理分科模式的长期存在,我国中学(高中)文理分科的实践与争议已走过了100多年的历程。在历史视野下梳理文理分科的存废之争,于当前思索文理分科的发展这一问题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方高校萌发于洋务运动时期,在清末新政中探索建立。民国初期,地方高校逐步在学制中确立了地位,并且随着学制改革的不断推进而稳步发展。国民政府时期,地方高校在国家控制不断加强的氛围中勉力维持发展。  相似文献   

12.
清末民初,刘师培与蔡元培围绕革命与建设深刻批判了封建畸形人格.前者主张积极入世而不媚世,讲求自强不息和尚武精神,崇尚公德,献身国家.后者则强调理论上重视道德,界定近代人格内涵,人人具有独立精神,在遵循公德与私德、义务与权利统一前提下尚公德、重义务.他们希望藉教育、修身、政党和践履等方法达到塑造中国近代理想人格,促进社会进步之目的.  相似文献   

13.
以往对清末民初这一时期翻译趋向的研究往往是沿着中国近代翻译的大致历程,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对史料描述多而分析少,而其阶段的划分也是很难明确进行,毕竟翻译活动的展开一直是在缓缓进行中的。沿着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进程这一线索,将这一时期的翻译趋向缓缓铺展开来,继而结合赞助人理论可以看出意识形态与经济利益对翻译趋向的作用和影响,从而可以看出翻译事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专业人士在推动,它也不断受到文学系统外部因素,即赞助人的操控。  相似文献   

14.
晚清民国时期,由于政府没有财力支持梅县乡村地区的新式教育,使得兴办新式教育的任务由地方宗族来承担。宗族精英利用族内的祠堂、祖产及海外华侨等资源创办了新式学校,成为当时地方社会的办学主体。  相似文献   

15.
自清季赵尔丰奉命治边,实施改土归流开始,西康始出现师范教育。赵氏在西康以"兴学"为"收拾边地人心第一要务",大力发展师范教育。短短几年间,西康师范教育从无到有,蓬勃发展,遍及西康各地。民国始肇,西康师范陷入沉寂,几乎被摧毁殆尽,虽然历时甚短,但其对西康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作用仍然不容忽视。一方面新式学堂广泛建立,受教育者增加,边民素质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民族间交流进一步加深,维护了边疆稳定。其历史经验、成效仍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6.
清末(1902-1911年),中国中、小学的修身科课程宗旨充分体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民初(1912-1919年),修身科忠孝道德观教育宗旨虽然发生了根本转变,但这一时期修身科课程中的忠孝道德观教育依然是中国学校德育的主体。  相似文献   

17.
在近代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中,贵州作为后起地区,发展缓慢,滞后于其它地区。其原因主要有:旌表节烈阻碍了新女性的发展;封建旧势力对妇女解放的压制;女性自身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  相似文献   

18.
传统功名观念对晚清民初留学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清末组织公派留学生开始,到民初在政治、教育制度上对留学教育的尊崇,中国的留学教育在半个世纪中实现了在观念上与制度上对传统社会的接轨与适应,并以新陈代谢的方式促进近代教育的发展与变革。这体现在通过对传统社会功名观念的调和适应,并在教育和政治制度上对西方国家的知识系统、文官考试制度、学位制度的认可与接受,完成了对传统功名观念替代,为留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清末民初通过规定师范生毕业效力义务保证师资来源;实行教师任职资格检定制度,建立了教师职业准入机制;从对教师注重精神奖励到立法确定教员薪俸标准,这些做法初步构建了师资管理与待遇的大体框架。清末民初大学、中学、小学教师的薪俸依次递减,差别较大,不尽合理,且因教育经费的短缺难以保证全额发放,因而出现了师资队伍动荡不安,中小学教师流失严重的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反过来又制约了清末民初基础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清末民初教师的任用与待遇史实昭示:教师所从事的工作属于创造性的复杂脑力劳动,只有择优录用教师,并切实改善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充分发挥其从教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教师真正成为具有竞争性和吸引力的职业,赢得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世界语在欧洲已经有四十年历史之后传入中国,契机是中国社会文化变革以及急欲进步的渴求。世界语作为一种人造语言,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到质疑后,开始在中国落地生根,逐渐与中国社会、文化革新活动相关。世界语得以在中国各地传播发展的原因是复杂的,两次大规模的世界语讨论对近代中国文字改革运动在学术理论上做出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