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师课程能力是教师的系统性的实践能力,其以课程知识的掌握、课程技能的获得为基础,以教师的课程意识觉醒为前提。教师只有明晰这样的基本问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通过与实践对话,运用哲学思维对实践活动进行思考,才能够不断地增强设计与实施课程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广大中小学教师的角色已经从“传道、授业、解惑”这样一个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的组织者、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合作者,那么,作为从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培训者的角色怎样定位?对此,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其中的一种角色正在被大家所公认,即从事继续教育工作的培训者应该是继续教育课程的开发者,开发课程是每一位培训者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和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我们不仅要提高对课程开发意义的认识,而且还要认真研究在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开发的一般…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能力素质的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为时代的需要,历史的必然。为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教师必须提升其多方面的素质,而能力素质是其重要方面。对教师所必需的能力素质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视角下教师课程能力的缺失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规范化、制度化的学校教育产生以来,教师和课程就成为学校教育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必不可少的两个重要因素。教师的教育行为以课程为载体,课程的组织实施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和课程相互依存、有机结合、共同发展。教师课程能力作为教师与课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产物,影响着课程实施的路线,决定着课程功  相似文献   

5.
反思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是新课改革中教师必备的核心能力,三相辅相成。培养反思能力要培养反思意识和习惯,通过反思典型、集体反思案例进行训练;培养创新能力要求教师善于学习运用新知识,有独立思想,善于营造创新氛围;培养终身学习能力要树立相关理念,多渠道学习,强调自我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教师课程能力是教师以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素质为基础,在课程活动中逐步形成、发展并直接影响课程活动实施、决定课程活动成效的能动力量;影响教师课程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有传统的教师角色定位、学校领导的支持和教师文化的影响等;依据对教师课程能力特征的理解及其制约因素的分析,笔者提出了提升教师课程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专业化是课程改革的关键,但教师的专业化素养不是培训出来的,它扎根于教育生活的土壤,以教师的自动力为源泉,以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为契机。新课程赋予语文教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权力,让广大教师有了用武之地。开发课堂资源,提升教师课堂设计和管理能力;开发校本资源,发展教师的学科专业水平;开掘社会资源,增强教师实施生活教育的能力,促进社会教育力量的整合,推动教育系统工程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背景下课程资源的新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对教师的挑战之一就是要树立崭新的课程资源观。课堂教学是由本、教师、学生及环境构筑的动态生成系统。课堂教学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的传递与执行教材资源的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资源、利用资源、提升资源和创造资源的过程。限于篇幅,本仅从课堂教学的三要素——教材、教师、学生,来论述课程资源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9.
黄敏  于动 《教育探索》2007,(4):73-74
在新课程改革向前发展的现阶段,教师的课程能力的欠缺,将直接影响到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因此,研究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课程能力缺失的成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高教师的课程能力,将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利进行起到保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首次提出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因而教师不再是"教书匠",而是课程的领导者。教师是新课程改革和学校变革的巨大资源,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提升不仅能够改进课程实践,更是学校课程建设的一种有效途径。一、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内涵及意义1.课程领导的含义课程领导是课程实践的一种方式,是指引、统领  相似文献   

11.
以课程思政建设为背景,以专业课教师角色定位的变化为研究起始,明晰现阶段专业课教师推进课程思政的困境所在,将研究聚焦于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发展能力,从发展能力分析破题,根据问题与分析结果提出解题之策。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大家常听到这样的说法:“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教师很辛苦”最直接的原因之一就是大量繁重而无效的备课占用了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的指导思想要着眼于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同时实现双基目标;内容处理要有课程意识和宽泛的课程资源意识;教案编写要有记录整体教历的意识而不是单纯地编写教案。它与传统备课相比较,有以下十种较变。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中学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尝试在教师培训过程中应用培养反思能力的教学策略,如根据教师不同成长时期的特点与专业需求,确定培养反思能力的重点;运用反思线索,进行个人反思和集体反思;通过完成不同类型的反思作业,从教学实践活动、个人经验、教学关系和教学理论等四个层次深刻反思;充分利用Blog的机制,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反思活动等。通过教学实践表明:教师的反思意识与反思能力是可以通过培训得以提高的。但如何有效提高教师反思能力,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与解决。  相似文献   

14.
张攀 《政治课教学》2010,(10):31-33
新课改在反思传统课程实践的基础上,强调教师的批判性对话和主体意识的觉醒,强调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研究者,同时还是课程的缔造者。因此,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对课程的解读将直接影响课改的推行,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对课程的恰当理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课改能否取得预期成效。  相似文献   

15.
当前,教师的课程能力发展水平已成为实际制约新课程深化改革的关键因素。从教学能力到课程能力,是新课程赋予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理念、新要求;从外部驱动到专业引领,是教师课程能力发展的条件性策略;从自主实践到自觉反思是教师课程能力发展的根本性路径。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背景下科学课程教师角色纵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小学(3-9年级)阶段普遍开设“科学课程”(也称综合理科课程或综合科学课程),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从目前科学课程实施的现实看,多种障碍不断凸显,其中最大的障碍就是师资问题,这已成为制约中小学综合科学课程改革乃至“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瓶颈。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科学课程教师(简称科学教师)的角色失调所引起的。笔者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科学课程教师角色的纵深挖掘表明:新课程背景下合格的科学教师应当扮演十大角色:“科学知识的传授者与学习者”、“科学探究的合作者与引导者”、“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与评价者”、“课程设计的参与者与研究者”、“课程资源的利用者与开发者”。  相似文献   

17.
人类的文明不灭,真正的教育永存。在教育中,教师通过自己人格和智慧的力量影响和塑造学生,让学生的精神世界走向高远,使人类文明之火代代传承。这才是教育的本质。我们教给学生的知识都被学生掌握或遗忘之后还剩下的东西就是教育。而要想进行真正的教育,作为教师首先必须具有很高的教育素质,否则无法进行教育。在实施新一论课程改革的今天,认清这一点尤其显得重要,因为只有教育素质高的教师才能与新课程融为一体。本文想从人的因素方面探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所应具备的教育素质。要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师必须具有以下八种教育素质。一、…  相似文献   

18.
教师是新课程的直接承担者和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但目前我国教师的基本素质还不能较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其原因很复杂,但从教师教育的课程设计来分析,主要是教师教育课程结构存在问题。教师教育课程应以系统理论和教育理论为指导,优化显性课程,开发潜在课程,实现显性课程和潜在课程有机结合,发挥“大课程”的整体功能,提高教师基本素质,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政治教师的问题意识指政治教师在教学的组织和活动中,把反映到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教学实践矛盾及理论疑难作为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心中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兄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教师必须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学理念,捕捉提问时机,掌握科学有效的设问方法,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才能培养自身的问题意识,进而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1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课程改革需要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支撑课程改革。凡是有利于课程目标实现的因素都可以称为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分类多种多样,根据课程资源的功能,可以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素材性课程资源是指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