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擅画竹,他画的竹所以妙趣横生,逼真动人,乃是他长期深入细致地观察竹子的形象,从而把握了竹子特质的结果。他在谈创作经验时说:晨起看竹,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研墨、展纸、落笔,攸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眼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定则也。这段话道出了他画竹  相似文献   

2.
郑板桥从小家境贫苦,但他刻苦好学,在书画方面很有成就.康熙年间中了秀才以卖画为生,雍正年间,他中了举人仍以卖画为生,乾隆年间中了进士还是以卖画为生.  相似文献   

3.
清代大画家郑板桥在66岁时,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总结画竹经验的绝句,诗云:“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郑板桥画竹是怎样削尽冗繁的呢?他在一幅画上题道:“始余画竹,能少而不能多;既而能多矣。又不能少:此层功力,最为难也。近六十外,始知减枝减叶之上。苏季子曰:‘简练以为揣摩’。文章绘事,岂有二道?此幅似得简字诀.”“一两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叶,自然疏疏淡淡,何必重重叠叠?”板矫画竹,着墨不多,而县挂壁间,却能使人仿佛置身于窗外竹影萧疏、秋声飒飒的境界之中。这表明他在绘画上求少求简,绝不是为简而简,而是抓住事物的本质,以少胜多,在有限的画幅中含蕴无限的自然妙趣与艺术表现力。写  相似文献   

4.
西洋的油画、水彩画,总是画满纸,连画中的空气也涂了颜色。中国画则不然,偌大一张宣纸,只画出审美对象的应当强调的部分,其余大片画幅,都空着。郑板桥画竹,“一竿瘦,两竿够,三竿凑,四竿救”(《郑板桥集·题画》),寥寥几笔,参差错落,极具线组织美;如果画了满纸竹子,即使竿竿逼肖,也很难成为艺术品。齐白石画虾,只画虾,不画水,更不画河、池或盛水的器皿,但通过虾的透明感、虾的活泼灵动的神  相似文献   

5.
封面设计“减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画家安得鲁·怀斯说过,“画面表现的东西越少,观众接受的东西越多”。他的意思是绘画要做“减法”。罗丹的学生问罗丹是怎样做雕塑的,罗丹回答说:“很简单,就是把不用的泥巴去掉。”他的意思是雕塑要做“减法”。郑板桥有副对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他的意思是中国画要做“减法”。装饰画家兼设计大  相似文献   

6.
郑板桥从小家境贫苦,但他刻苦好学.在书画方面很有成就。康熙年间中了秀才以卖画为生,雍正年间.他中了举人仍以卖画为生,乾隆年间中了进士还是以卖画为生。他虽然是一介寒儒.却从不把功名仕途看得很重。  相似文献   

7.
有竹与无竹     
郑板桥《题画竹》中有句话,应该引起新闻习作者的注意。他说:“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无论胸中有竹或无竹,他们都绘出了形神兼备的竹画。有竹与无竹,从字面看,讲的是作者动笔前思想酝酿成熟与否。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胸无成竹者,即创作前毫无酝酿的人,为什么也能画出上好作品来?  相似文献   

8.
文忌雷同     
“画人所不画,不画人所画”。这是著名画家齐白石的一句名言,这话既是他创作的准则,又道出了他成功的秘诀。纵观古今中外,文人墨士凡成名成家者,谁不是在创新中前进的呢?“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以画竹的方法渗入书法之中,独创一格,创立了“板桥体”。新闻与艺术是近邻,也切忌雷同,它要求有特点,有新意,别有风味,别开生面,别具匠心。这是由新闻本身的属性所决定的。通讯员要使自己的稿子不与别人雷同,就要设法写出自己的特点来,有了特点就有了个性,有了个性就有了优  相似文献   

9.
郑板桥出联断公案郑板桥当县令时,有一天,一位私塾老先生前来击鼓告状。告状人说:他在财主家辛辛苦苦教书一年,东家非但不按当时规定“教一年书,付酬金八吊钱”,还借故说他才疏学浅,把他辞掉。郑板桥听了申诉之后,想了想说:“你是否才疏学浅,能让我当场考试吗?...  相似文献   

10.
郑板桥改诗     
相传,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年轻时情觅群书,能诗善画。一次跟老师到野外玩,路过一个小溪,发现桥下一具少女的尸体。老师马上作诗一首:“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桥。三魂随浪转,七魄冷波涛”。郑板桥听后恭敬地说:“老师,您怎么知道这少女是十六岁?又是被风吹下小桥的?怎么看见她的三魂七魄随波打转的”?老师被问得哑口无言,便反问郑板桥:“依你这诗该怎么作?”郑板  相似文献   

11.
[原文] 东坡画兰,长带荆棘,见君子能容小人也。吾谓荆棘不当尽以小人目之,如国之爪牙,王之虎臣,自不可废。兰在深山,已无尘嚣之扰,而鼠将食之,鹿将(?)之,豕将(?)之,熊、虎、豺麛、兔、狐之属将啮之,又有樵人将拨之割之。若得荆棘为之护撼,其害斯远矣。秦筑长城,秦之棘篱也;汉有韩、彭、英,汉之棘卫也,三人既诛,汉高过沛,遂有安得猛士守四方之慨。然则蒺藜、铁菱角、鹿角、棘刺之设,安可少哉!予画此幅,山上山下皆兰棘相参,而兰得十之六,棘亦居十之四。画毕而叹,盖不胜幽、并十六州之痛,南、北宋之悲耳!——以无棘刺故也。提起郑板桥,几乎尽人昏知他是清代著名的大画家,“扬州八怪”之一,至于他在其他方面的成就,一般人就知之不多了。其实,郑板桥不仅是名画家,其书法、文学,也都自成一家。他是乾隆年间进士,名燮,字克柔,板桥是他的号。《题丛兰棘刺图》,是郑板桥为自己画的《从兰棘刺图》作的题记。由于体裁所限,全文只有二百余字,却言简意深。作者从画面的构图谈起,纵横开阖地加以发挥,由画事联系到国家民族的成败兴衰,感  相似文献   

12.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一直追求坚韧不拔、高雅清透的梅兰竹石创作,所以也只爱画梅兰竹石。在绘画的过程中,他将画中人物赋予生命的意志,以书入画,以画入书,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独创了自己的绘画风格和绘画技巧。  相似文献   

13.
著名记者、新华社原社长穆青,生前特别钟爱郑板桥那首画竹诗:“衙斋夜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不仅自己书房里挂着这张条幅,而且有来求字者,他最爱写这首诗赠人。他经常对人说:“我喜欢这首诗,因为和我的心思相通。你想想,封建时代一个县太  相似文献   

14.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诗、文、书、画俱佳。其先后在山东范县、潍县任知县十二年,体恤百姓,清正廉明,有政声。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郑板桥《行书判词册》,为其任山东潍县县令时的判牍,因其书名日盛而被人裁剪整理,装裱成册,内容涉及婚姻、财产、田宅、土地等问题,据此可略窥当时郑板桥理政审案的一些情况。郑板桥《行书判词册》作为艺术珍品流传至今,从这些只言片语的判牍墨迹中,亦可了解他的书法风貌。  相似文献   

15.
穆青同志生前特别钟爱郑板桥那首画竹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不仅自己书房里挂着这张条幅,而且有来要字者,他最爱写这首诗赠人。他经常对人说:“我喜欢这首诗,因为和我的心思相通。你想想,封建时代一个县太爷,还能关心民间疾苦,我们共产党员,人民的记者,更应该时刻不脱离群众,一字一句总关情啊!”  相似文献   

16.
郑板桥从小家庭贫苦,刻苦好学,在书画方面很有成就。康熙年间中了秀才以卖画为生,雍正年间中了举人仍以卖画为生,乾隆年间中了进士还是以卖画  相似文献   

17.
翻阅今年《人民日报》扩版后的第一季度报道,有这样一个突出感受:体现党的意志浓了,报道基层内容多了,新闻可读性强了,版面设计新了。总之一句话,在保证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活动报道的基础上,大量增加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稿件。《人民日报》这次扩版,不单纯是版面页数的增多变厚,在内容上也增加了新闻性、指导性和思想性的厚重之感。贴近即亲近。“两会”期间,与一位来自农村基层的人大代表谈起《人民日报》的变化,他概括了一个“亲”字———“越读越觉得亲了”。据他介绍,他原来看《人民日报》从头到尾大致翻阅一下标…  相似文献   

18.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这是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的书斋题联。其上联主张以最简练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以少胜多。比如画兰竹易流于枝蔓,应删繁就简,使其如三秋之树,瘦劲秀挺,没有细枝密叶。  相似文献   

19.
筱青 《军事记者》2006,(7):52-52
有朋自远方来,顺便问起了当年一位爱好书法的老战友近况,不想朋友连连摇头:“不佳,很消沉。”我颇感意外,不对啊,这老战友早年迷上清代人称“三绝”的郑板桥书法,练了20多年了,自号“半桥”,几年前还来北京搞了一次“半桥书法展”,时至今日,应该是炉火纯青了,怎么能消沉呢?朋友叹道:他的悲剧就在于此。他临摹郑板桥书法,真到了如痴如呆的地步,一心想取得板桥书法的真谛。可惜,他临摹得再逼真,人们的评价也只能是“真像啊!”拿到市场去,人家一看是今人的仿体,就不屑而去。他也在街上开了一间字铺,可惜没人光顾。老同学几十年汗水,竟换来如此…  相似文献   

20.
清代大画家郑板桥把作画称作是“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的艺术,并在画竹中淋漓尽致地发挥这一艺术之长,给后人留下许多传世佳作。郑板桥的话用在新闻标题上也是很恰当的。标题的取事着墨,虽然只是新闻中最有新闻价值的一部分,甚至是一个细小的片断或侧面,但这有限的“一”,却可以给人无限的遐思,产生难以估量的艺术魅力。编辑制作标题,同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一样,也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唐代诗人卢延让曾以“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之句,形容艺术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