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以唐诗《题都城南庄》及其三个英译本为例,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将原诗和三个英译本视为不同的语篇,分别进行及物性分析。功能成分诸如参与者、过程类型和环境成分等方面的形式对等往往导致概念功能对等。功能分析为诗歌翻译研究提供了一种较为客观的新方法和新视角,并检验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诗歌语篇分析和翻译研究方面的可应用性。  相似文献   

2.
现存的古诗英译研究大多从翻译理论的角度进行,但语言学理论也为评析译作提供了客观的理论依据。本文以韩礼德功能语法的语篇功能为理论框架,选取唐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及其五个英译本,从信息结构系统和衔接系统两个方面进行探讨,验证语篇功能在语篇分析和翻译研究中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语法隐喻是功能语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名物化是产生语法隐喻的一项重要来源。名物化在英语语篇,尤其是书面语篇中大量存在,并具有多种功能。本文以Halliday提出的语法隐喻理论为基础,在语篇层面对名物化的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名物化结构具有使语篇衔接、正式、客观、简洁、权威等功能。通过对名物化结构在语篇中的功能分析可以提高对名物化结构的意识程度,从而了解和掌握名物化结构的用法,更好地分析语篇、理解语篇。  相似文献   

4.
从经验纯理功能的角度探讨古诗英译问题,这在我国还不多见。经验纯理功能是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纯理功能(Metafunction)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从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角度出发,对唐代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英译文意义的表达进行经验纯理功能分析,对这两篇英译文做出评估,并通过比较得出绝句的语篇特点及纯理功能在诗歌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语法隐喻是功能语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名物化是产生语法隐喻的一项重要来源.名物化在英语语篇,尤其是书面语篇中大量存在,并具有多种功能.本文以Halliday提出的语法隐喻理论为基础,在语篇层面对名物化的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名物化结构具有使语篇衔接、正式、客观、简洁、权威等功能.通过对名物化结构在语篇中的功能分析可以提高对名物化结构的意识程度,从而了解和掌握名物化结构的用法,更好地分析语篇、理解语篇.  相似文献   

6.
J.House利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域理论构建了语域分析评估方法,该评估模式以语场、语旨和语式三变量为核心,通过对原文和译文的语篇功能分析比较对翻译质量做出较为客观系统的评估。将J.House翻译评估模式应用在新闻英语的汉译中,拓宽了该模式的应用范围,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翻译的分析方法,为新闻英语汉译的质量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韩礼德建构的系统功能语法的目的之一是为语篇研究提供一个分析框架。目前,系统功能语法已被越来越多地作为理论根据用于语篇分析。本文尝试对奥斯卡.王尔德的童话故事The Selfish Giant进行语篇功能分析,旨在揭示小说主题,从而验证系统功能语法在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作为高度浓缩的文学形式,诗歌多年来一直受到众多翻译人士的厚爱.由于中英文诗歌的语篇特点不同,在翻译中,译诗与原诗在意境与形式上有些出入.这篇文章拟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对唐诗<金缕衣>及其两个英译本进行经验纯理功能分析,希望为我们理解诗歌翻译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三大纯理功能出发,对潘富恩和温少霞、赖波和夏玉和、威利的《论语》英译本中个别范例进行纯理功能分析,旨在说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可以作为一种评价标准,为译本的评估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Halliday三大纯理功能分析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广告口号,探讨了三大纯理功能中的人际功能、经验功能和语篇功能在不同类型的经典广告口号中的应用,点明了其在号召鼓动消费者购买产品、树立公司形象等方面的作用,同时也揭示了系统功能语法在分析语篇中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英汉诗歌具有许多相似之处,从语音重复和节奏等方面对英汉诗歌的语音意象进行比较,分析二者所采用的方法及其产生的艺术效果,从而提高英语诗歌的鉴赏水平.  相似文献   

12.
汉语诗歌和英语诗歌存在很大差异,主语人称的模糊与明晰便是差异之一。将汉语诗歌(特别是古诗)译为英语必须顾及这一差异。文章探讨了汉英诗歌主语人称差别具有的不同诗学意义,提出了三种汉语诗歌英译时主语人称代词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英文诗歌与汉语诗歌在音系上有很大的不同,本文分析了音系上的三个主要特征:音乐性;节奏性;压韵性。阐释了英汉诗歌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提出要辨证地看待英汉诗歌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相似文献   

14.
汉诗是中华文化之精华,在全球化语境下汉诗英译对本土文化身份的重构以及世界文化版图的重新确立意义重大。汉诗英译重在意象的传递。汉诗英译的意象传递是译者以"异化"的道德态度,充分调动诗学创作和信息传递的双重主体性,运用抵抗或通顺的话语策略,产出具有异化效果的可读性译文的过程。汉诗英译的意象传递策略包括完全抵抗策略和部分抵抗策略(意象的调整、加工、舍弃、加译)。  相似文献   

15.
刘爽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6):139-139,141
本文以M.A.K.Halliday提出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三个纯理功能为依据,以英汉诗歌翻译为分析素材,从重合主位理论的角度透视英汉诗歌翻译中重合主位体现手法的文化差异及其语义理据。将讨论重合主位在英汉诗歌中显性因素与隐性因素互动机制,分析原诗歌的重合主位所承载的双重功能在译文中表现形式,从诸多方面再现原诗歌的行、韵、义。  相似文献   

16.
诗作为高度浓缩的语言艺术,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以其内容精炼,言简意赅,含义深刻,脍炙人口而在所有文学形式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旨在从翻译的角度对英汉诗歌互译做一个比较,从而使我国的诗歌爱好者更好地欣赏汉译诗歌,也使英美诗歌爱好者真正领略中国诗歌的绝妙和佳境。  相似文献   

17.
英文歌词翻译成中国古诗形式是近年来对英文歌词的一种创新性译法,其审美价值与读者效应极高。音乐歌词与中国古典诗歌都具有极高的艺术相似性,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中的意境对等、风格对等和读者反映对等对英文歌词古译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意境对等是对原作精神的领悟,风格对等是对原作审美上艺术的保留,而读者反映对等是对原作的观众效果的实现。本文试将从功能对等理论的以上三个主要方面对风靡全球的英文歌曲Someone Like You的古译版歌词进行分析,阐释这一视角在英文歌曲古译实践中所体现的可行性与独创性。  相似文献   

18.
跨文化的意象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世纪初,中国古典诗歌漂洋过海,对美国的意象派诗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然而,中国古典诗歌和美国的意象诗明显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通过对比中西意象理论、汉英语言文字的句法特点及汉英诗歌,揭示出中国古典诗歌与意象派诗歌之差异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英诗汉译中形式和语词质料的分析,发现翻译中外部视域是变异的,但这并不能否定汉译诗歌作品存在,因为汉译后变异的语词质料由目的语中特有的形式重新开启,同样可以建立一个生存世界,这个新的生存世界是英诗汉译作品的内在视域,这种内在视域超越了语言的界限,是对人类生命情感的保存,它才是英诗汉译成功的关键。翻译完成之后,汉译作品还没有实现其作品存在,而最终实现需要接受者充分发挥其想象力,进入译作的内在视域,领会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英语和汉语在词义和语篇的结构上有着各自的特点,并呈现出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也充分体现在英诗和汉诗中。充分认识这种差异性,将有利于提高汉诗英译的理解能力和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