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新时期文学主潮的启蒙主义性质新时期文学主潮是启蒙主义的,这一点,基本上还没有得到学界的认同。多数学者虽然肯定新时期文学具有启蒙主义的思想倾向,但他们只是把启蒙主义当作一种社会文化思潮,而不是当作一种文学思潮,这种情况与对五四文学的定性是一致的。那么作为一种文学思潮,新时期文学该如何界定呢?有的学者对新时期文学主潮的性质不作界定,只是进行具体的描述,实际上是回避了这个问题。更多的学者沿用传统现实主义的概念来界定新时期文学主潮,这与对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巨大,它深深地渗透于中国文人的血液中,以致无论现代作家的创作主题和心理怎样变化,其作品都会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通过分析文学与政治、文学与人格的关系,以及史传传统等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新青年>是现代中国第一份有较大影响的文学思想类刊物,它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无论是陈独秀"欧化(西化)"主张,还是胡适提出的"输入学理"、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思想,都在最大限度地吸收新的信息,其宣扬的人道主义、进化论和科学主义,刷新了中国人的思想.文学进化论是<新青年>提倡文学革命的一个基本理论,在其影响下,写实主义不但成为一种主要的文学思潮,也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创作手法,推动了一批新文学作品的产生,为现代中国写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兴起营造了良好的时代氛围,提供了坚实的社会思想基础.考察新文学,从主题内容到语言意象,从创作方法到形象系列,从文学观念到思想形式等,无不或隐或显地受到"科学"的巨大影响.由此,<新青年>所倡导的科学主义成为现代中国写实主义文学思潮的重要源头.  相似文献   

4.
现代性是一个备受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围绕着该问题的争论在不同学科广泛展开。但是,冷静地分析不难看出,在关于现代性概念的哲学界定、现代性批判与反现代性之间的关系,以及现代性思考的中国关怀等问题上仍存在很大分歧,因而仍有需要从理论上加以阐释的必要,而且这种阐释对现代性问题的讨论来说也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从中国文学流变的历史过程考察,似乎20世纪中国文学流派与文学思潮的关系空前的密切无间,难怪有的研究者断定有什么文学思潮就有什么形态的文学流派,甚至视文学流派与文学思潮浑然一体,难分难解。强调新文学流派与新文学思潮的关系如此紧密,就一般意义来说,并没有可挑剔之处,不失一种明智的学术眼光;然而深入地予以考察,便会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全是线性的因果关系,而是相当复杂深微的,值得认真地探究。列宁曾说过,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通过新文学流派与文学思潮关系的研究,无疑可以揭示或发现中国新文学流派生成与发展的特殊规律。  相似文献   

6.
留学生对20世纪前期文学思潮的影响以1917年为界分为前后期,前期多与文化、科技结合,以译介为主;后期则更主动、更有选择性地介绍外国文艺理论和作品,并在创作中显示出外来文学思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共产党宣言》不仅论述了革命斗争的理论,还阐释了现代性的思想。《共产党宣言》考察了资本主义现代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勾画了共产主义现代性的美好蓝图。从《共产党宣言》的现代性思想出发,中国现代化道路应摒弃以资本为中心的掠夺式的资本主义现代性,以共产主义现代性为终极目标,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性形式。  相似文献   

8.
周志勇 《文教资料》2009,(21):103-105
蔡元培立于人民之地位以定教育之标准,将美育规定为"超逸政治之教育",从根本上使美育具有超越性品格.他以民国教育总长的身份,以国家法令的形式,第一次确立了美育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法定地位.自此以后,蔡元培几乎终身都在倡导美育,并身体力行,贡献良多.蔡元培继承中国传统美育思想的优秀成果,汲取西方美育思想史上的有益养料,并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整合、创新,从而使中国传统美育思想具有了相对全面的美育思想体系,从学理上确立了美育的现代地位.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20年,是中国经济日益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是"全球化"、"市场化'概念频繁出现的年代,是市场经济成为社会背景的年代.从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学理论以及文学接受这四个文学思潮的构成因素入手,依据文学思潮的四个侧面评判标准,对这近20年来的文学展开细致分析,提出这近20年以来的中国文学思潮为"求索思潮".  相似文献   

10.
傅斯年先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教育家。其教育思想中的人性化倾向,教育面向生活的原则及教育独立发展原则,显示了对中国教育传统的现代性的探讨,对现在我们的教育改革有着很大的意义和启迪。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性的发生既是他源性的,又是自我的选择。现代性概念对文学研究的方法论的启示是多方面的,首先它提供了一种可以重构文学史的词源学的方法。其次在反思现代性的视野中,我们不但可以发现文学史的意识形态性,发现文学的文本细读法的改造性利用,同时这一理论视野可以有效地解读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化背景下,关于当代文学及文学理论批评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是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关注和讨论的前沿性问题之一。本文对这一讨论的缘起、理论界关于西方现代性问题的理解,以及对我国文学理论现代性的内涵、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生成等问题的探讨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并对当今文学理论批评应当坚守的现代性立场阐发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1996年,杨春时、宋剑华发表文章,对已被普遍接受的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性质是现代性的观点提出质疑。他们认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只具有近代性,而不具备现代性”。由此在文学理论界引发了一场历时约两年的关于“现代文学”性质的讨论,随着思想文化界现代性反思的全面展开,对“现代文学”性质的讨论也发展为对“文学现代性”进行质疑和反思,同时文学理论的现代性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对现代性的思考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之一。但是,“现代性”概念的复杂性,以及中国“现代性”言说语境的复杂性,使它成为一个争论不休、歧义丛生的焦点。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清理,以明确我们自己的言说立场、基础和背景,保留差异,增进讨论。  相似文献   

15.
文学现代性相对社会现代性而言,其获得首先并不表现为某一派别或技巧,而是一种品格,即以作家对社会和人类处境的关照和反思为根基,探求健康人性的建立。在当今泛物质化的社会里,提倡文学现代性对于唤醒精神自我,净化文坛,恢复人文精神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文学现代性的内涵、表现形式和获得方式的探讨,表达对构建当代文学现代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左翼文学思潮与现代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翼文学思潮是20世纪中国社会现代性选择和矛盾的具体反映,而它的发生和发展,又与思潮传播者的“社会身份”、“地域文化”和革命进程的历史地图有要其密切的联系。论文试图用文学社会学的方法,探讨曾经被过去文学史研究中忽视的一些问题,进一步打开学术研究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现代性是个非常繁复的概念,但是它又有一定的统一性:价值层面的独立、自由、民主、平等,精神层面的直线向前、视野开阔、"反传统"是其突出特征。文学理论的现代性追求指的是文学理论追求自主性、走向多元、否定自我、不断超越。20世纪晚期,中国文学理论出于自身理论建构的需要及在西方现代文论的影响之下,进行了现代性的诉求。  相似文献   

18.
20年来中国文学思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最近20年来的中国文字思潮既是社会生活的历史见证,同时又以文学的方式呈现出作家对生活的想象和感受。20年来的文学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同时因社会形态和文学形态的变化关系,而形成了“新时期”文学与如年代文学两个呈现出对照的发展时期。前一个阶段,人道主义文学或人的文学构成了主潮,后一个时期在商品经济影响下世俗化倾向成为文学的潮流。  相似文献   

19.
王国维文学批评的现代转型路径是一个逐步向传统内收的过程,尤其是《人间词话》立足中国传统并融合了西方文论精神创造出具有本土特色的现代文论,这种建构现代文论的方向对当下“重建中国文论”的讨论是有重大启示意义的。王国维文学批评的现代转型路径被人忽视的原因是由于现代性的迷误。  相似文献   

20.
西化思潮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发生学的角度看,中国的西化思潮是对鸦片战争后凭借其坚船利炮来到中国的西方文化以及由此引起的中国文化危机的回应,是近代中国的志士仁人对中国文化出路的一种选择,其最早源头可追溯到晚清,严复是它的最早代表人物之一。进入民国后,特别是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发端于晚清的西化思潮兴盛起来,并与文化保守主义思潮、马克思主义思潮一道,成为活跃于中国现代思想文化舞台上的主要文化思潮。前期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之为"西化运动",但陈独秀、胡适等人不像有的学者所指责的那样是"全盘西化论"的倡导者和主张者,也没有"全盘性反传统"。当历史进入到30年代,西化思潮又有了一些新的引人注目的发展,这就是"全盘西化论"的提出。西化思潮是以传统文化不适应现代生活、不能实现现代转换和西化等于现代化这样两个错误的理论认识为前提的,因此它不是对中国文化出路的正确选择,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它存在的历史价值和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