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金笔下的高觉新是封建家庭中的“长房长孙”,这种特殊的地位便决定了他的命运及他特殊的性格,因而在分析高觉新的悲剧性格时笔者采用一分为二的方法,他的性格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怯弱,但他也有反抗的一面,即在妥协中有反抗.他受过“五四”新思潮的影响,清醒地认识到旧家庭和旧礼教是夺去他生命和幸福的罪魁祸首,但由于封建伦理的束缚及他自身对“家”的依恋,使得他在封建专制面前妥协了,成为一个“多余人”.  相似文献   

2.
觉慧是巴金代表作《家》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具有叛逆品质的五四新青年。从觉慧叛逆个性的成因、叛逆个性的表现以及叛逆个性中的幼稚因素的体现等三个方面探讨觉慧的叛逆形象,以期对这个封建家庭中“大胆而幼稚的形象”作一个全方位的认知。  相似文献   

3.
三十年代发表的长篇小说《家》是巴金最喜欢的小说之一,对于其创作动机,即冲破“礼教的监牢”,“我要写包含在那里面的倾轧、斗争和悲剧。我要写一些可爱的年轻的生命怎样在那里面受苦、挣扎,而终于不免死亡”。最后,作还希望借助觉慧这一人物形象,写“一个幼稚而大胆的叛徒”,给那个沉闷的旧家庭带去“一点新鲜空气”。在读的接受方面,家,这一空间场所,在“五四”个性解放的时代里,常常被梦魇化,成为封建罪恶的渊薮,与此同时,从家里走出来的叛徒——觉慧的“革命性”也得到高度认同。作的创作动机往往成为预设的意识形态,干预本的生成和阐释,而学接受所置身的化语境不自觉地参与到本阐释中,和作的创作动机一起构成读的阅读期待。这种单一视角的规定性遮蔽了作品的丰富意蕴和真实意义,在去还原的过程中,论试图尽力摆脱先验障碍,从广泛的化和人性的角度,对《家》进行另一种阐释。  相似文献   

4.
懦夫还是英雄——巴金《家》中觉新人物形象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子现象是中国宗法制度“嫡长子继承制”的产物,受宗法文化的长期浸润,长子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双重性人格,卑柔软弱的行为模式和自我牺牲精神等特质。巴金长篇小说《家》中的高觉新便是这一现象的典型形象,他一方面被封建伦理道德所浸染,另一方面又受新时代新思想文化的影响,使他们在新与旧的夹缝中挣扎,在矛盾与痛苦中生活。由于受“五四”反封建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觉新就成了我们心目中的“懦夫”,成了封建礼教的“帮凶”。然而,我们在反对觉新的同时有谁能体会到他内心的痛苦?我认为,觉新不但不是一个“懦夫”,而且是一个“英雄”——一个“敢于牺牲的悲壮的英雄”。  相似文献   

5.
谈鸣凤之死     
巴金的《家》作于一九三一年,是我国“五四”以来新文学宝库中的优秀作品之一。作品所反映的封建仕宦家庭,成了整个封建社会的缩影。巴金正是以这个封建家庭的血腥事实,满怀激情地揭露封建制度与旧礼教的黑暗和罪恶,揭示封建社会日趋衰亡的历史必然,歌颂青年一代在“五四”革命浪潮激荡下的觉醒、抗争和叛逆。这部小说喊出了我国  相似文献   

6.
《家》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之一,巴金本着生活的真实原则写出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叛逆者觉慧与婢女鸣凤之间的一段超越阶层的主仆之恋,这场恋情最终以鸣凤投湖自尽的悲剧结束。觉慧在湖滨对鸣凤之死进行反思,“因为我是杀死她的凶手。不,不单是我,我们这个家庭,我们这个社会都是凶手!……”。我们一直将呜凤之死归于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而将“我是杀死她的凶手”作为觉慧的自责之言一笔带过。的确,鸣凤之死是当权势力与受压迫者矛盾冲突的结果,同时也是新文化和传统旧文化冲突的产物。以封建礼教为代表的传统旧文化是杀死鸣凤的主要凶手,  相似文献   

7.
吴双 《考试周刊》2009,(31):30-31
在家族文化的熏陶下,高觉新作为长孙,他有维护封建家庭长治久安的责任,没有自己的思想,只会服从。“五四”新思潮使他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他对封建家庭不满却无力反抗.只能采取“不抵抗主义”来逃避现实。以求得家庭的“安宁”。在理想与现实、思想与行动的冲突中煎熬着,他的人生就是一场悲剧,是长子的悲剧,是“不抵抗主义”的悲剧,更是社会和时代的悲剧。  相似文献   

8.
周作人教育思想探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作人是“五四”时期重要的思想启蒙家。他的“人的观念”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基础。以往,人们只重视他的文学观,对他的教育思想进行归纳、研究的不多。其实,周作人重视“立人”,在他的著作中有很多关于教育的话题。与鲁迅等思想启蒙家不同的是,周作人关于教育的论述要具体得多,并且大多具有理论上的前瞻性。周作人学贯中西,对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十分熟稔,常用西方教育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家庭有良好的家风。我国现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一家就有着良好的家风,从父亲钱玄同到儿子钱三强再到第三代钱思进,一脉相传,形成了忧国爱民、自强好学的好家风。携子参加五四运动游行钱玄同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闯将。从1915年起,他先后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后来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为弘扬新文学,他曾用假名“王敬轩”致函《新青年》故意反对白话文学,再由编者刘半农具名复信,进行批驳,由此引发了一场新旧文学的论战。钱玄同也因此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风云人物。钱玄同在社会上对旧文化…  相似文献   

10.
“五四”前后,周恩来新闻报刊宣传活动非常活跃,其民主政治思想表现十分强烈。他明确提出“本民主主义精神发表一切主张”,“本革心和革新的精神为主旨”的办报办刊思想。“五四”前后,他娴熟地运用新闻武器,为实现民主政治而呼号,为改造旧世界、改造旧思想而战斗。他以满腔热情和超凡胆识唤醒民众觉悟,鼓动民主革命。在报道内容上,他紧扣新闻事件,旗帜鲜明地及时有力地抨击军阀统治和帝国主义者侵略行径,充满反帝反封建色彩;在宣传形式上,他把政治鼓动与思想启发有机地结合起来,充满批判、鼓动和组织力量。从“五四”前后周恩来的新闻宣传活动中所表现的思想,我们可以明晰地看到,他实现由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1.
初期白话文     
李敖有一篇文章谈“五四”时期的白话文,对朱自清、谢冰心等人的散文大加鄙薄,斥为幼稚做作,另有一篇文章则更有惊人之论,说是“五四”以来的白话文,他李敖是第一,鲁迅也在其后。文章是多年以前看的,当下即觉李敖真是狂生故态,语不惊人死不休。  相似文献   

12.
一柯仲平是我国现代诗坛上有显著成绩的诗人。他倡导诗歌通俗化、大众化,并在探索诗歌民族化的道路上有所建树。柯仲平早期的诗歌,热情奔放、慷慨激昂,很符合“五四”时期那种狂飚突进、摆脱一切旧套的精神,很能鼓舞人心。但是,跟同时代其他诗人一样,柯仲平的诗歌也“只能展开  相似文献   

13.
作为人类文学的一种优秀传统,我国现代、当代文学一直把描写人物性格、塑造艺术典型作为自己美学上的一种高尚的追求。著名作家巴金在他的长篇小说《家》中,以其独有的坦白、明朗、激情洋溢的艺术风格,展示了“五四”时期一个封建大家族中形形色色的青年群象、觉慧的叛逆,觉民的抗争、觉新的妥协,瑞珏的贤达等等,无不神态各异,  相似文献   

14.
郁达夫不是共产主义者,但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作家,一个“五四”精神的积极追随者和忠实代言人.郁达夫的一生是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在这一生中,他登上过荣誉的峰巅,也跌落过遭人误解的深谷.他是才华横溢的诗人和小说家,又是一个天真烂漫的理想主义者,时时向住着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境界,始终编织并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他曾那样赤诚地爱自已的同胞,但不少同胞不理解他;他那样坦荡地对待朋友,但有的朋友却出卖他;他追求真挚的爱情,可几起婚姻都以悲剧而告终.风风雨雨,谁能道得清郁达夫一生所经历的千变万化.然而,说变也不变,自从“五四”以后,他追随“五四”精神,忠实地按照“五四”精神立人行事为文,这一点始终没有动摇,也不曾变化过,正如胡愈之先生所说,“作为一个诗人与理想主义者的郁达夫,是‘五四’巨匠之一.他永远忠实于‘五四’,没有背叛过‘五四’”.  相似文献   

15.
批判揭露孔家店和反动的儒学,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鲁迅光辉战斗业绩的重要方面。在“五四”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不仅用杂文做刀枪,也以小说为武器向孔孟之道发起了猛烈进攻。写于1924年的《祝福》就是一份对孔孟之道的强烈的控诉书。《祝福》的主人公祥林嫂就是被孔孟之道支撑起来的旧礼教旧制度活活吞噬的。鲁迅在写作这篇小说的时候虽然还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但早已是一个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勇猛战士。他当时住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北京,黑暗势力十分浓重。“五四”新文化统一战线又已分化,“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鲁迅这时虽然还不能以明确的阶级观点来认识这种分化的必然性,不免有“荷戟独彷徨”的感觉,但他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战斗和探索。他一面顽强地寻找革命力量,追求革命真理,一面对黑暗腐朽的旧社会继续进行无情的揭露。《祝福》这篇小说就是他深刻有力地解剖和批判旧社会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尽管自称是“后五四”作家,沈从文时空上的不在场却没有阻碍“五四”想象的建构,“父权缺失”为他提供了接触“五四”的契机,随着空间的转换,他逐步生成了对于“五四”的想象,在此过程中沈从文也完成着自我身份认同,并形成了自己的政治观与文学观。沈从文的“五四”想象源于“五四”,却并不是对“五四”的全盘接受,独立思考意识为沈从文在经历和发现“五四”时提供了辩证思考的空间,避免了“预设自我”的理论陷阱。沈从文亲身体验着“五四”,自觉承继着“五四”,而这都是以“五四”想象一以贯之的,沈从文又在此中超越着“五四”。  相似文献   

17.
书塾与学堂     
作者的语言富于幽默感,他不用儿童的口吻来写,而用“过来人”的眼光来看待所经历的一切;他不仅向读者叙述着三十年前的生活情形,而且在诉说着自己的爱和憎,忧愤和希望。这复杂而深刻的感情凝聚在他的笔端,化成了许多诙谐的语句,使人忍不住要发笑,又让人在笑声过去之后的短时间沉吟中,忽然看到了旧事物的可憎面目,或者觉  相似文献   

18.
最能显示中国人性格中叛逆一面的莫过于家族逆子,觉慧反抗封建家庭的思想武器既是单纯的又是混杂的,这样的描写很切合觉慧不成熟的性格特点,又显示着他在成长中的变化。巴金写觉慧一再说要“写一个叛徒,一个幼稚而大胆的叛徒。”这句话可以说是对逆子性格的一个概括。  相似文献   

19.
<正>《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聚焦青少年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五四运动所孕育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用“五四精神”涵养新时代青年的家国情怀是初中历史学科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20.
邢禾丽婚恋小说以醇厚的教训气息,分别以男性视角和女性视角对1940年代经由“自由恋爱”而组建的新式家庭角色定位进行剖析,展示了新式家庭中存在的新的困惑与旧的因袭,并对五四以来提倡的自由恋爱观及女性“出走”行为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