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连丽霞 《学周刊C版》2021,(16):161-162
情感是人的心理体验,情感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提高学生自我调控的能力,使其在学习、生活环境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语文教师应根据小学生情感心理发展的特征,突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发挥出语文学科中各种构成要素的情感功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使其形成健康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情感教育与语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教学中要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品质,发展学生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使学生真正成为品德、智力、体质、美感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情感教学,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因素,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性认识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心理品质。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情感教学,笔者可以从在朗读中激发情感、在想象中促进情感、创设情境体验情感、组织讨论抒发情感等四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4.
中职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语文情境教学是让学生体验课文内容,点燃智慧的火花,使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思考、体验、感悟和应用,形成综合能力和创造能力。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场景或氛围,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再将课文的此情此境变为我情我境,让中职语文课堂发光生色。  相似文献   

5.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感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标志,是学生语文素质的核心。  相似文献   

6.
教师情感与行为的感染对学生性格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但要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更应重视对学生性格的培养,使学生能够体验到愉快、满足的情绪,促使其良好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一、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影响,教育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这是一个新的研讨课题。要探讨这个课题,就必须以课堂作为基地,运用多种教学艺术(如开课和结课艺术、节奏艺术、语言艺术等),才能逐步实现这一目标。其中语言艺术在课堂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起着积极作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简洁精确而富于技巧、充满情感的语言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语文学习由知识学习向情感体验并轨,从而使师生之间进行知识传授、思想情感的交流传递,促进学生的审美体验、思想净化、心理融洽等。  相似文献   

8.
阅读是一条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因此,在低年级培养起良好的阅读习惯,显得尢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因此,语文教学重在教会学生如何阅读。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学生热爱生命和自然,最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奠定必备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黄惠群 《文教资料》2008,(17):124-126
审美教育,就是美育.本文尝试从语文教学中,通过创设审美情境、激发审美情趣、激起审美情感、诱发审美体验、提高审美能力等五个方面对审美教育加以论述,以培养、塑造学生的情感心灵,使受教育者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愉悦身心,锻炼意志,形成美德.  相似文献   

11.
想像力的培养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只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意像进行充分的想像,才能使学生更深入地体验和欣赏课文的情感美,给学生的心灵播下更多创造美好未来的种子。  相似文献   

12.
学校的美术教育对学生的情感培养以及学生的情感对美术教学的影响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由景入情,激发学生由内而发的情感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明媚的春光使人愉快,阴云密布常使人忧愁,秋冬之交却又令人惆怅……如果有意识地把这种内心体验融入绘画之中,使美好的心境显于画中,更能使人获得美的享受,增强美感体验。经常组织学生在室外有目的地进行风景写生、人物写生等,是培养学生捕捉美的能力、增添美感享受的有效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踏春、秋游,不仅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锻炼意志,还能使学生欣赏到大自然中美的杰作,从而产生…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体验教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体验教育的实质是让少年儿童通过自身经历和实践活动获得真实感受,形成知识和能力。将体验教育思想渗透进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有利于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使他们作文“有内容可写,有情感可抒”。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语文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就要求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读思结合,要带着问题去阅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使学生主动参与,  相似文献   

15.
正孔子在《论语·雍也第六》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这句话告诉了我们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态度。当学生对一门科目产生了热爱的情感后,自然会用心学习,从而会学得比别人好。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以自己的满腔热情,唤起学生的情感,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从而使学生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以促进学生个体的健康发展。那么,教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呢?  相似文献   

16.
体验教育的实质是让少年儿童通过自身经历和实践活动获得真实感受,形成知识和能力。将体验教育思想渗透进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有利于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使他们作文有内容可写,有情感可抒。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阅读教学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无论课文描述的景色怎么迷人,叙述的事情怎么感人,可学生就是无动于衷.其重要原因是学生角色模式的定势,使得他们在阅读课文中多把自己置于文外,语言内容难以引起学生体验,语言情感难以激起学生共鸣.可见,要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必须以有效的方法让学生灵活扮演角色,随机进入课文,通过角色转换,促进心理的揣摩、情感的体验,从而变旁观者为当事者,变阅读课文为经历生活,变感受人物情感为自我流露情感.这样,"角色"就成了引导感悟的桥梁,就能最大限度地缩小学生与课文、与文中人物之间的情感差、心理差,以促进学生真心地阅读,真切地体会,真情地感悟,真实地感受.  相似文献   

18.
朗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怎样通过扎实的朗读教学,让学生参与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丰富学生的体验,使其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感染,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让孩子形成良好的语感,积累语言,促进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低年级朗读教学,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很多内容,其中阅读习惯尤为重要。正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的:"语文课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是培养中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主要阵地。我国的文化传统和汉语的特征使语文有着它特殊的人文内涵,当然不可避免地充斥着人类无尽的情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情感,积极发挥自己的情感因素,合理运用课文中的情感,使情感教育有机地渗透到语文听、读、写能力的培养中去。首先要善于在语文课堂中挖掘教材,以情激情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其次要善于创设合理情境,获得体验。最后进行情感培养还必须贴进生活,体验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