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电视成为最具普及意义的大众媒体,而国家文化借助电视荧屏实现国家话语的表达成为建构国家形象的必然,也诞生了一系列表达国家文化的经典文本。文章通过民族性、家国同构、母体置换以及"共名"关系等四个角度分析国家文化在与电视这一媒介形式耦合后所进行的种种表达策略,进而梳理了这种表达策略演进的脉络。  相似文献   

2.
电视新闻作为电视媒体最重要的节目形态之一,近年来,由于受到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影响,在构成形态、传播方式和话语表达上产生了一些变革。泛视频化的电视新闻充实了新兴媒体的内容需求,却也消解了电视新闻原有的严肃和正式,弱化了舆论引导功能。本文将对这一现象产生的技术背景、市场价值和话语生成等内容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3.
靳畅栋 《青年记者》2022,(23):39-40
电视评论专栏《新青年,有态度》打造青年观察员IP,弥补了电视评论中的青年主体缺失。表达话语上,探索主流价值的年轻化表达,实现“三个平衡”。表达形式上采用“现场评”方式,以丰富视觉元素提升信息量、佐证观点和增强可看性。媒体融合背景下,专栏还需不断扩展评论话题,拓展内容深度,注重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4.
肖雄 《新闻战线》2023,(10):65-67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电视通过专题报道策划的主流话语、影视剧的艺术话语以及短视频的碎片化话语等助力乡村振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全媒体时代,电视应利用自身优势,创新传播理念、传播内容、传播形式等,积极探索媒体服务乡村振兴的发展策略与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战略层面,2020年9月《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提出"以开放平台吸引广大用户参与信息生产传播";"全员媒体"的交互属性让网络成为一个开放的话语空间,并为公民的话语表达赋权。将"全员媒体"与公民话语表达关联起来,以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建构的"合法性"作为分析两者关系的切入点,指出"全员媒体"表征了带有合法化特性的公共领域,这为公民的理性网络话语表达奠定了现实依据和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6.
许多人每天早晨的第一件事,便是打开电视看央视的<马斌读报>.的确,那丰富的信息、幽默的话语、精辟的点评一度成为人们的"精神早餐".在媒体竞争激烈的态势下,新老媒体的交流与融合不可避免.电视读报节目的开设,便是电视媒体与报纸相互融合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7.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写入十九大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电视作为主流媒体,其民生新闻报道反馈人民生活的变化,反映着时代变迁,塑造着城市形象,传递新时代价值观。通过研究粤港澳大湾区的电视民生新闻报道,探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当下,其话语形象的建构与表达,能够进一步阐释电视民生新闻报道未来发展对服务于大湾区人民的责任与担当。  相似文献   

8.
倡导民生视角、表达百姓话语、体现民生关怀的民生新闻,曾经是电视新闻创新的代名词,媒体提高影响力和收视率的重要利器。随之而来的观众和业界对电视民生新闻同质化、琐碎化、表象化、低俗化的批评也越来越强烈。电视民生新闻亟待转型和提升已成为业界的共识。笔者认为,强化社会责任意识,提升民生新闻的品质,提高引导水平是电视民生新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新论摘编     
<正>主流媒体需构建新型话语体系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官方话语体系的变革已经开始。那么,传统主流媒体又应怎样构建新的话语体系?1、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丰富话语表达内涵。传统主流媒体通过多年的新闻实践,形成了优良传统,比如有强有力的专业队伍,采写作风严谨,话语表达稳重不偏激等。在继承优良的传统作风的同时,还要大胆创新,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10.
漆明明 《视听》2016,(1):28-29
全媒体时代打破了电视媒体的话语垄断权。信息简短、即拍即传、快速互动成为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主要特征。广告下滑、机制僵化、台网分离、人才流失成为制约电视主流媒体发展的障碍。重重迷雾之下,电视媒体唯有主动融合与积极创新,才能成功转型,逆势而上,赢回市场。  相似文献   

11.
黄鸿业 《传媒观察》2012,(10):22-24
微博在当今自媒体时代早已成为个人话语表达的重要平台,很多在传统媒体工作的记者都创建了自己的微博,此时他们身上具有两重身份:既是媒体机构的记者,需要在传统媒体上记录事实和发表见解,从事新闻生产;同时作为社会人,在微博上能起到一定的舆论导向作用,而他们在这两种身份下表现出的话语表达的内容和权限是不尽相同的。厘清职业身份与社会身份,在话语表达中保持媒体的公信力成为传统媒体记者的职责。  相似文献   

12.
大众媒介越来越多地介入公共政策过程,不同媒介的表现关系着其在构建民主政治文化中的功能问题。本文从协商民主的视角,分析了电视媒介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重要方式之一——电视对话,旨在探讨为何对话、谁来对话、对话什么、怎样对话等核心问题。本文提出,电视对话是公共政策权威性的民意协商过程,对话主体的选择事关多元利益主体间的话语权分配,对话主题的媒体预设引导公众充分有序的政治参与,对话者话语的均衡表达是电视对话的原则和效果保障。  相似文献   

13.
微博在当今自媒体时代早已成为个人话语表达的重要平台,很多在传统媒体工作的记者都创建了自己的微博,此时他们身上具有两重身份:既是媒体机构的记者,需要在传统媒体上记录事实和发表见解,从事新闻生产;同时作为社会人,在微博上能起到一定的舆论导向作用,而他们在这两种身份下表现出的话语表达的内容和权限是不尽相同的。厘清职业身份与社会身份,在话语表达中保持媒体的公信力成为传统媒体记者的职责。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公共服务理论和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点阐述了新形势下我国电视媒体依托新闻报道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基本目标、创新空间和现实路径.本文认为,我国电视公共服务的基本目标是促进社会团结稳定、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价值取向是社会公平正义;当前我国电视新闻报道应在报道理念、话语表达和关注弱势群体等方面不断创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5.
构建良好的话语体系,不只是播音和文字呈现这么简单,应该是一个体系,包括话语的内容价值、适时表达不缺位、表达技巧等。随着传播生态的变化,在多元的声音中,传统主流媒体的强势地位正在被削弱,这不只是表现在一些社会热点事件中传统主流媒体话语权的缺失,还包括在话语的表达方式中妙趣横  相似文献   

16.
于帆 《新闻大学》2013,(2):134-141
《环球时报》在当今中国媒介体制下,是极富争议又极其特殊的一个媒体。本文就力图通过对《环球时报》社评主题、话语表达的分析,勾勒出《环球时报》如何在中国政治现实中利用特定的话语和表达策略,同时在官方和市场两方面都获得认可。这种特点反应了中国政治国家话语和民间话语无法对接的现实,也可以看出一家媒体在政治宣传体制、商业利益和专业主义之间的挣扎与撕扯。  相似文献   

17.
引导社会舆论是电视媒体的一项基本功能,电视媒体在监控与疏导社会舆论上具有独特的表达优势.本文通过一一阐述电视节目的特点、功能,有理有据地说明电视媒体成功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以及电视媒体实施社会舆论、监控与疏导时须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8.
李杉 《声屏世界》2014,(10):28-31
<正>随着讲坛类、养生类节目的火爆荧屏,人们对电视媒体传播知识的方式与功能又有了新的思考。本文即以荧屏养生为例,探究知识在电视媒体话语体系中的传播方式。到目前为止,国内各大电视台养生节目已有百余档,内容涉及中医、食疗、运动、营养、疾病防治等各方面。其中影响较大、收视率较高的节目有《健康之路》《养生堂》《养生》《百科全说》《健康最重要》。国内目前养生节目数量众多,模式基本相似:即专家主讲、主持人串接、群众参与。在这一模式中,体现出电视媒体传播知识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9.
罗昶 《新闻爱好者》2012,(12):27-28
电视职场真人秀节目的再次火爆,凸显了电视媒体人本化传播的回归趋势。从对第一财经《谁来一起午餐》的内容取向、叙事技巧、符号结构的分析中,可明显窥见人本化传播策略于其中起到的关键性作用。节目的服务性、指导性诉求,在对信息的动态性、全方位呈现中体现的生活本真,以及符号结构的多话语表达,均是对人本化传播规律的具体遵循与实践。  相似文献   

20.
李宇 《青年记者》2021,(6):15-17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深入推进,中国媒体在对外传播中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在当前国际政治形势和竞争格局下,中国媒体对外传播的环境更为复杂。为此,中国媒体在对外传播中要重新审视自身发展定位、模式和路径,创造性地构建全新话语体系和话语表达,提升对外传播话语的创新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