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著名的手风琴演奏家阿特·范丹姆说:“风箱是手风琴这个乐器发音的呼吸装置”,它就象吹号的气息一样,在手风琴演奏中,决不能把它视为强弱的问题,而应视为表达所有音乐方面的工具。风箱是手风琴演奏呼吸的地方,因而它属于手风琴发音的头等重要问题。 在通常的风箱训练中,人们往往只强调了风箱推拉的方向和换风箱不能有痕迹,紧接着  相似文献   

2.
据去年教师节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100%的高中教师都感觉非常累。其中,50%的教师认为“没有时间陪伴家人”;20%的教师认为“做老师越来越没有荣誉感”;另有20%的教师质疑“为什么越提倡素质教育,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却越下降”;10%的教师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处于“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3.
复习就是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总结、归纳 ,从而加深理解 ,系统吸收 ,将知识转化成能力的学习过程。它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一环。复习阶段的效率高低完全取决于教师的引导是否得法和学生复习是否自觉。实践告诉我们 ,无论是总复习还是单元、章节复习 ,教师如果不讲究方法指导 ,不注重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而一味地重复所学知识 ,那么复习就会成为一种机械枯燥的无效劳动 ,教师就会越教越觉得“剩饭百烫” ,索然无味 ,学生更会越理越乱 ,毫无收益。面对这种情况 ,我在教学中摸索出一套“换位”复习法。这种方法就是将教师所要复习的知识轮流…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有必要常设“把关教师”。 常听到别人说某家餐厅什么什么菜特别好吃,于是慕名而往,显然那个让你记住不忘的就是“特色”,而这个“特色”的主人便是那位做出美味佳肴的厨师。同理,一所学校要有特色,就必须要有几个有特色的老师,能有几个叫得响的名师,家长和学生就会慕名,学校也就会越办越红火。学校的根本命运在教师身上,准确地说是在“有特色的把关教师”身上。  相似文献   

5.
儿童从懂事时起头脑里就产生了荣誉感。入学前,儿童由于长期生活在家庭,形成的是个人荣誉感,也就是表现出来的“好胜心”。  相似文献   

6.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最为重要的领域。然而中学作文教学的结果却令人痛心!我认为虚计划、虚主体、虚生活是当前中学作文教学的病根。一、虚计划我们做任何事物,都要有一定的打算,这个“打算”就是计划。作文教学也要有计划,可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口头上有计划,行动上无计划;理论上有计划,实践操作中无计划;教案上有计划,教学上无计划。这种表面看上去有计划,而事实上是没有计划的“虚计划”。它严重阻碍着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虚计划”的表现之一:作文教学计划是虚计划。我们知道:“定好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7.
王晓春老师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一书说到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医生越老越香,教师越老越臭?”王晓春老师说:“医生凭的是专业技术,专业技术这种东西是越研究越深,经验越多越好,时间长了甚至会形成‘一招儿鲜’的。年龄不会磨损它的价值,因为那是一种智慧,智慧是不容易随着体力的衰弱而减退的。为什么教师老了就不行了呢?因为很多教师拼的是体力,他们在工作中很少研究,专业能力停滞不前。”那为何医生必须提高专业能力,而教师却非要去拼体力呢?王老师接着解释说:“奥妙在于医生对病人没有领导关系,而教师对学生有领导关系。”  相似文献   

8.
人际关系模式是纪律管理的一种模式。纪律管理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与联系的关系实现的。人际关系构成纪律管理的基础。人际关系好,纪律管理就好。反之,人际关系紧张,例如班级师生关系紧张,则内耗丛生,矛盾重重,学生势必以违纪行为表示自己的抗拒态度。人际关系发展具有三种可能倾向:A、向心倾向:由于个体归属于学校与班级集体,所以,学校的荣誉感、班级的荣誉感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很强烈的。学校风气、教育质量越高,班级集体的水平越发展,这种集体荣誉感越强烈,那么,它产生的向心倾向,即所有成员  相似文献   

9.
在英语教学中,所谓的“四会”即听、说、读、写。而在“听读领先,说写跟上”的规律中,“听”又位列首位,足见它的重要性。而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常常听到学生这样的抱怨:听英语时,越听越听不懂,到考试中的听力测试时,尤为严重。也就是常说的患有严重的英语听力“聋哑症”。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中学英语教师面前的一大顽症,有待我们努力去攻克。  相似文献   

10.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的今天,我国群众性教育科研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加强教师科研道德规范的探讨是十分必要的。一、要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教育科学研究是对教育未知领域探索性的活动,来不得半点虚假,需要教师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正象邓小平同志所说:“特别是科学,它本身就是实事求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是不允许弄虚做假的。”那种主观随意、马马虎虎、弄虚做假的行为,是教师科研道德所不允许的。这样也就不会有真理、科学。严谨求实要求教师要详尽地占有第一手全…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许多教师片面地认为习作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写出好文章,人为地窄化了作文的范畴,间接导致学生闭门造车、生搬硬套。在教师错误的引导下,学生为作文而作文,文章越写越莫,越写越假。无奈的是,有许多教师喜欢那些“假大空”的文章,于是学生越来越卖力地造假。如此不断地恶性循环,最后教师眼中“容不得沙子”,只有一些“无瑕美玉”:学生笔下没有“粗瓷”,只有“细釉”。我们应该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7我认为教师要做到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2.
“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是我院一位资深学者的常用语。就是这句话给广大教师以深刻的启迪,大家说:“越琢磨它,越感到有深意”。现实生活中,有人常常认为自己的工作平凡,甚至索然无味。他们羡慕别人事业有成,时常抱怨:“为什么我没有好的机遇?为什么成功总是与我无缘?”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焦虑、浮躁,甚至愤懑。其实原因很简单,他们不懂得“该干什么,就干什么”的道理。  相似文献   

13.
课程意识助我定向 在进入教学过程之前,我一般总要问一问自己:我教的是一门什么课?为什么要教这门课?怎样教这门课?这样教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有什么意义?等等.后来渐渐养成习惯,“课前自问”变成了一种自觉的意识,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课程意识.这种课程意识,看似很“虚”,其实它关系到整个教学活动的走向,决定着教学的成败.走向不明,必然迷茫;走向错了,一切努力都是无用功.常听到已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语文教师感慨:语文越教越不会教了!为什么会有此反常现象?究其原因,多半是因为缺少一点课程意识.  相似文献   

14.
“导是更高级的教”,这是叶圣陶的名言。现在教育界有个误区,以为教育教学就是教师讲,学生听。似乎教师多讲,学生才能多得,少讲必然少得,而不讲则不得。满堂灌、填鸭式的教育教学方式持续多年,而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教师越讲越多、越讲越细,结果是剥夺了学生动脑、动手、积极参与的机会。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最需要的是什么?有人说是知识技能,有人说是关怀爱护,这虽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深入研究就可以发现,青少年最需要的是机会———锻炼的机会、参与的机会。否则,人是很难成长和发展的。人才都是练出来的,而不是“灌”出来的。什么是教学?有人…  相似文献   

15.
曹性华 《课外阅读》2011,(10):157-158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准备充分、组织科学、讲解清晰,又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行为模式,代之以学生发展为取向的教师教学行为。要提高教学效率,就要优化师生的教学行为,教学行为越有效,学生的学习投入就可能越少,效率越高。而教学的核心就是课堂教学,就需要建构以提高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营造和谐课堂,实现有效教学课堂模式。  相似文献   

16.
雷婷  张博 《文教资料》2013,(34):106-107
“教师职业道德”、“师德”,都是近来社会比较热点的词汇。教师的任务首先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师德水准是一个国家全民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它可以延伸为整个社会的道德。师德是一个教师的灵魂.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重视并且加强自身的教师职业道德,只有这样才会在教育道路上越走越稳、越走越好,从而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一、实行人本管理,做“人文化”校长管理是一门科学,它的科学性就在于让人高效地工作;管理是一门艺术,它的艺术性就在于让人愉快地工作。学校是“人—人—人”的系统,它的管理主体、客体是人,目的是培养人,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都要求实行人本管理。所谓“人文化”,就是倡导人文关怀,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充分尊重教师、理解教师、信任教师、关心教师、发展教师,努力为教师提供施展才华和开发潜能的机会,尽一切办法解决教师在工作、生活、学习中的困难,使学校真正成为教师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乐园。怎样“以教师为本”?一要变“强制指令”为“…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教师教育模式正经历着从“工具性”向“主体性”专业发展模式的转变。这一发展趋势也应该凸显出实践中教师专业发展心理上的新走向。“主体性专业发展心理”阶段的教师教学创新越自主,就越依赖“工具性专业发展心理”阶段的约束,“工具性专业发展心理”越成熟,就意味着产生“主体性专业发展心理”的需要越迫切。因此,两个专业发展心理阶段存在着既相互独立又对立统一的互补性关系。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 ,新课程理念已被广大教师所接受 ,但就新课程实践而言 ,许多教师感到困惑与迷茫。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貌似贯彻新理念 ,实则与新理念背道而驰 ,形成了“画虎不成反类犬”的现象 ,给人一种“形似而神不似”的感觉。一、盲目追求教学形式的花样翻新、气氛热烈 ,弱化了实际的教学效果新课程倡导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这体现在教师的教要“开放而富有创新性” ,学生的学应“主动、探究、合作”和“动起来”。如何贯彻这样的新理念 ?有的教师认为学生越兴奋 ,课堂越热闹就越好 ,因此 ,他们就在教学形式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20.
数学,一直被认为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很多学生不喜欢数学,导致教师越教越烦,幼儿越学越厌。但它又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它为生活而产生,又为生活服务,所以我们必须去学它。那么,如何增强数学的趣味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就成了教师要研究的一个课题。笔者认为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四化”,即情感化、生活化、游戏化、故事化,将数学教学寓于游戏中,将使数学不再抽象、枯燥、乏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