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今年秋季使用部编新教材,初中语文第一、三、五册共有五篇鲁迅作品:两篇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藤野先生》;三篇小说《一件小事》、《孔乙己》和《故乡》.我想谈一谈这五篇鲁迅作品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供参考,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
鲁迅作品其思想性文学性都较强,初中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共6册,选入八篇鲁迅作品,包括记叙文、散文、议论文、小说。八篇文章中鲁迅的思想表现较为广泛,这里主要谈鲁迅作品的反封建思想,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3.
鲁迅作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显著的地位。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共6册180篇。其中现当代作品85篇,鲁迅作品共入选8篇,占整个初中语文作品的4.4%,占现当代作品的9.4%。入选的8篇文章,都是所选单元的首篇,充分说明了鲁迅作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要理解鲁迅的作品,首先要了解其深刻的思想性。鲁迅作品的思想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大自然和生命热爱的思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写到:“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色味都比桑椹要好…  相似文献   

4.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 1 92 6年 9月写的一篇优美散文 ,描写的是自己童年的生活。百草园 ,作者开头就有交代 ,是家后面一个很大的园子 ,“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很好理解。但“三味书屋”是作者念私塾的地方 ,文中作者只用白描的手法对“三味书屋”作了简单的勾勒交代 ,并未对书塾何以命名“三味书屋”作解释。查资料方知 ,“三味书屋”名字的由来还包含着一些小故事呢。“三味书屋”原称“三余书屋”。三国魏人董遇一生著述甚丰 ,他常教学生利用“三余”的时间读书。有人问“三余”之意 ,他回答说 :“冬者岁之余 ,夜者…  相似文献   

5.
写记实的文章要说真实的话,不要说假话、空话。“真”包括两方面,一是事实要真,二是感情要真。第二单元《从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从内容来看,可谓真有其人,真有其事,真有其物。现在你去鲁迅的家乡——浙江绍兴,还可以看到“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旧址。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同样也真实的:风景如画的百草园给人以“无限趣味”;拍雪人、塑雪罗汉、捕鸟雀的游戏令人忘怀;美女蛇的故事更增添了百草园的神秘色彩。难怪家人要送“我”进书塾时,“我”无奈和百草园的一切一一道别。与之相比,封闭、沉闷的三味书屋生活  相似文献   

6.
在一次研究《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研会议上,有的同志认为“百草园”是充满着欢乐的,而“三味书屋”却是呆滞和压抑的,文章就是通过这不同环境的对比来批判束缚儿童身心健康的封建教育的。大家几乎把“三味书屋”说得一无是处,简直就是封建教育的缩影。其根据不过是“最严厉的书塾”、“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这些字句,还有师生所读的都是一些不能理解的东西,等等。后来我把鲁迅这篇优美的散文看了一次又一次,却总看不出鲁迅对“三味书屋”有什么憎恶、责备的情绪。鲁迅写这篇散文,时间在一九二六年。那时他在厦门,暂时脱离了战斗,环境很寂  相似文献   

7.
【我解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是一篇成年人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文中自然存在着两个“我”,一个是过去的童年的“我”,一个是现在的成年的“我”。两个“我”的生活环境、学识思想大不相同,那么两个“我”眼中的三味书屋和百草园是否一样呢?  相似文献   

8.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书《鲁迅作品教学难点试析》(以下简称《试析》)是一本主要为中学语文教师服务的参考书。其最大的特色是切实有用。首先是内容切合实际,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一是分析难点。鲁迅作品中有不少难点,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书塾里的老先生应该怎样评价;再如《风筝》的主题究竟应怎样理解;《社戏》的主人公是谁等等。《试析》一书,对中学浯文教材中十九篇鲁迅作品的难点,一一作了分  相似文献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于1926年9月写的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是初中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文中的“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幼年上私塾读书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感情深厚、诗意浓郁、形象鲜明、结构谨严、文笔清新的散文。作者鲁迅稔熟地运用了对比手法,把百草  相似文献   

11.
鲁迅写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云棠同志也写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写的是当年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云棠同志写的是今天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七十多年来它们究竟有什么变化?鲁迅当年那样写究竟想表现什么?云棠同志是怎样揣摩鲁迅当年的心思的?试将两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一个比照,你一定会有自己的发现。  相似文献   

12.
鲁迅先生有一篇散文,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我”的童年生活经历。  相似文献   

13.
三昧与三味     
鲁迅有一篇散文,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鲁迅早年上学时的一所私塾,它有一幅对联:  相似文献   

14.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从现实斗争的需要出发,用热情洋溢而又朴实无华的笔触,叙述他童年时代从在百草园里玩耍到被送进三味书屋读书的生活经历,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笔者曾多次幸福地访问了绍兴鲁迅故居,怀着异常激动的心情,参观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使我对这篇作品的认识提高了一步。这里,谈一些见闻和体会,供同志们参考。鲁迅出生于一个日趋破落  相似文献   

15.
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诗意盎然的散文佳作,无论是写景、叙事还是抒情,皆可称为典范。这与文中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6.
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在小学语文课上已经学过一些记叙鲁迅先生事迹的短文,进入中学后,第一次完整地学习的鲁迅作品,便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风筝》这两篇。一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初中一年级重点在培养记叙的能力。第一册课本中安排了六个记叙文单元,前五个单元各有分工,有的侧重记事,有的侧重记人,有的侧重写景状物,由简到繁,步步深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风筝》这两篇课文所组成的第六个单元,则是由简单记叙向比较复杂的记叙的过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了两种不同的  相似文献   

17.
对于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学语文教师历来重视将“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两个不同生活场所进行对照,对比百草园的绚丽多彩与三味书屋的单调乏味,并由此得出结论,即文章批判了陈腐的封建启蒙教育。他们所列举的证据主要有三:一是写三味书屋陈设古旧,气氛沉闷;二是写“我”向先生请教“怪哉”之事;三是写“我”就只读书的情形。我们细细推究,会发觉以上三点都下足为据。其一,三味书屋是书塾,是求知之所,它当然不同“我”游玩的场所“百草园”那样的多姿多彩,充满诗情画意。强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进行对比是完全没有必要的。简单的陈设、庄重的气氛,显得简洁、宁静、古朴,这正是书塾所应有的特点。其二,“我”向先生请教“怪哉”之  相似文献   

18.
鲁迅一生有三位他敬重的老师 :一是他童年时期的启蒙塾师寿镜吾 ,二是他在东京时从学的章太炎 ,三是他在仙台学医时的日本教授藤野严九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给人印象很深的那位书塾先生就是鲁迅的启蒙塾师寿镜吾。寿镜吾是个典型的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 ,但人品高尚 ,为人正直 ,他在书塾执教很严 ,对鲁迅却从未呵责过 ,而且还常称赞鲁迅品格高尚 ,但鲁迅对他那一套封建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却十分反感 ,所以在文中对此进行了有力的讽刺和批判。但鲁迅并不全盘否定他的老师 ,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 ,他对寿老先生的“方正、质朴、博学”的品格…  相似文献   

19.
叶伟  尹刚 《学语文》2010,(6):20-20
一、关于初中语文鲁迅作品教学的现状简析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各版本中,鲁迅作品占有相当数量.而且鲁迅也是初中语文教材入选篇目最多的一位作家。其中,入教版收9篇,苏教版收6篇,语文版收5篇。主要有《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自传》、《社戏》、《同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雪》、《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孔乙己》,平均占到阅读篇目的7%左右.以散文、小说居多。  相似文献   

20.
史峰 《生活教育》2013,(10):38-39
新学期,新消息:2013修订新版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第一册,鲁迅的《风筝》被删除。《风筝》被删,引发一片愕然,甚至出现了"鲁迅作品全面退出教材"的流言。人教社的编辑连忙出面澄清:初一语文课本中,仅删去了《风筝》一篇鲁迅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还是保留了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