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体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所学校的生气与生机。著名教育家张伯苓曾说过“不懂体育的校长不是好校长”。懂体育并不是要求学校校长能够打什么球,能够跳多远,能够跑多快,更不是说校长要从事体育工作,而在于校长在管理中树立的办学理念把学校体育摆在什么位置,也可说校长的体育管理艺术如何。一校之长对待学校的体育工作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了解关于体育的法律法规学校校长了解关于体育的法律法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也是我国教育的基本要求。体育的法律法规应该和其他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法律法规同等地位。在与…  相似文献   

2.
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博 《体育学刊》2001,8(6):28-30
通过献资料、理论分析、对比等方法对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关系进行研究,提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加强学校体育与学校健康教育的结合,是我国学校体育整体改革的方向,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提高学校体育的科学地位具有特殊意义。学校体育与学校健康教育结合亟待解决的问题有更新现念、提高学校健康教育效益等6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祝瑞雪 《体育世界》2014,(4):84-85,78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特定环境下的亚文化。它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参与为主体、以体育活动为基本表现形式的一种独特的区域性、群体性文化。以“阳光体育”为背景,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形成终身体育行为习惯,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更加显得尤为重要。为惠及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全民健身条例》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4.
尚文进  张惠 《体育师友》2011,34(3):37-38
体育中考自实施以来,的确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广大体育工作者的积极努力下,该政策越来越凸显人性化,其中最大的一个亮点要数体育中考的总分中有学校评价的分值比例。以2011年南通市中考体育考试方案为例,体育中考项目的“自留地”由两部分组成,即每学年第一学期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以及第二学期的学生平时体能与技能水平测试,其所占分值为20分。如何种好这块“自留地”,值得我们学校体育人深思,本人结合我们学校的具体情况,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在高校体育教育中注重现代奥林匹克体育文化的解读,将为学校体育自身改革与发展寻找到新的突破口。1.高校体育教育的两个误区(1)“重体轻智”的体育观在教学手段上,难以突破竞技技术教学手段,体育教学在竞技教学圈子里不能自拔;在考核评价上,只注重考试结果评价,只注重生理评价,忽视心理、素质、体育过程和能力的评价,有一种尺度去衡量体质不同、运动起点不同的学生,评价方式缺乏科学性,考试、达标、60分万岁成为许多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学缺乏激励机制,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阻碍了素质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全面实…  相似文献   

6.
健康教育与学校体育的宗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大、中、小学生的体质和健康状况令人担忧,难以达到国家间国力竞争中人才健康基本素质的要求。为此.学校体育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最为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各种人群的健康现状.强调健康教育在学校体育中的重要性.树立全新的体育健康教育观。  相似文献   

7.
为时两天的全国中小学校长体育工作研讨会今天即将闭幕,两天来,大家齐聚一堂,共同研讨、分析各自开展阳光体育的经验和心得。此次会议成为重视学校体育的老师和校长们展示思想、展示体育理念、展示体育活动成果的一个平台,这也是举办此次研讨会最重要的初衷。2012年10月29日,国务院转发了教育部等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多项具体举措,推动学校体  相似文献   

8.
面对学校体育绩效不高、青少年体质不断下降的事实,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成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问题.而校长作为学校教育的决策者和管理者,他们的体育知行观对增强青少年体质,培养具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和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9.
陈文辉 《精武》2012,(30):9-10
采用文献资料珐、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基于江苏省教育厅公布“2011年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数据培训,进行分析研究,并与体育健康课程新的理念和实施要求进行对照思考分析,试图从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角度提出一些提高我省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可行性的建议,从而为我们全面提高青少年体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校体育工作,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尽早实现《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行动计划》的总体目标,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计划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0.
北京奥运会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种世界文化,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在高校校园这一特定的范围里,体育文化则是师生在实践过程中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这必将促进奥运文化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融合与互动。  相似文献   

11.
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连年下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学校体育教育也随之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本文分析了日本学校体育的发展及其与健康教育结合等教育特点,其意义在于,第一以他人为镜,反思自身;第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借鉴一些对我们发展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在以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为主导的终身体育思想的今天,我国学校体育仍受传统体育教育模式和体育评价体系的制约。在体育课或其它体育活动中,有许多学生是被动进行的,被动体育教学严重地影响着快乐体育和终身体育的落实。  相似文献   

13.
关于学校体育在学生体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与局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随着我国教育体制和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的关注。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许多关于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报道,指出学生体质令人担忧。本文从实验研究入手,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来阐述学校对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作用与局限。提出的一些看法和建议,希望能为学校体育开展健康教育做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的比较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杨文运  林萍 《体育学刊》2003,10(5):69-71
通过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进行比较研究,总结了《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理论基础和精神实质,并就笔认为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设想。  相似文献   

15.
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与学校体育的应对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朱玉芳 《体育学刊》2006,13(3):141-144
教育部公布的200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认为不良的教育观念、繁重的课余学习负担、学校体育的缺位、不良的卫生习惯和生活环境是导致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从转变教育观念、调整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等多角度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评价标准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查阅文献、专家访谈等方法,分析了建国以来不同时期制定的学生体质健康评价标准,旨在探讨未来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评价标准的发展思路。结论认为:目前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评价标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存在着评价目的不够明确和指标体系不够完善两个问题。提出明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目的、完善指标体系的途径和全面推进学校健康教育,形成学校健康教育、学生体检和学校体育教育三者相结合的学校健康促进模式等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韦朝贵 《体育世界》2008,(7):116-118
论述了校园文化对学校体育的影响,认为校园文化对改善学校体育工作环境,丰富学校体育文化的内容,突出学校体育的个性,增强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内在动力等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学校体育工作也要紧紧围绕校园文化这个主题来进行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学校体育50年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中国学校体育50年发展历史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客观地评述50年来学校体育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历程、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9.
在金牌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我国竞技体育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而学生体质健康却持续二十多年下滑,这二者形成了强烈反差。为促进我国学校体育的更好发展和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结合"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状况,文章提出了相应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中国学校体育的历史反思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贺昭泽 《体育科学》2002,22(6):133-133
从19世纪60年代西方近代体育的传入,到20世纪初我国学校体育制度的确立,迄今为止,我国学校体育已经走过了将近一个世纪的风雨历程.形成了一整套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学校体育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