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前,有一个神仙从天上到了人间,用点石成金之法来考验人间的凡人。如果遇到不贪财的,就渡他成仙。结果遍地都找了,竟没有碰到一个这样的人。所有人都嫌点的石头太小了,要求再点一个大些的。有一天遇到一个人,神仙用手指将一块很大的石头点成金,并道:"这块金子就归你了。"那人摇头不要。神仙觉得这样的人难得,就渡他成仙。不过神仙不明白这个人为  相似文献   

2.
"蛇"作为一种隐喻符号,从出现以来,人们对它的认识就是正负交织的,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不同的人也赋予了它不同特质的文化内涵。从神性到人性,再到人性的两面性,我们似乎可以从中找到人与动物之间的这种超自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孙悟空作为《西游记》整个故事中最具光彩的艺术形象,数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孙悟空集神性、兽性、人性于一身,在他神、兽、人三性合一的形象架构中,人性与神性的结合形成了他强烈的好名意识和勇于反抗的本质性格;人性与兽性的结合形成了他诙谐、乐观的性格。  相似文献   

4.
神仙与凡人的关系在汉魏六朝志怪小说中经历了一个逐渐转变的过程.在汉代的仙传小说中神仙的形象大多威严冷漠,与凡人的关系隔膜疏远;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种情况有所改变,神仙开始走下神坛,进入普通人的生活之中,与凡人的关系日渐密切,神仙形象具有更加浓厚的人性化色彩.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感性"不仅有其内在张力——能动性(即"努斯")和受动性(即"逻各斯"),还与犹太基督宗教的"神性"形成一对外在的张力。这一张力表现为人与神的背离、人性与神性的冲突,实则彰显了人性与神性的合力、人义与神义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茅盾的短篇小说《耶稣之死》取材于《新约·福音书》,但对后者进行了精心剪裁和改写。首先,完全删去表现耶稣神性的情节,只留下他的人性;其次,又对"人性耶稣"的其他情节进行删削,只留下他与法利赛人作斗争的主线。作品突出了民主主义、爱国主义和理想主义观念,借耶稣形象折射出抗日战争年代中国人民决战决胜的斗争精神。  相似文献   

7.
《宜宾学院学报》2019,(1):96-105
在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初的纷杂与清净之后,沈从文迎来了人生中写作灵感最为丰沛的阶段之一。他在短篇小说《月下小景》中借助英雄追赶日月的传说,书写出人性与自然熔融而拥有的灵动广博,构建爱情悲剧来展现人性在爱情和死亡的砥砺中所获得的神性,传达出人性趋于健康与美好的可能。沈从文生命诗学中的人性、自然与神性构成了他文学创作的基本母题与精神主旨,体现了他对"我们为什么要做人"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独特的人生体验,孤独天性和理想主义、自由主义情怀使得他形成一种独特的幽暗意识。通过对人性的正视和文学书写,沈从文力图改善人性,提倡美与爱,重造"神性—原欲—人性"三位一体的"神"。这种努力使得他获得了与世界文学对话互动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王慧 《绥化学院学报》2011,31(2):104-106
王尔德演绎了一种另类人生,这种另类反映出王尔德对"人"的定位,从他的各类作品中读者都可以感受到他对有别于"人性"的某种"神性"或"圣性"的敬仰与追求。他的童话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文体风格上也采用了独特技巧来流露出他试图降低"人"的地位,抬高源于动物但高于动物的"神性"或"圣性"。  相似文献   

10.
<简·爱>是英国19世纪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杰作.夏洛蒂深受基督教的影响.<简·爱>和基督教<圣经>紧密相联.简·爱的宗教意识的形成经历了五个阶段.在上帝的召唤下,从人性对神性的盲目到人性和神性的融合,简爱的宗教意识逐步形成并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11.
变形     
文学如何叙述变形,也就是人可以变成动物、变成树木、变成房屋等等。我们在中国的笔记小说和章回小说里可以随时读到这样的描写,当神仙对凡人说完话,经常是"化作一阵清风"离去,这样的描写可以让凡人立刻醒悟过来,原来刚才说话的是神仙,而且从此言听计从。这个例子显示了在中国的文学传统里,总是习惯将风和神仙的行动结合起来。《搜神记》  相似文献   

12.
席勒认为启蒙运动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都没有实现人性的自由与解放。从人性的自由出发,他提出通过审美教育来解决他所面临的时代难题。席勒的审美教育的第一步是通过艺术把分裂的人性恢复到其本性的自由和完整,第二步是通过崇高来完成。人性崇高的极限就是神性和上帝,此时的神或上帝对人性起着提升作用,所以在自由的发展道路上,人是从“完整的人”向“全能的神”不断地迈进。《强盗》的内容和主题倾向于用审美教育来解决时代的难题。《强盗》的写作目的就是为他认为的真正的宗教和道德辩护,主人公卡尔.穆尔对以暴抗暴这种方式的彷徨与自责正是对启蒙运动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手段的否定,卡尔.穆尔选择从“完整的人”到“全能的神”的发展就是对审美教育这一途径的认同。所以,《强盗》可以说是席勒审美教育的宣言书。  相似文献   

13.
席勒认为启蒙运动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都没有实现人性的自由与解放。从人性的自由出发,他提出通过审美教育来解决他所面临的时代难题。席勒的审美教育的第一步是通过艺术把分裂的人性恢复到其本性的自由和完整,审美教育的第二步通过崇高来完成,人性崇高的极限就是神性和上帝,此时的神或上帝对人性起着提升作用,所以在自由的发展道路上,人是从“完整的人”向“全能的神”不断地迈进。《强盗》的内容和主题倾向于用审美教育来解决时代的难题。《强盗》的写作目的就是为他认为的真正的宗教和道德辩护,主人公卡尔.穆尔对以暴抗暴这种方式的彷徨与自责正是对启蒙运动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手段的否定,卡尔.穆尔选择从“完整的人”到“全能的神”的发展就是对审美教育这一途径的认同。所以,《强盗》可以说是席勒审美教育的宣言书。  相似文献   

14.
刘庆邦的小说《神木》具有较大的阐释空间。它在反映当代社会问题的同时,还提供了一个透视"人"的平台,展示了"人"的三副面孔:兽性、人性和神性。这三者没有同时包含在某一个人的身上而生发相应的行为,而是通过三个主人公各展其中一面,即唐朝阳——兽性的残暴;宋金明——人性的复苏;元凤鸣——神性的光辉。三者合一,凸现出创作主体对"人"的审判以及对人文理性精神的呼唤。  相似文献   

15.
中国教育重人性 西方教育重神性 中国文化以人为本、是一种人本文化。在人与神的关系上.中国文化是重人而轻神。这就势必在教育上重视人性,发扬人性,轻视神性。这与西方文化教育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由教会控制,灌输宗教意识,大异其趣。这也是“东西方教育思想从起源性即表现出来的思维方法上的第一个重大差异”。  相似文献   

16.
人生如梯     
<正>清代潘耒有诗云:"梯空一万重,拔地九千丈",天空原来是"梯空",就像梯子一级一级垒上去的。说到梯子,不免想到儿时祖母一则有关天地的传说。祖母所讲的传说是,远古时天与地相互离得很近很近。地上的人可以从树上采下花或果填饱肚子,因此空余时间有的是。闲着的人常常会架了梯子上到天庭,天上的神仙大多爱下棋,凡人上去后就在旁边看。观棋的时候免不了多嘴多舌,惹神仙心烦。这还不是主要的,凡人吃多了果子等,时常会放  相似文献   

17.
在魏玛的岁月丰富了歌德的人生阅历,使他的思想产生重大变革。1786年的意大利之旅更是促成了歌德从一个狂飙突进者到一个古典主义者的深刻转变。歌德一生都在探索人性,并在作品中展现其探索成果,以期使读者受到熏陶。在《神性》这首诗中,歌德阐明神性是人性完美的典范。人与自然不同,把神性当做人性典范,并不孜追求,以实现与其日趋接近。  相似文献   

18.
崇高是西方美学中基本的审美形态之一。自从美学这门学科诞生以来,对它的研究就没有中断过。从"崇高"在西方美学史上的发展来看,其大体可分为神性崇高和人性崇高两个阶段。由神性崇高向人性崇高的演变,既体现了人类征服与改造自然力量的增强,也体现了人的主体意识、精神意志由觉醒到膨胀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9.
费尔巴哈将哲学从天国拉回了人间,从关注神性回归到了人性。"类本质"一词则是他在揭露基督教本质时使用的一个重要概念。马克思继承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立场,引用并发展了类本质理论。二人都站在唯物主义的高度上,揭露了宗教神学的秘密,认为宗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虚幻反映.是人本质的异化。但是由于当时时代背景和个人理论基础、及哲学目的等的不同,费尔巴哈与马克思类本质理论在概念内涵、理论目的、理论视域、论证方式等诸多方面存在着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20.
从蒙太尼里神父"杀子"的悲剧入手,探讨了其行为上的特点,并对决定其心理、行为的三个原型:原罪原型、救赎原型、审判原型进行了分析,论证了他悲剧的根源在于其身上"人性"与"神性"不可调和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