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危机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①由于危机事件往往具有发生的突然性、不可预测性、不确定性和广泛的社会影响等特点,是信息量最为集中、公众信息需求最为旺盛、信息流动最为频繁的时期.  相似文献   

2.
危机事件应对是图书馆的基本职责。危机事件应对策略研究对图书馆建立危机管理应对机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危机事件的应对过程实质上是相关信息的互动过程,文章在阐明此观点的基础上对图书馆危机事件应对中的信息来源、决策方式及执行特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从"水危机"看危机事件的信息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蓉 《新闻知识》2006,(8):46-48
2005年11月22日、23日,哈尔滨市政府连续发布第26、27号公告,因受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爆炸事故影响,松花江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政府为保证市民用水安全,哈尔滨全市大停水,百万居民瞬间面对生活困境,导致史无前例的哈尔滨“水危机”事件。联系近几年的美国9.11事件、中国非典疫情,危机事件的信息传播日益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美国学者罗森豪尔特认为,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清华大学传播学者史安斌认为,危机传播即在危机前后及…  相似文献   

4.
公共危机事件是指突然发生、严重威胁社会系统的基本结构、价值规范和共同利益,在极短的时间内必须做出果断决策的破坏性事件,又称突发、敏感、灾难性事件。“所谓危机传播是指针对社会的危机现象如何采取大众传播及其它手段,对社会加以有效控制的信息传播活动。”2005年11月下旬,哈尔滨“停水”事件及其一系列连锁反应发人深省,在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政府、媒体如何科学地调控危机传播,减少其负面效应,公众该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危机,更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认为,从重大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简称"重大危机事件")爆发的瞬间起,公众对危机信息的迫切需求和巨大渴求一时间必然会达到空前高度,即呈现出"危机信息渴求"综合征特征。本文分析了"危机信息渴求"综合征突出表现的三大特性:及时性、充分性、盲目性。政府、相关企事业单位和大众媒体如果对于公众的这种信息需求的迫切性、充分性处置不当,就有可能使之演变成为公共危机事件的"酵母",使公共危机事件的危害不但得不到妥善解决反而会蔓延和恶化。由此作者提出了公共危机事件的"酵母效应"理论。本文还提出,要取得处理重大危机事件的完全胜利,还必须解决事件遗留的隐忧和隐患等"两隐"问题。这是作者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传播学体系,在理论创新上所做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程锐 《新闻前哨》2005,(10):24-25
美国学者罗森豪尔特认为,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①所谓危机新闻,就是对这种“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所作的新闻报道,如2003年初的SARS事件、2004年末的印度洋海啸事件及最近发生的伦敦连环爆炸案等新闻都属于典型的危机新闻。对危机及时作出报道,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认为,从重大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简称"重大危机事件")爆发的瞬间起,公众对危机信息的迫切需求和巨大渴求一时间必然会达到空前高度,即呈现出"危机信息渴求"综合征特征。本文分析了"危机信息渴求"综合征突出表现的三大特性:及时性、充分性、盲目性。政府、相关企事业单位和大众媒体如果对于公众的这种信息需求的迫切性、充分性处置不当,就有可能使之演变成为公共危机事件的"酵母",使公共危机事件的危害不但得不到妥善解决反而会蔓延和恶化。由此作者提出了公共危机事件的"酵母效应"理论。本文还提出,要取得处理重大危机事件的完全胜利,还必须解决事件遗留的隐忧和隐患等"两隐"问题。这是作者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传播学体系,在理论创新上所做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丁迈  罗佳 《现代传播》2015,37(2):50-53
当前中国经历改革转型大潮,进入"矛盾凸显期",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概率增大,亦成为学术研究的焦点。但危机事件信息传播中公众作为舆论主体,他们的心理动态往往被忽视,本文通过分析微博内容中公众表露的对事件的态度以及在事发后的个体行为决策,探求危机信息传播在不同心理发展阶段的特点和机制,希望为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中舆情的分析和研判提供路径。  相似文献   

9.
申辰 《青年记者》2013,(2):25-26
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和海啸引发核泄漏危机,随后几天内,"抢盐风波"在我国爆发,又在大众媒体的权威信息发布、食盐恢复正常供应之后迅速平息。而此种近乎疯狂的抢购行为,源自环境危机事件带给人们的恐惧心理。本文采用深度访谈法(访谈对象共10人,均参与了抢盐)对该事件中的人际传播进行分析。"抢盐风波"背后民众的恐慌环境危机是大范围的,对公众生活乃至生存有极大影响的危机事件。在环境危机面前,人类的应对措施显得相当无力,因此环境危机事件带来的恐慌,范围更广、程度更强、流传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10.
廖建国 《新闻界》2012,(11):10-15
2011年以来的危机事件彰显了一个重要特征:危机事件的参与者正在成为危机事件舆论国际化的积极推动主体,他们以新媒体为手段推动舆论的国际化进程,影响事件结局,一些极端事件如"僧尼自焚"甚至是专门为制造国际舆论而"上演"的。随着中国融入国际交往体系程度的加深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危机事件的舆论国际化趋势将越来越明显,国际舆论对国内舆论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为此,我们对危机事件的舆论管理应转变战略,变掌控模式为引导模式。  相似文献   

11.
危机的概念众说纷纭。简要概括,可以定义为"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性决策的事件。"一般情形下,危机不仅导致社会物质的损失,更使人们的精神价值体系遭受冲击,并引起社会秩序偏离正常轨道,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公共安全与社会稳定。危机事件虽然各不相同,但大都具有如下特点:首先是高度不确定性,这是由危机的不可预知和预测所决定的;其次是事件演变迅速,危机既可能由一些细节而起,也可能是丝毫没有任何预兆的突发事件;三是高度影响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使秩序失去平衡,甚至瘫痪。因此,危机也可以解释成"导致社会偏离正常轨道的危急的非均衡状态。" 在信息化社会里,大众传媒充当了人们主要的信息源,因而大众传播媒介在危机事件中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能  相似文献   

12.
艳照门事件:电影明星制的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艳照门事件"涉及电影明星(陈冠希、钟欣桐、张柏芝等)、经纪公司(香港英皇娱乐集团等)和电影观众(普通电影观众、影迷等),涉及到电影工业明星制的三个重要环节。该事件对电影明星制产生的影响包括三个方面:丑闻频出使观众对明星出现严重的信任危机;明星控制系统的异化危及明星制的正常运转;网络民主的泛滥使明星制所依赖的"迷"文化不堪一击。"艳照门事件"显现出电影明星制乃至电影工业的危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对齐佳音教授等的著作《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与网络舆情作用机制研究》做出评价。[方法/过程]从内容体系特色、创新之处和研究价值3方面对著作做出客观评价。[结果/结论]该著作聚焦于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与网络舆情之间的作用机制视角,从宏观、中观、微观、决策4方面研究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爆发基本规律、网络舆情态势感知、内源动力与外源动力之间的耦合关系及耦合机制的形成原因、舆情热度预警等内容。该著作研究数据详实、案例丰富、方法严谨,是公共安全应急管理领域重要的理论研究成果,对公共安全管理机构和社会事务管理机构决策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媒介事件与"假事件"的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假事件" "假事件"源于美国历史学家丹尼尔·布尔斯汀,他在<形象>(The images)一书中提出了"假事件"( Pseudo-events)的概念.布尔斯汀从四个方面来概括"假事件"的基本特征:一、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而是经过精心策划和实施而发生.二、是专门为争取新闻媒体的报道而发生.三、"假事件"和实际真实之间的关系是含混不清、模棱两可的.四、"假事件"往往是自我循环证明的.①他把诸如记者招待会、大厦剪彩、游行示威乃至候选人电视辩论等都归为"假事件"的范畴.布尔斯汀认为,"假事件"具有"不真不假"的属性:不真是因为它们本来不存在,是无中生有的;不假是因为它们在一定情况和前提下又发生了.  相似文献   

15.
张丽娟  罗娟 《青年记者》2012,(23):51-52
网民行为对舆情事件的放大效应 1."焦点聚集"效应.在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的生成阶段,网民对某一事件进行网络曝光,会使原本沉默的事件立即暴露在网络公众面前,并在极短时间内引起大量网民的关注,形成网络焦点事件.网民曝光造成事件焦点的形成,可以称为"焦点聚集"效应."焦点聚集"效应使社会公众对原事件从俯瞰式的高度扩散的认知,转换为显微镜式的高度集中的凝视.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立足于危机传播理论,以晋宁"10·14"事件报道为研究个案,从报道形式、主题框架、事件归因、新闻来源、报道基调、危机传播模式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媒体在农村群体性事件议题上的媒介表达状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媒体优化群体性事件报道、提升其深度效能的策略路径:应注意进行事件潜伏期的环境监测和危机预警报道;加强危机蔓延期的沟通协调功能和恢复管理期的社会反思功能;注意把握报道分寸、建设性地进行舆论监督;尤其是在农村群体性事件报道的法治价值取向上,还应加强对农村群体性事件的行政法反思、多元主体利益关系分析等。最后对媒体建构下的施工方和地方政府危机传播管理策略问题作了一定反思。  相似文献   

17.
在"三鹿奶粉事件"中,受到影响的不止中国乳制品行业,还牵连到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2008年9月13日下午,网上出现一封据称为三鹿集团的内部文件,称在最近三鹿的公关危机中,曾计划投放300万元人民币,寻求百度协助屏蔽关于三鹿集团的一切负面新闻.  相似文献   

18.
在企业危机频发的今天,突如其来的危机事件常常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如何巧用危机公关、化危机为转机已成为企业普遍关注的焦点.最近,一场由网友引发的"抵制风波"使家乐福陷入了空前的危机.在此次危机事件中,家乐福采取的政府公关、促销公关及民心公关等一系列策略是现代企业危机公关的典型案例,对企业突发事件的危机公关有着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2012年"6·3"吉林德惠禽业公司火灾事故为个案,对重大事故灾害事件中的网络舆论进行分析探讨。通过对该类事件网络舆论在危机潜伏期、危机爆发期、危机蔓延期、危机恢复期四个阶段的不同表现,指出了其三个方面的特点:声音的多元化与一致性并存,关心"后果"更关注"前因",反思潮引发"蝴蝶效应"。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针对重大事故灾害事件网络舆论的短期与长期导控策略。  相似文献   

20.
吴哲 《青年记者》2012,(20):12-13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增多,公共卫生危机事件频发.从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2010年的"小龙虾致病"、2011年"地沟油"事件、2012年"毒胶囊"事件等,公共卫生危机报道均占据了媒体的重要位置.与"一般危机"相比,公共卫生危机影响范围较大,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架构有着严重威胁.大众媒体在危机中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危机的演变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