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凡敬 《新疆教育》2012,(17):47-47
在儿童的生命成长过程中,诗歌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诗教学更是承载着陶冶儿童情操、开发儿童思维、发展儿童语言的重任。儿童诗篇幅短小,诗中有优美的语言,贴切的比喻,丰富的想象,新颖的构思,奔放的激情,细腻的感受,纯真的童心,是最适合低段儿童的文学样式,也是训练儿童语言最好的启蒙教材。儿童诗是低段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在小学低段中发展儿童语言最重要的教学资源,让儿童多学习诗歌,已成为小学语文课改的共识。  相似文献   

2.
小学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需要做好相应的课程设计工作,这样才能够提升小学语文儿童诗歌的教学质量,拓展孩子们的文学视野,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案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不对其进行改革,将会影响到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儿童诗歌教学方案进行探讨,找到科学的教学方法,从而增强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3.
新诗既遥继了我国古典诗歌"言志""缘情"的文学传统,又萃取了西方诗歌重隐喻、心理描写等艺术精华.引导中学生兴味盎然地学习新诗,不仅可以更好地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放飞灵动的言语想象,而且可以更好地精致、纤敏、丰富他们的言语生命,不断邂逅更加完美的自我.牧养学生学习新诗的兴趣必须注意四个紧密结合:一是与言语人格的牧养紧密结合,二是与自我生活的充盈紧密结合,三是与其他艺术的融通紧密结合,四是与言语想象的开发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4.
吴跃丽 《教师》2008,(14):117-117
朱智贤说:“一些观察材料指出:学前儿童的言语具有丰富的语调,很有表现力,并富有情绪色彩,可是当儿童进入小学以后,就会失去这些表现力,他们的言语变得单调、不大连贯、平淡而缺乏情感。这是不是说儿童的言语能力反而退步了呢?当然不是,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儿童此时的注意力转向言语的发音和内容的组织方面去了,以至产生这种暂时的现象。”如何保证和发展儿童旺盛的言语表达能力呢?本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儿童世界具有天真,稚气、奋发向上、生气勃勃的原始生命之美,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好奇。童话便是主要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去构思的一种文学体裁。童话利用夸张、拟人等手法塑造艺术形象,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通过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和他们的性格特点去激发孩子认识世界,去树立是非观念。通过正确童话引导,能让学生通过自觉地阅读去明白一些道理,明白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教会他们如何去爱与宽容,带给孩子们无限的想象与启迪。并且将童话教学融入进小学语文教学中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喜爱,使得语文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将通过童话的形式和童话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来展开一个浅要的分析,以使得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好地运用。  相似文献   

6.
诗歌具有感情强烈,想象丰富、语言精练、音韵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小学语教师在诗歌教学中要根据诗歌的这些特点去丰富学生的情感,发展想象力,向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教材的诗歌言简意赅,富有形象性和意蕴感,饱含着诗人大胆的想象。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诗歌的这一特点,结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引导儿童采用画画、表演、填补空白、借鉴插图、多媒体课件、诗歌改写等多种教学方法来调动儿童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利用课堂主阵地引导儿童充分想象,以培养儿童的想象力,从而落实《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精神。  相似文献   

8.
纯真自然的儿童,天生就是诗人,他们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感悟也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探讨的焦点之一。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一直尝试从多种角度教学古诗,以凸显古诗的文学性。让儿童不仅仅习得古诗,还要拥有文学的眼睛、文学的触角、文学的翅膀,孕育他们的一份文学情怀,让文学的种子在儿童的古诗文教学中生长起来。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儿歌、童谣、儿童诗、古典诗词等。诗歌是文学之母,其语言优美,内涵蕴藉,富含想象。让儿童在诗的年华,多诵读诗歌、欣赏诗歌,让诗意和浪漫钻入心里,“是童年时代对儿童的最伟大的馈赠”。小学语文教育要给孩子提供最精粹的诗歌选篇,小学诗歌教学要让孩子充分感受诗歌的语言、韵律之美,体验诗中的情感,呵护孩子纯真的想象和灵性。然而,“重意义、轻审美,重教化、轻艺术”的教学观、尚可斟酌的选篇、教师诗歌素养的欠缺……诸多因素使当下的诗歌教学并非尽如人意。小学诗歌教学究竟面临哪些问题?面对诗歌这种特殊的文体,我们有什么有效的教学方法?愿今天的讨论成为一个起点。  相似文献   

10.
俞丽华 《辅导员》2013,(22):50-51
<正>儿童诗歌是孩子与大自然的对话,是孩子与生活的对话,是孩子与教育者的对话,是孩子与梦想世界的对话。从现阶段低段语文教学内容分析,儿童诗是在小学低段中发展儿童语言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对于濡染学生心灵、陶冶性情、培养文学纯正趣味、提高学生的文学综合素养,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如何在语文实践中,提高儿童诗歌写作指导的有效性呢?一、注重读诗,在感知中收获美1.以图辅读。人教版教科书在拼音教学中安排了许多充满童趣、琅琅上口的儿歌,一方面是为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量“似是而非”的儿童诗歌清晰地昭示了教材趣味缺失的来由。由于儿童诗歌本身的“趣味性”与“教材体”诗歌的无趣之间形成了鲜明的矛盾,这种矛盾使它在作为文体分析的时候具有了典型性。小学阶段的儿童是具有主动选择权的读者,而不是被动的知识灌输的对象,因此衡量小学语文教材的优劣得失,应该以教材文本是否给儿童提供了来自文字、意象、结构、想象等方面的趣味为标准。  相似文献   

12.
儿童诗歌通常以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为基础,通过简单、韵律的语言展示儿童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儿童诗歌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教育、塑造和培养儿童基本文学素养的重要手段。文章以云南省临沧市章驮乡塘房小学,邦卖小学等七所小学为例,按照"新课程标准"对诗歌教学要求,认真调查了解教学现状,从培养小学生能力的角度来查找滇西农村小学儿童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期找到相应对策,更好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教育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重视。在国际发展新形势的影响下,教育只有不断改革和创新才能够推动我国的全面发展。小学语文是组成小学教学的基础学科,其中儿童诗歌作为语文教学内容的重点,对于培养儿童的综合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加强对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儿童诗歌的教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小学语文儿童诗歌教学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提高小学语文儿童诗歌教学质量的有效对策,从而推动小学语文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前正在实施新课程的改革,在小学语文的教科书中增加许多儿童类的诗歌,在这些课本诗歌中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古代的诗歌和现代的诗歌。目前的教科书中现代的诗歌有了很大的增加,因为在文学教学的观念下,对诗歌做了进一步的思考和改进。就文学观念下对小学语文儿歌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8,(92):38-39
在小学语文儿童诗歌教学过程中,研究小学语文儿童诗歌的相关内容,分析儿童诗的特征十分必要,有助于方便儿童诗歌教学研究工作的开展实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研究提高小学语文儿童诗歌教学质量的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此展开研究,可以拓展学生阅读儿童诗的渠道,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英国兰开斯特市,一位小学语文教师为了活跃学校生活、陶冶小学生的思想情操、鼓励孩子们学习和喜爱诗歌,曾引导小学生每人都准备好同一版本的儿童诗集,共同参与一种别开生面的诗歌游戏,并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可以想象,在孩子们自己学习和朗诵诗集的过程中,总有一些诗歌最让他们喜欢。为此,教师可以提醒他们随时找出这首诗的名字和页码,并把它记在教室后面的一块黑板上。随着这样的记录越来越多,教师和同学们就可以进行有趣的诗歌游戏了。先是由教师从黑板上随便挑出某一篇诗歌的页码,然后由写出这一页码的同学决定:是自己大声朗读,指定…  相似文献   

17.
李金玉 《学周刊C版》2020,(15):137-138
我们通过语文懂得了中国汉语的魅力,学会说话的技巧,体会言语的情感。在小学时期基础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打好基础才能让之后的学习更加顺利。小学语文教育中也会有情感因素在里面,教师要引领小学生逐渐去感受,培养小学生对情感的感知感受能力,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18.
在构建表象思维、心理相册两概念的基础上,根据小学低段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提出一组通过言语活动中的表象思维训练进行全脑开发的策略,通过为时一学期的实验表明:1.表象思维训练,可显著提高小学低段儿童的字词学习水平和说话能力,对小学低段儿童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中,特别是中等生受益最大;2.表象思维训练能激发小学低段儿童的语文学习兴趣,也有助于他们形成稳定、积极的语文学习态度;3.本实验所采用的表象思维训练的策略是可行的、有效的,表象思维是可以训练和培养的;4.本实验所采用的表象思维训练的方式与途径能提高不同类型学校的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这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技术。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第一学段的阅读内容为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在一年级的孩子眼中,世界是充满想象的,是五彩斑斓的.而童话正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儿童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或科学常识介绍的一种文学体裁.童话是儿童成长的精神摇篮,也是促进儿童阅读的有力助手,它能打开儿童的思维之窗,为儿童插上想象的翅膀.针对一年级孩子的特点.教师应当从短小的童话经典入手,引领他们一步一步走进阅读,继而爱上阅读.  相似文献   

20.
焦炎 《凯里学院学报》2002,20(1):112-113
诗歌具有感情强烈 ,想象丰富、语言精练、音韵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小学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中要根据诗歌的这些特点去丰富学生的情感 ,发展想象力 ,向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