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贵有疑”,“尽信书不如无书”,这些都是至理名言,不过疑也应得当,不可轻易生疑。唐代卢纶《塞下曲》云:  相似文献   

2.
卢纶《塞下曲》一诗中有以下几个问题:塞下的位置,环境特点,雁、雪能否同时出现等等。是诗人闭门觅句还是真实的描述?青年一代在欣赏古诗文字美的同时也可从中得到许多自然科学知识,提高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3.
4.
边塞诗歌不仅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在群芳灿烂的唐代诗苑中,也是一颗绚丽的明珠,十分引人瞩目.同时,它也将永远照耀着后世的文坛,成为我们中华文明宝库中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足资我们借鉴、继承.因此,对边塞诗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曲辞<塞上曲>和<塞下曲>的本事来源、相关音乐问题,及其表演效果和流变情况作简要分析,能够体味其存在的必然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塞下曲     
卢纶 《小学生天地》2011,(11):20-21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赏析] 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四周漆黑一片。突然,大雁受了惊,从栖身的地方飞了起来,原来是敌军首领趁着黑夜偷偷地逃跑了。  相似文献   

6.
历岗 《小学语文》2007,(4):53-53
问:《古诗三首》(义务教育六年制12册10课)中有王昌龄的《出塞》诗,我们在古诗中还见到《入塞》《塞下曲》等诗题。请问《出塞》《入塞》等诗题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7.
塞下曲     
王昌龄,字少伯,京兆(今西安市)人,入官场后正是唐玄宗和杨贵妃日益荒淫并宠信权奸的时候,政治黑暗、兵连祸结。诗人通过他的边塞等类诗作反映了这样的社会现实。他汲取建安和唐代乐府民歌的优点,诗作精炼生动、富于感情和意境,是古代诗坛上擅长七言绝句的一流诗人之一。《塞下曲》写沙漠饮马,模渡秋水,水寒刺骨,风冽如刀,大漠夕沉,残阳似血,遍地黄尘弥漫古今,征人白骨乱弃蓬蒿:战争惨烈严酷,气氛悲凉沉郁。怎样的一幅图景,诗人的观点、态度,便不言而喻了。  相似文献   

8.
导读 唐代诗人,喜写边塞诗,这类诗篇,最能体现大唐盛世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9.
盛唐诗人中,除李白、杜甫和王维、孟浩然之外,高适、岑参也是并称的。两人生活在同一时期,皆因边塞诗而著名。他们的诗作笔力雄浑,气势奔放。岑参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高适的“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0.
王蓉 《学子》2015,(4):66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物候专题》,有这样一道探究题:华罗庚曾对卢纶的《塞下曲》中"月黑雁飞高"提出质疑,想一想他的理由是什么?华罗庚的质疑对我们有什么启示?附:塞下曲(其三):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这首诗由写景开始,普遍的理解是"月黑雁飞高"并非眼中之景,而是意中之景。雪夜月黑,并不是雁飞的正常时刻;而宿雁惊飞,透露出敌人正在行动。寥寥五字,既交代了时  相似文献   

11.
南朝乐府民歌中最长的抒情诗篇《西洲曲》,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感情色彩,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纯熟的表现技巧,标志着南朝民歌在艺术发展上的最高成就,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具有永恒的极具魅力的美。  相似文献   

12.
南朝乐府民歌中最长的抒情诗篇《西洲曲》,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感情色彩,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纯熟的表现技巧,标志着南朝民歌在艺术发展上的最高成就,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具有永恒的极具魅力的美。  相似文献   

13.
余冠英先生《乐府诗选·西洲曲》中的解释 ,有几处颇令人费解。据考证“忆梅下西洲”的“下”字只能解释为“到”或“去”等 ;“单衫杏子红”中的单衫并非今日所言“衬衫”;“置莲怀袖中 ,莲心彻底红”一句中的“莲”非莲蓬而是莲花 ;关于该诗的段落划分和主题思想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古琴曲《酒狂》,对于认识魏晋时期腐朽没落的社会制度有一定的意义。而姚炳炎和龚-先生的打谱。形象生动地再现出了作者醉酒癫狂的状态,被视为古琴打谱成功的典范。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打谱采用不同节奏形式的表现效果进行比较,对进一步了解我国古典音乐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圆圆曲》与《长恨歌》看梅村体与长庆体之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圆圆曲》和《长恨歌》分别是梅村体和长庆体的代表作品。在创作上,《圆圆曲》受到《长恨歌》的很大影响,但是两诗在作者感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用典、叙述方式与叙述视角等方面有很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刘少杰 《语文知识》2003,(10):30-31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也是传统教材,历来为语文老师所喜爱。然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人们往往注重对荷塘月色美景的讲授与欣赏,忽视了对文章后半部分的分析,特别是对《西洲曲》在这篇文章中的作用的分析,这样就影响了对文章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7.
王维 《文教资料》2012,(8):24-26
比喻的原则是比喻中的两物须相似,但只能部分相似。分喻即可看做由此原则着眼而给比喻的别称。曲喻是在比喻的基础上类推、将两物不相似处推为相似的修辞。故而分喻与曲喻绝不如《钱锺书〈谈艺录〉读本》所言是"同一种修辞手法"。《钱锺书〈谈艺录〉读本》对"劫灰飞尽古今平""石涧冻波声""春风吹鬓影""清泪如铅水"四句的解释也不正确。"劫灰飞尽古今平""石涧冻波声"并非曲喻;"春风吹鬓影"或可勉强算作曲喻,但不以曲喻解之为佳;"清泪如铅水"可解作曲喻,然而有其特别之处。钱锺书先生举以上四句皆着眼于"类推而更进一层"而非"比喻而更有曲折"。  相似文献   

18.
元结的散文思想鲜明,构思别致,比喻新奇,风格古朴,堪受赞扬。但历来研究者寥寥,具体的文本赏析更少,今笔者试析其《二恶篇》,以见元结对散体文的贡献及《二恶篇》中彰显的独特思想价值,以期引玉。  相似文献   

19.
梁辰鱼的《浣纱记》存的明刊本有7种,富春堂本《浣纱记》是刊刻时间较早的一种本子,带有浓厚的民间演出本色彩;《六十种曲》本则刊于较晚的明末,是《浣纱记》的定本,体现着文人的审美趣味。富春堂本与《六十种曲》本的《浣纱记》在整体的故事情节上并无出入,两版本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语言文字、体例及曲词内容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著名演奏家、筝作曲家邓翊群先生的筝乐作品《定风波》为例,从宋词的文学意象与文学作品表达为起始点,从不同视角分析该筝乐作品与同名词篇中的内在关联,探究二者之间文化内涵的共有关系,以词言乐,以乐释词,从而达到宋词与古筝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