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强 《大学生》2014,(10):17-17
正毕业的时候,"梦想"这两个字就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很多人都会徘徊在梦想和就业之间,我也不例外。作为一个清华工科男,我常常被大家形容为一个文艺青年,但是我本人觉得文艺不文艺不太好讲,我只是觉得自己是一个很真的人。我很喜欢读书,平时读的最多就是韩寒、王小波和村上春树的书,我喜欢五道口、三里屯,喜欢骑车逛清华,更喜欢摄影。我的兴趣爱好比较广泛,大学这四年尝试过好多东西,除了摄影、拍片子还有相声、跳舞和公益。这些大概就是我和其他埋头于图纸、研究的工科男不太一样的原因吧。  相似文献   

2.
笑迎 《少年月刊》2012,(17):12-13
我想学摄影,可是爸爸妈妈就是不同意。这是一件好事他们为什么不同意呢?西安STAR星星姐姐:你想学摄影很好啊,可爸妈为什么不同意呢?我也好奇怪呀。今年6月中国摄影家协会组织的"摄影曙光学校"活动在陕西正式启动,还有"阳光成长感动假期"摄影活动,就是鼓励少年儿童拿起相机,拍摄、记录下自己的快乐暑假,把最有意义的瞬间定格在方寸之间。摄影,是一件很好也很有意义的事。小  相似文献   

3.
摄影大师杉山博司曾说过:"摄影不是记忆,它只是记录。"我一直没有拍照的习惯,尤其不喜欢在旅行的时候照相。在这个人人拍照、时时拍照、影像已然泛滥的年代之前,摄影对大部分人而言是一种非日常的活动,一般人并不会一天到晚带着部相机随手抓拍;相反  相似文献   

4.
提起摄影,很多人脑海马上浮现出各种款式的相机,在数码相机大行其道的今天,已经很少人想起胶片相机。事实上,胶片相机在摄影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其成像质量依然令人着迷。胶片相机,顾名思义,就需要使用"胶片"来记录影像。1950年6月2日,新中国第一张照相纸在汕头市"公元实验室"(即"公元厂")中诞生,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摄影史。1953年,我在汕头市永和街  相似文献   

5.
正"嗨",一种意思是表示进入状态。很"嗨",就是很尽兴,挥洒自如。而当前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和热情不高,如何让习作教学"嗨"起来?下面是本人的一点想法和做法。一、让学生的观察"嗨"起来在百合花文学社成员习作的训练中,我先从学生的观察着手,让他们的观察"嗨"起来。我告诉同学们:"生活中,学习上,大家一定会在不经意间看到许多令人心动的物品或场景。爱好摄影的人用镜头捕捉那一刻;热爱绘画的人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春,退休的我在家人的支持下,抱着"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思想踏进了老年大学的校门,没想到对摄影一窍不通的我,从此走上了一条痴迷摄影之路……初来乍到,啥都想学。我一口气报了唱歌、电子琴、摄影与创作三个班,但最吸引我的还是摄影艺术。授课的老师是著名摄影家,他知识渊博、诙谐幽默、侃侃而谈,循循善诱、简单易懂的讲学方式激发了学员对摄影艺术的极大兴趣。从相机的基础知识到相机的选择使用,我都得到了老师的悉心指导。通过一个学  相似文献   

7.
黑籍探秘     
我喜欢把思维比喻为摄影暗室的黑箱里的无价之宝。人的大脑不就是一个硕大的暗室和黑箱吗?它有无限的宝藏,永远勘探不完,开采不尽。  相似文献   

8.
闫荣霞 《高中生》2008,(11):48-49
我天生就是一个孤独的人吗"我跟你们一块儿扫操场吧。""不行,我们这儿人够了。""我跟你们一块儿擦玻璃吧。""不行,我们这儿人也够了。"……这个到处都灰溜溜、鼻子都碰肿了的人,就是我。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不受别人欢迎。  相似文献   

9.
报道摄影误区的产生,来自于对报道摄影和艺术摄影的混淆。殊不知拍照片不等同于搞艺术,摄影人里只有那些借用摄影这个媒介来进行艺术创作的人,才算是真正搞艺术的。而报道摄影则是一种和"艺术"没有太大关系的传播语言,它和"作为艺术的摄影"是两回事儿。本文试从摄影的理由、表达方式、摄影师的位置、规则禁忌、所需的知识构成以及功能等方面的不同来谈谈报道摄影和艺术摄影特征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看了去年12月《中学生天地》里面刊登的《怎样与谁都不喜欢的人相处》,我马上想到了自己。因为,我就是那个"谁都不喜欢的人"。——一个急需帮助的人  相似文献   

11.
龙海波 《大学生》2013,(Z1):102-103
正以前作为大连理工大学(亲切地被称为大工)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每天负责学校中心新闻的宣传报道。从2009年开始,作为摄影爱好者的我开始自学摄影,用5DmarkII相机东拍西拍,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参加工作之后,我发现了解母校越多,对母校的感情越深。但我知道,作为以理工科为主的母校,人文氛围不算浓厚,多年以来也没有一个专门的相册来记录学校的四季变化。既然与摄影结缘,2011年,我开始以"大工映像"为主题,记录学校的景、人、事。寒风中,我在学校后山牛角山苦苦等待  相似文献   

12.
车子 面子     
《大学生》2014,(6):20-20
正有些人利用关系买驾照而不是自己去考。还有,人们对于酒驾的危险认识不够,不顾别人是否开车还是很凶地劝酒。再有就是让我诧异的,路多了、宽了,可县城里的堵车问题却严重了。这些城市问题也在农村显露了啊!时间:2月3日地点:邯郸市磁县振兴路西头摄影:小胡子我的老家在河北农村,这些年,每次春节回家都能感受到这个村庄正在发生的一些变化:耕地少了、房子高了、人也阔气了。走在小时候常走的小路上,我还真有种"家可以回得去,而家乡永远也回不去了"的感觉。  相似文献   

13.
我年轻时就喜欢摄影,却没有时间。退休了,没事了,我终于拾起了这个爱好。 一架相机,一身行囊,就是我最好的伙伴。为了多学一些摄影知识,多结交一些影友,我来到了长春老年大学摄影班。我蓦然发现:这里才是汲取知识的最佳园地。多年来,我师从洪涛、辛慰两位老师,不仅学到了摄影理论,摄影实践也有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4.
那山 那水     
《大学生》2014,(6):14-15
正如今拍家乡美景有风险,为啥?"亲不亲,家乡人,美不美,家乡水"这句话前半句还能比较有自信,后半句,还是变成"唉,现在也不行了"句式比较保险,比如说,"哟,你家是在昆明啊,那山清水秀啊!""唉,现在也不行啦。""你家在江南啊,江南好地方啊。""唉,现在也不行啦"……以此类推,大体不错。时间:1月28日地点:昆明滇池摄影:李欣然对于我来说,滇池留给我的童年记忆,就是一片聚集着污水的湖泊。那里水发黑,气味难闻得让人难以靠近。  相似文献   

15.
很多人都曾问过我:"登顶的时候什么感觉?"八年后的今天,我可以很坦然地回首来谈我当时的感觉了.那感觉就是:"哎哟!我还能不能活着回去啊?"真的,我当时心里只想着:"我要活着回去!而且,我一定再也不登山了!"  相似文献   

16.
理光数码     
第十届理光杯"我是中国小记者"摄影大赛开幕了。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中国少年文摘》杂志社和理光(香港)有限公司多媒体中心在成功举办第九届理光杯"我是中国小记者"摄影大赛的基础上,决定与《中学生》杂志社联合举办第十届理光杯"我是中国小记者"摄影大赛。本届大赛正值中国共产党十七大召开、万众瞩目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等众多重大事件发生前后,  相似文献   

17.
远方     
正远方除了遥远什么也没有,我一直是这样想的。所以活了17年,我从没有离开过我的出生地。可是季沐阳不这么想。他一听到"远方"这个词儿就激动。如果给他足够的钱,他必然要把地球走个遍。他说他活着就是为了流浪,就像钢琴活着就是要被人弹,篮球活着就是要被人打一样。我和他相熟,是因为迟到。因为前一天晚上通宵看小说,第二天我一直磨蹭到上午最后一节课上了  相似文献   

18.
拍照     
有个摄影界的朋友,给大会拍集体照有些年头了,很有心得。拍集体照,最难的就是大家的眼睛问题;几十个人,甚至上百口子,咔哒一声照下来,就是有睁眼的,闭眼的。闭眼的看到照片自然不高兴:我90%以上的时间都是睁着眼,你为  相似文献   

19.
张珂 《河南教育》2014,(7):16-16
<正>2008年研究生毕业以后,我放弃了进电视台工作的机会,到郑州大学做了一名辅导员。对此,很多朋友不理解,认为我放弃了一个时尚、高薪、令人羡慕的工作而做一个"孩子王"是很不明智的选择。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在我小的时候,每当大人们问我长大了想做什么的时候,每当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着"我要当一名科学家"的时候,我总是坚定地说"我要当一名老师"。尽管当时我只是认为老师就是那个带着我们玩耍,让我们见到就会感到开心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我的  相似文献   

20.
法国人对图书的热爱我是知道的。大概在三四年之前吧,法国驻沪总领事郁白先生来到南京,吃饭的时候闲聊,他告诉我,他就要离开中国了,最近刚刚买了一些中国书。我问他买了多少,郁白先生想了想,笑着说:"两吨。"一个买书的人用"吨"来做他图书的计量单位,老实说,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我想,这可能就是法国人了,做事和说话都要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