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报坛,从来没有这样“火”。看吧,街头报摊上,各种“小报”(如电视报、文摘报、周末报、晚报等)五光十色,竞相以醒目的标题、大幅的照片、超常规的版式和趣味性较强的文章招徕读者,占据了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大报”(如日报、行业报、专业报等)不甘示弱,纷纷采取对策,其中较普遍的招数是出“扩大版”、“星期刊”、“周末版”,全面拓展报道范围,对版面编排方式也作了大刀阔斧的更新。一时间,在报摊和邮政发行两条线上,“大报”与“小报”展开了激烈竞争,如火如荼。竞争是好事。报业的竞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它对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对信息、对新知识、对生活娱乐的需求,无疑是有益的。在竞争中,“小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新闻业最近几年真正“火”起来了,一改过去那种“上情下达”多“下情上达”少的传播体制,纷纷展开了争夺受众的竞争。报业范争似乎最为激烈。街头报摊上,各种“小报”(如电视报、文摘报、周末报等)五光十色,它们以醒目的标题、大幅的照片、超常规的版式和趣味性较强的之章招徕读者。“大报”(主要是日报)也不甘示弱,它们出“扩大版”、“星期刊”、“周末版”,全面拓展报道范围,对版面编排方式也作了大刀阔斧的更新。“大报”与“小报”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目前这场以受众为争夺焦点的报业大战正方兴未艾。 报业的竞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认识,报纸通过市场流通到达广大读者手中,读者花了钱来买(订)报。从这个意义上说,报纸毫无疑问是一仲商品。马克思认为:“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47页)报纸如果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读者就不愿去买它,读它;读者不愿去买、去读,办报的一切意图都会落  相似文献   

3.
大与小“大报”、“小报”的提法,近几年来频频出现在一些新闻从业人员口中,这一对似是而非的概念已严重影响了人们对报纸发展的正确判断。按照刘健同志的说法,“严肃的、庄重的综合性日报,特别是全国性综合新闻报”是大报,而那些“都市生活”类报则是街头小报。有了“大报”、“小报”的机械划分,接下来便是对所谓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地市报同仁(包括通讯员)被这样一句话所困扰——“小报抄大报”。虽然这个问题也涉及到县市报等其它小报,由于地市报较之其它小报来说,历史较长,影响较大,以及其它种种原因,这个问题更突出,压力更大,有必要研究一下。众所周知,“文革期间地市报是抄大报的,连排版的位置、字体的大小都要对大报,而且不能走样。那时候不抄是不行的。粉碎“四人帮”之后,拨乱反正.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杂志》2020,(4):I0001-I0003
小报,从版面上看,较大报而言偏小;从内容上看,以消闲娱乐为主,熔新闻、评论、文芝、知识、娱乐、地方掌故于一炉,充分俥现其“能纪大报所不能纪,能言大报所不能言,以流利与滑稽之笔,写可奇可喜之事”的优点。小报种类繁多,有花报、戏报、游乐场报、党派团体报、电影报、舞报、小说报等等,开拓出巨大的读者市场,如“《游戏报》在创刊后一纸风行‘日售七八千纸,黎明出报,未午即罄’,与当时《申报》《沪报》等只有三、五千份的销量相比,可谓盛矣”。  相似文献   

6.
我虽然是办地市报的,但由于职业习惯和工作需要,除了每天读大报、研究大报之外,也常常读小报、研究小报。大报有大报的看头,小报有小报的味道。尤其是县市报,直接面临“前沿阵地”,靠近基层读者,有很多方面值得地市报借鉴。当然,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优劣并存的,县市报也是如此。我觉得,办好县市报,关键在于如何发挥优势,避免劣势,创出特色。劣势之一:新闻来源少,怎么办? 基本思路——走出“自我”,横向开拓,扩大视野,从外延上找出路。  相似文献   

7.
我们南充县各级党委对报刊发行工作比较重视。今年,县委和县委宣传部门先后印发了加强发行南充报(地委机关报)等三个文件。县委书记康咸熙同志等曾来我局,召开全县区、社党委书记参加的电话会议,研究扩大发行报刊问题。我们局200多名职工,在提高思想认识,克服了“抓小报不如抓大报油水多”等错误思想后,摆正了大报小报一齐抓的位置,把南充报的发行工作搞上去。现在,南充报的发行量已增至13,017份,实现了地委提出的队队  相似文献   

8.
地市报纸通常被人们称为“小报”,这就道出了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小”。怎样在“小”字上做文章,显示它应有的个性特征,是地市报纸新闻改革中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我们盐阜大众报是四开四版(周六刊)的小报。近几年来,我们同兄弟报纸一样,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一些摸索和研究。我们认为,大报的许多经验和长处值得小报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大报不能没有评论,县市小报同样也如此。但是,县市报的评论与大报评论在内容和形式上应有不同,正如县市报的新闻与大报新闻在内容和形式上有许多不同一样。县市报的特点,一是“小”,版面小,容量小;二是“近”,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三是“低”,即大多数读者文化层次较低。  相似文献   

10.
近代上海小报以色情、无聊等负面形象遭到主流社会的批评,始终处于边缘地位,以大报的对立面而存在。为挽救正当性危机,小报通过申述大报小报价值等同、自我夸赞、批评大报、攀附名人等话语策略以及呼吁“大报化”和建立小(型)报同业组织来建构其正当性。然而,由于小报浓厚的商业性、缺少合作精神,小报文人迫于谋生、知识结构陈旧,以及当局管制不力,小报未能剔除其身上的痼疾,扭转社会的认知,致使正当性的建构成为一个没有终点的过程。新的政权立即中止了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地市报同仁(包括通讯员)被这样一句话所困扰——“小报抄大报”。虽然这个问题也涉及到县市报等其它小报,由于地市报较之其它小报来说,历史较长,影响较大,以及其它种种原因,这个问题更突出,压力更大,有必要研究一下。  相似文献   

12.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大报不能没有评论,县市小报同样也如此。但是,县市报的评论与大报评论在内容和形式上应有不同,正如县市报的新闻与大报新闻在内容和形式上有许多不同一样。县市报的特点,一是“小”,版面小,容量小;二是“近”,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三是“低”,即大多数读者文化层次较低。由此出发,县市报的评论应该有些什么特点呢?我们的体会是“三化”:微型化、系列化、乡土化。多一点“压缩饼干”报纸评论宜短,小报评论更是如此。报纸评论的种类很多,县市报评论自然也应该多样化,各种形式的评论都要有一些;但是,在数量上应以短评、编者  相似文献   

13.
目前,全国334个地市行政单位中,已有267家地市报。地市报摄影记者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创出优质“产品”,提高新闻照片在地市报纸上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虽说地方小报的覆盖面积、编采阵容,版面容量总的来说不如全国性大报,采访重大新闻的机遇也比不上大报记者。但大报有大报的长处,地方小报也有小报的优势。唐代诗人窦庠诗云:“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因为世  相似文献   

14.
李鹏 《今传媒》2005,(12S):50-53
虽然,“大报”“小报”的概念一直以来在一些人的心目中是“严肃”与“低俗”的代名词,但现在,这种概念慢慢开始转换,大报和小报的区分仅仅是版面大小的区分而已。在中国大陆,四开版面小报一开始就走出了格调低下的阴影,即“小报大办”。而世界各地也开始出现抛弃传统的对开版大报追随四开小报的现象。这是一种生存形式的转变还是报业“危局”形势下的嫁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地市报纸一向崇尚“小报小办”。其实,小报“大”办,才是地市报纸推进改革的新思路。这是因为:第一,小报并不“小”。地市报纸在当地的地位和作用不亚于大报。在通讯设备已明显改善的今天,当地读者从报纸上获悉国内外重大新闻,从时间上看,不是“小报重复大报”,而是“大报重复小报”;具有全国意义的地方新闻更不必说。因此,小报绝不是大报的“补充”,它具有和大报一样的独立存在的意义。第二,小报读者的胃口并不“小”。打开一张  相似文献   

16.
我虽然是办地市报的,但由于职业习惯和工作需要,除了每天读大报、研究大报之外,也常常读小报、研究小报。大报有大报的看头,小报有小报的味道。尤其是县市报,直接面临‘前沿阵地”,靠近基层读者,有很多方面值得地市报借鉴。当然,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优劣并存的,县市报也是如此。我觉得,办好县市报,关键在于如何发挥优势,避免劣势,创出特  相似文献   

17.
我们这里要说的小报,不是街头叫卖的小报,而是连街上出售资格都没有的内部报纸。 按照国家规定,我国目前的报纸分为两种:一种是“国内统一刊号”,即广义上所说的“大报”;另一种持“内部报刊准印证”,对比前者通常称作“小报”。根据1992年底的统计数字,小报有4536种,是大报数量的两倍多。 小报,咱们自家的报 使小报不能被忽视的不仅仅是数量,还有读者的需求。一位姓吴的工人说:“要说每期必看的报纸,  相似文献   

18.
记得前些时有人在《青年记者》上撰文说,他的稿子在中央或省级新闻单位都能发出来,在本地小报却发不出来,作者批评地方报纸编辑漏发了好新闻。还有的通讯员说,你们这张小报我怎么就打不进去?对于通讯员的质疑和批评我想谈点个人的看法。为什么通讯员的来稿本地小报(其实报纸本无大小,这里只是按约定成俗的说法)不用偏偏在大报登了出来呢?一般说来,一个通讯员起初总是在本地小报上写得多些,以后越写胃口越大,越写越“牛气”,直至写到京报、沪报乃至写出国界。同一篇稿件本地小报未用,反而在较为知名的大报大刊上露面,我以为这也是属于正常现象,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相似文献   

19.
地市县报,人们往往把她与省以上大报相比,习惯地称她为“地方小报”. 小报以城乡的基层干部、广大群众为主要服务对象,小报小办,很受欢迎.许多读者反映,每当送来了各种报纸,大家首先抢看的是当地小报,“亲不亲,故乡情”.近年来,全国报纸发行工作中出现了一个新情况:大报普遍下降,小报稳中有升.这是需要人们思考的. 现在各地的小报星罗棋布,展示了欣欣向荣的可喜前景.这是因为我们的党和国家处在政治上安定团结,经济上稳定发展的上升时期,而作为为振兴  相似文献   

20.
纽约、伦敦同样是一城多报,而“大报”“小报”“专业报”的定位泾渭分明,与广州报业都一味强调主流相比,显然成熟许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