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汉朝对匈奴的分化与瓦解方略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代对匈奴的分化与瓦解方略手段多样,总体上效果明显,其中和亲与互市在匈奴的分裂过程中作用极为重要,招降纳叛方略则随着时势变化不断调整,同时呈现出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2.
五原郡作为汉廷与匈奴交战的主阵地之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太守往往多选当时颇具影响的人物担任。汉代五原太守肩负着抗击匈奴、保境安民、管理罪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重任。  相似文献   

3.
大史公之泣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汉廷发生了一件震动朝野的大事:李陵在走投无路的重围之中,这个家世悲惨、满怀光宗耀祖志向的年轻人,不甘心就此在失败中了断一生,他做出了最为耻辱的决定——投降匈奴。在特别寡恩的汉廷,这个有“国士之风”的青年将军就此彻底地铸定了自己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4.
“马邑之谋”是西汉时期汉匈关系由“和亲”转为“征战”的一个转折点。它是汉武帝精心谋划的欲以一役之功制服匈奴的重大战略性事件;此后汉武帝陆续西向开置郡国,亦是应征剿匈奴的战事需要而展开的;尤其是他所采用的以实力威服异族,开置郡国以“通西域,断匈奴右臂”,以及在暂不宜置郡的地方建属国以统领之等种种作法,对其后整个汉朝的西向方略都起到了定向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5.
    
《同学少年》2008,(11):26-26
坚强,是战火中,一位女战士的"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坚强,是高唱着"谁愿常躲在避风的港口,宁有波涛汹涌的自由"!坚强,是攥紧的拳头,是刚毅的神情,是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是一种积极的生命态度。坚强,是我们面对困难与磨难的昂扬姿态。天汉二年,李陵投降匈奴,汉廷震惊。这一事件也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他就是司马迁。天下之耻,宫  相似文献   

6.
谈西汉时期汉人入居匈奴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汉时期,大批汉族人口通过被掳掠、当战俘,及逃亡、投靠、和亲、出使等途径入居匈奴地区,入匈之后,他们对于匈奴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豫东安村为个案,探讨了人口大量外流对村级治理的冲击,认为村庄人口大量流出造成了村庄治理的困境。其表现为:人口外出虽然带来了村庄经济总量的增长.但村治的汲取能力弱化;村庄优秀人才的外流造成了村庄权利组织的虚化和后备力量缺失:村民政治权利观念淡漠,村庄公共权利组织权威下降;村民生活好转但村庄治安状况堪忧。  相似文献   

8.
汉朝与匈奴的关系,在王莽秉政及统治时期。出现了急剧的恶化。新莽在发兵微讨匈奴知单于的同时,施以分匈奴为十五单于的政策。这段史实很重要,但史籍中记载约略。幸赖新近面世的《额济纳汉简》,提供了一些新的资料信息。对该段史事的探讨颇有裨益。简文:分封“单于者十四人”,重现了分封史事的工作细节;简文:分封单于“在致卢儿候山”,则首次透露了事态发展曾进入到匈奴驻地以内;而“皆背叛”的简文。再一次印证了王莽实施微讨匈奴知单于方略,是彻底失败的。  相似文献   

9.
从我国农村人口大规模外流的原因分析入手,研究了农村人口流动对农村经济发展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提出了加强对农村人口流动宏观调控的对策,以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古代社会生产力的增长主要依靠劳动者数量的增加。在西汉时期,乌孙是西域诸国中人口最多的强国。鸟孙从西迁伊犁河流域到西汉末年的160余年中,人口成倍增长,原因一是几代统治者执行了正确的内外政策,解除了匈奴对它的长期威胁,二是中原先进的生产力和技术的逐步传入。  相似文献   

11.
汉代器物赋是汉赋长河中的一个支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而大量散佚。本文在统计汉代器物赋留存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器物赋的内容,进而探讨这些作品与汉代民俗、汉代人思想观念之间的关系,最后分析了汉代器物赋的修辞手法及其在赋史上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两汉“君主”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思想家与史学家,对君主有系统而深入的认识。两汉学人在先秦诸子思想的基础上,从君主的内涵、称号、治道等方面,明确论证一统尊君与君国一体的国家观,对君主的本质及其作用进行思考,呈现出君主集权的意义,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君主论特点。  相似文献   

13.
征辟制度作为汉代主要选官方式之一,是适应当时制度环境发展需要特别是选官方式超越与创新的产物,有着较为独特的内涵与品性、严格的标准和资格限定以及不可或缺的考铨机制。征辟制开创了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新途径,是历史的进步。就其本质而言,征辟制只是封建专制制度下无法消除的一种特权现象,至汉末已经不符合人才选拔和社会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颜建华 《毕节学院学报》2010,28(12):109-112
汉代,地处西南夷的贵州已经受到汉王朝的重视。汉武帝两次开发西南夷均在贵州设立郡县,犍为郡治"鄨"即今贵州黔西,牂柯郡治"且兰"即在今安顺一带。作为控制西南夷的南部都尉,其治所"汉阳"即在今贵州赫章。从大量的出土汉墓文物,可以看到,由于汉帝国的开发,今贵州地域在社会体制、农业生产、人口增长、民族融合等方面,都出现新的变化。汉武帝以后,两汉帝王进一步加强巩固在贵州所设立的郡县体制,因而加速了贵州封建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汉代前期商业迅速发展的原因和商形成的两条途径,商业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但官商与民争利,利用特权聚敛财富,不但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导致政治腐败。  相似文献   

16.
西汉王朝在中国乃至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政治体制、经济形态、文化政策、军事制度诸方面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探索其盛衰之因 ,寻找政治得失之启示  相似文献   

17.
张家山汉律赎刑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张家山汉简中的新材料,考证秦汉赎刑序列与金额、赎刑适用的原则与对象以及赎刑的起源与演进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西汉时期围绕汉匈关系,发生了七次大辩论,其中以平城之战前刘敬同主战派、汉武帝时期王恢同韩安国、汉宣帝时期萧望之与黄霸、新莽时期严尤同王莽的辩论最为典型。这些辩论涉及汉匈关系的定性、和亲与战争的抉择、匈奴在边疆政治中的定位、接待匈奴的规格、匈奴与朝代更迭等。辩论见证和加速了汉匈关系的变迁。  相似文献   

19.
鉴于秦二世灭亡的教训,西汉初年的陆贾提出了以儒家孔、孟"仁"、"礼"思想为主体构建"治道"思想的新儒家理论学说.在此学说中,陆贾强调原圣王之意,以"五经"为治国之经典,以"仁"、"礼"为治国之则.并率先提出了"天人"感应的本体论观点、大一统君道与"圣"、"君"合一思想、"经以致用"的厚今薄古的历史观与方法论,总结出德刑相兼、先德后刑的思想学说.陆贾的新儒家理论,对汉代中叶经学的形成起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20.
洛阳汉墓壁画是迄今发现的能够代表汉代中心地区绘画发展水平的绘画艺术作品,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构图简单质朴,动静有致,变幻有序,写天地之万物,构成超象虚灵的画境,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本土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