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维丽 《兰台世界》2004,(10):30-31
在《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简称《条例》)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简称《办法》)中,以对公文标题的成分和要求作了明确的规定。笔者学习了《条例》和《规定》,按照现有公文标题作了归纳和分析,提出了公文标题的七种类型及其成分和格式,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明代是一个文法理论迅速发展的时代,表现在公文领域是对奏疏、诏书、表三个典型文体投以了极大关注,并总结出了一套关于文体写作的理论诉求.奏疏重视事理性和言事技巧性,诏书重视务实性和典雅性,表则讲究审美与文本内质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党政公文格式应一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政公格式的不一致给党政公写作和档案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针对这些不便作提出了一些克服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公文写作重逻辑思维,是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去反映现实,用科学抽象概念揭示事物本质,表述对现实认识的结果。 语言表达方面。公文用语是一种事务性语体,其社会功能在于实践指导而不是艺术感染,遣词造句讲究抽象性、常规性。所以,公文写作表达方式主要是叙述、说明和议论,少有描写、抒情,行文中不需要修饰铺排的华丽辞藻,语言重在朴实、简练、庄重、严肃。如在文学作品中可以这样说,“我们要学习张海迪同志海燕般的理想,青松般的风格,大海般的胸怀……”这样的语言是借助形象,给人以联想,是一种“感情”语言;…  相似文献   

5.
詹燕 《新闻与写作》2001,(12):34-34,35
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是处理公务、管理事务的一种书面文字工具。公文的一个最重要特点就是行文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但不少单位和部门的办文人员由于不通晓国务院办公厅2000年8月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等规定,撰写公文时或多或少存在着行文不规范、主观随意性较大的问题,影响了公文的严肃性、公正性。下面将公文写作中常见的问题作些浅析以引起注意。 1、上行文没有签发人。新《办法》规定,“上行文应当注明签发人姓名。”这样,一来主要领导可以对文稿进行最后的校准把关;二来…  相似文献   

6.
文风历来是官风、党风、政风的集中反映。从毛泽东、邓小平、胡锦涛到习近平几代领导人"都盯着文风不放松",刚刚出台的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中,也强调提出"切实改进文风"的指示要求。为此,本文谨从一个公文正文内容要素分析的学术角度入手,提出"认清鹄的"、"弄清知识"、"澄清规范"、"肃清吏治"等四条有效克服不良文风的"四清"对策如下,以期促进这一顽症的彻底治疗。  相似文献   

7.
怎样写请示     
请示和报告都是上行文,请示也是党、政、军机关用得比较多的公文文种。由于请示与报告容易混同,因而在掌握请示与报告的区别的同时,更要熟悉请示写作常识。一、请示的性质、特点、作用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请求批准事项的期复性公文。在什么情况下才需要请示呢?一是上级规定必须请示时,待批准后才能实施的事项。例如,管辖区域的变更,机构的设置等;二是在遇到现行的方针、政策、法规、制度等不甚了解,有待上级机关明确指示后才能办理的事项,要请示;三是在工作中发生了重大问题,而又无章可循,难以处理,需上级…  相似文献   

8.
2000年8月,国务院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此前的1996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了《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在《条例》和《办法》中,都对公文标题的成份和要求作了明确规定,为文件标准化、办公自动化和档案管理现代化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魏佳 《四川档案》2002,(5):38-39
该认为公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是可以统一的,提出了公写作应当在讲究实用性的前提下注重可读性,在思想感情真实表达的同时追求采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何谓非法定公文?它在公文系统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它应具备什么样的格式?如何行文?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我们必须首先弄清楚什么是法定公文。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文件写作实践的角度,对政府行政活动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就这个问题的解决从文件写作角度提出了一些方法,个别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12.
阎杰 《档案管理》2011,(1):72-74
公告是法定文种之一.随着各项公务活动的日趋丰富和规范,公告写作不断变化和完善,但也出现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对公告的文种归属、发文机关、种类、事项、格式、语言、时限、媒体等进行探讨,有利于公告写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13.
公文写作对语言有独到的要求。公文写作离不开必要的语言知识。本文从正确把握语言的“精确”和“模糊”、有效避免语言歧义、重视词语的锤炼以及有效控制语言的简洁性等四个方面强调了注重学习语言知识是提高公文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意见”是一种使用频率较高、且比较重要的公文文种。为充分发挥意见应有的作用 ,本文从意见的写作模式 ,意见的写作特点 ,意见与请示、报告的写作联系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析。  相似文献   

15.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缺乏写作素材的情况下,公文写作者同样处于难以写作之境地。素材在公文写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公文对素材的使用有着特殊要求,这就是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准确为前提,以避免重复为原则。公文写作最理想的状态是,素材丰富,种类多样,起草者可以根据写作目的与要求选择最典型最新鲜的材料。但是,公文写作的这种理想状态是比较少见的,较为常见的是原始素材不足,品种单一,负责起草公文的“巧妇”们不得不在“无米”、“少米”情况下“为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17.
新媒体时代对公文写作提出了新的高标准要求,公文不再单独呈现为枯燥呆板、严肃生硬的面孔,而是打破公文写作在构思布局、行文等审美上存在的问题,保持公文的形式美、实用美,为公文注入灵活美,体现时代审美风尚与大众审美情感,使公文受众群体更乐于接受,以期最大限度发挥公文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公文正文三大要素理论基础上,为引导写作者方便、快速、规范成文,彻底解决公文难学难写的历史性难题,提出以"主旨、依据、分旨"三大要素为固定段名,按照文本结构、词语标志、语言形式、内容评价等系统组合规则,循格撰制的"三段式"表格化《党政机关公文正文写作格式》基本思路框架。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公文开头的要素构成着手,对公文开头方式的形成及与公文整体写作思路的对应关系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概括出九种公文整体写作思路类型,并对公文开头方式的适用情况作了探索性解读,以期能对公文开头的写作规律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把握,为公文写作实践提供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20.
《天津档案》2007,(4):5-35
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决断、指示、批示或批准事项所使用的呈批性公文。请示属于上行公文,其应用范围也比较广泛。请示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