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邹军 《考试周刊》2014,(34):159-160
即将出台的"高考改革总体方案"将高考模式明确为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明确推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学生学好每门课程,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充分开发个性潜能,发展学科特长等。作者在此大背景下就"问题驱动"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思考问题作探讨。  相似文献   

2.
高考是国家教育体系的核心枢纽,对基础教育具有极强的引导作用。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发布意味着新一轮高考改革正式启动,其一系列改革"意见"不仅反映了高考改革注重回应社会关切,更体现了国家对高考改革背景的深刻认识与科学判断。可以说,新高考改革是一场兼顾公平与科学的改革,旨在通过考试与评价方式的改变,引导基础教育深度变革,其"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内容深改、不分文理、规范加分、英语多考"等每一项改革都有明确指向,最终目标是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和多元化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正>2020年1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以下简称"评价体系"),从高考的核心功能、考查内容、考查要求三个方面回答了"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考试本源性问题,对在高考领域"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做出了明确回答。评价体系是综合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而形成的考试评价理论框架,是高考命题、评价与改革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我们要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日前下发了《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要"加强对高校招生考试、录取和中学综合评价的统筹,推进综合改革"。这是教育部就普高新课程改革如何与高考衔接下发的第  相似文献   

5.
<正>省教育厅日前印发《2018年工作要点》,明确今年全省将做好33项教育工作,为"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在深化考试招生综合改革方面,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准备工作,全面开展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完善普通高考报名条件,强化报名资格审核,维护考试招生公平公正。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义务教育招生工作的通知》,出台《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和《体育中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的颁布,使新一轮课程改革有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从近期一些省份的高考新方案来看,普通高中学业质量水平考试(以下简称"学业考试")的作用不断扩大,在高中阶段教学中的地位明显提升,承担着高中学段的阶段性评价、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的功能,起着评价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双重作用。为了使广大教育者对学业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7.
张芃 《教育研究》2012,(8):101-107
高校招生和人的发展的现实需要与现行高考"大一统"之间存在的巨大反差,是当前高考存在的最大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高考改革的目标模式为建立统一的综合测试平台,按高校专业大类设定科目组合,统一测试与自主测试相结合选拔特殊人才,高职院校招生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加强艺术类、体育类专业测试,确立综合评价的原则,形成多元录取机制。此目标模式可以优化人才选拔功能,使高校拥有更多的招生自主权;提高高考与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吻合度,对实施素质教育发挥良好的导向作用;提供高考的个性选择空间,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理顺共性考查与个性考查的关系,兼顾统一性与多样性。高考改革目标模式的推进策略为继续推进高水平大学自主招生试点,逐步扩大自主招生的范围和规模;把高职院校考试招生改革作为大步推进高考改革的突破口;加强普通本科院校分类考试招生的研究和探索;逐步增加招生考试通道,推进"综合测试平台"建设;明确改革方向,形成高考改革的合力。  相似文献   

8.
<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招生以统一入学考试为基本方式,结合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这是对高考形式的基本规定,也点明了考查要结合高中语文课程的内容。而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曾直言"高考一直保持着检测高中教育的功能,其考试科目与命题都直接依据高中课程。"更明确地说明了高考的测试和评价,完全立足于高一、高二的课程教学内容。高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对课程设置提出了明确的思想和价值观的要求,强调在使学生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需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为更好地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就需要改革具体的考试制度来落实。"新高考"推行统一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高中学科教学要强调学生的生涯规划,从单一学科知识教学转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教师为指导、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定教,整合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  相似文献   

10.
高考,是一个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对许多人,尤其是寒门学子来说,高考对命运的改变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而这些年来,高考改革的步伐也从未停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不久前,2017年高考改革方案正式出炉,内容涉及取消文理分科、选考高考科目、外语一年两考等方面。本期,小编就对高考新方案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6,(34):1-2
课程考核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目前高校课程考核存在一些问题,不适应"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人才要求。本文从转变观念、构建多元化考试模式等方面就课程考核评价改革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12.
考试评价是课程改革教学评价体系的终极环节。早在新课程改革帷幕刚刚拉开的时候,许多课改专家就明确提出要以高考命题思路的改革来推动课程改革,最终实现高考、课改与中学课堂教学的良性互动。2007年以来陆续亮相的各省区新课程高考历史卷(或文综历史题)的命题思路已经明显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13.
在改用牛津英语新教材之后,新课标对高考的要求提高很多。从2005年秋开始,江苏省开始进行高中课程改革。我省2008年高考开始实行"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为了有利于高考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事实素质教育,有利于推进课程改革,2008年的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科(江苏卷)命题对考试题型、分值以及考试要求做适当改革。从题型来看,2008高考取消了2007年英语高考的对话填空这一题型,取而代之的是新题型任务型阅读。  相似文献   

14.
高考评价体系是深化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的实施路径。参考高考评价体系框架,依据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全面推进地理科考试内容改革,探索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地理科的改革实施路径,科学构建地理科考试的核心功能、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载体等内容,促进地理科考试评价方式的转变,提升地理科考试质量,促进高中地理育人方式改革。  相似文献   

15.
吕君  韩大东 《中学教育》2019,16(1):93-100
2015年9月23日,韩国教育部发布新的课程修订标准,提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创新融合型人才"的课程改革方向,实现基础教育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变革。主要内容涵盖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的修订、小学阶段教育目标及课时的调整以及初高中阶段教育目标及课程结构的改革。改革的特点包括更新课程理念,构建"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培养目标,打造"创新融合型人才";革新课程结构,增设"自由课程"与"融合课程";改革课程教学与评价,推进零书面考试的"自由学期"。韩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对中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主持人语     
<正>考试政策是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人才评价和选拔的需要,对于教育发展和社会、政治、经济变革产生重要影响。本期四篇论文,以"教育考试政策研究"为主题,深入探讨高考招生面向中西部贫困地区倾斜政策、高考英语科目改革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政策导向。近年来,政府和高校调整中西部贫困地区高考招生政策,实施"招生协作计划"、"专项计划"等举措,旨在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发布,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正式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是促进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的改革举措,同时也为培养大批改革创新人才提供了制度保障。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将实现从独木桥式的单一通道转向多种升学通道,从高考一种选择和导向变为多次选择和导向,从唯分数的单一评价转变为多维的综合评价。这些从"一"到"多"的转变给学校提供了创造多种办学特色的空间,给学生提供了多种选择的可能,也为缓解高考对基础教育"指挥棒"的压力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18.
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中考)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历史学科的总结性考试,也是高中教育选拔的重要依据,关注初高中衔接,反拨初中历史课程改革是中考的重要功能。《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出"四层"考查内容以学科素养为导向,推动核心素养在高中教育中的落实,助推素质教育的发展。基于学段特征做好初高中衔接,引导初中阶段课程教学和评价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的转变就成为当前中考改革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9.
<正>根据教育部网站9日公布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征求意见稿,高职院校要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设立学分银行。征求意见稿提出要规范实施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以高考为基础的考试招生、单独考试招生、综合评价招生、面向中职毕业生的技能考试招生、中高职贯通招生、技能拔尖人才免试招生。推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逐步实行学分制,推进与学分制相配套的课程开发和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建立以学分为  相似文献   

20.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提出"四个评价"的改革思路,并针对"五类主体"统筹设计改革任务。高考作为教育评价指挥棒之一,面对教育评价改革新形势新要求,需要立足"四个评价",从服务"五类主体"的角度进一步深化改革。高考评价改革要积极探索高考在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中的定位和作用,整体提升高考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平性。高考评价改革要以学生评价这一主体为抓手,立足全局,整体谋划,加快推进服务"五类主体"的目标。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高考评价改革要以《总体方案》为根本遵循,以"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从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和考试评价3个方面重点突破,完善评价工具,创新评价手段,健全评价结果反馈与使用,全方位提升高考评价功能,助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落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