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教师更需要关注中小学生的体育健康,促进其能够良好地发育成长。学校体育课程教育与健康教育在本质上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和联系。学校开设体育课程目的就在于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发育,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有着很大的联系。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将体育教学和健康教育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促进中小学体育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
于延飞  李学力 《考试周刊》2014,(79):109-109
中小学体育教育处于非常重要的阶段,它涉及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水平等各方面,对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注重中小学体育教育,注重提高体育教学课堂质量,注重课堂内容与质量同体育领域的衔接,对发展中小学体育教学起到促进作用。另外,文化课堂的质量也会因为体育教学的有效性的提高而提高,这种有效衔接对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教学是中小学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在农村中小学还比较普遍地存在着极不重视体育教育的现象,这严重地影响着农村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挫折教育,增强学生耐挫折能力,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身心健康水平的必要途径.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承担培养学生挫折教育指导的责任,利用体育教学的活动性、交往性的学科优势,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但是,当前挫折教育也存在着一些误区,如认为挫折教育就是"吃苦教育""失败教育""痛苦教育"和"速成教育"等,致使挫折教育的实施效果受到了很大影响.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开展挫折教育要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从人本关怀的角度出发,运用有效的教育手段,有针对性、合理地进行挫折教育的渗透,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乐观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5.
陈佳成 《理科考试研究》2014,(3):F0003-F0003
如今的小学生真可谓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受到众星捧月般的呵护,从小娇生惯养,没吃过一点苦,受过一点委屈.然而俗话说的好:“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这些“蜜罐罐”里长大的孩子也难免会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摔上几跤,有的孩子应对挫折能力较差,心理承受力较弱,就极易产生与同学关系恶化、逃学、打架,甚至离家出走,自残轻生的现象,这在近年来的媒体报道中也已屡见不鲜.为此,笔者认为,面对全球性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挫折教育显得格外重要.而体育本身就是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最好的场所,有着其它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小学生的挫折教育在整个教育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笔者就目前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在小学体育教育中开展挫折教育的优势以及具体的实施策略展开论述.以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6.
郭鹏强 《学周刊C版》2020,(1):154-154
体育教育作为中小学生成长的重要内容,以现阶段中小学教学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体育教学特点,明确新课改对中小学教育提出的全新要求,深层探索如何通过构建中小学"以健育美"课堂培育阳光少年,并提出有效的教学措施,以此引导中小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当前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分析了体育教学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同时提出了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合理地开展了体育教学,旨在为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体育教育作为中小学生成长的重要内容,以现阶段中小学教学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体育教学特点,明确新课改对中小学教育提出的全新要求,深层探索如何通过构建中小学"以健育美"课堂培育阳光少年,并提出有效的教学措施,以此引导中小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的实施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而新疆处在祖国边疆,经济、文化、教育等都不太发达。尤其是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存在着许多问题。落实新课标是新疆农村中小学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人就新课标在新疆农村中小学开展现状为研究对象,对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在中小学课堂中推进新课标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了一些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赵三元 《学周刊C版》2011,(2):207-208
学习挫折是指由于学习上的失败或偶尔失败而给学生造成的一种心理上的障碍。这种障碍使得学生倍感受挫之苦。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追求的是一种喜悦之感。当学生达到练习的目的时,就会表现出成功之感;当达不到练习的目的时,就会产生一种沮丧的表情,甚至陷入一种困境。教师要适时掌握学生的心理、技术和体能等多方面因素,及时调节教材的内容、难易程度等等,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挫折和顺进并存,从而就不会有更多的精神压力和恶性循环的教学局面。因此,在体育教学中研究学生学习挫折问题,有助于新形式下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中小学义务教育中,中小学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体现"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和"终身教育"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因此,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改善学校体育条件和环境,尽快提高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就显得相当迫切和必要。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一些大学生由于遇到挫折而不能很好地处理并采取例如自杀、报复他人、社会的极端恶性事件不绝于耳。高校体育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体育教育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显得极为迫切。本文从当前大学生遭遇挫折谈起,阐述了挫折教育的基本内容,分析了挫折产生的原因以及体育教学中进行挫折教育的积极作用,并提出了关于体育教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3.
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损伤。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出现运动损伤是不可避免的.这不仅给学生身体带来损伤影响到正常的学习.而且又加重了体育教师的心理负担。找出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形成原因,并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这是体育教师应该重视的。体育教学中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的看来,中小学生运动损伤的产生原因主要由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组成。  相似文献   

14.
挫折,是指人们在追求某种目标的活动中,遇到干扰、障碍、遭受损失或失败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而承受挫折的能力是指个人在遇到挫折时能顺利地克服挫折带来的消极情绪状态的心理特征。对中学生来说,心理挫折如果解决的好,可以使学生得到锻炼,促其成长;反之,就会妨碍学生健康成长,产生不健康心理。未来社会具有快节奏、激烈竞争与不断变革的特点,要求未来社会成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耐挫折能力,让他们学会在逆境中保护自己,在顺境中发掘潜能,完美自我。产生心理挫折的主要原因: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是指由于各种无法克服的自然环境的限制而导致个…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体育与健康教育在中小学也越来越受重视。通过体育与健康教学可以促使中小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但就现阶段而言,我国中小学的体育与健康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对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希望可以为体育与健康教学人员带来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加强对中小学生的耐挫折教育,引导他们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当前社会上的很多“挫折教育”却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比如,把单纯的吃苦当作挫折教育,误以为超限训练就是挫折教育等。殊不知,这样的“挫折教育”过于强调吃苦和失败的体验,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反而容易带来负面影响,让学生反感甚至产生恐惧。那么,究竟该如何对中小学生进行有效的挫折教育呢?  相似文献   

17.
刘晓明 《班主任》2023,(12):57-60
<正>近年来,中小学生心理危机事件频发,自杀、自我伤害、抑郁、焦虑等问题不断被媒体报道,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媒体在分析这些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时,常常会将其归结为“缺乏心理承受力”“经不起挫折”,常常呼吁要开展挫折教育,帮助中小学生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当然,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简单将其归纳为“心理承受力差”或“经不起挫折”也不尽然,因为挫折是无法避免的,影响挫折的因素也是多端的,况且生活中不可能处处如意,适度的挫折也是成长的维生素。因此,  相似文献   

18.
<正>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日联合举办了一次夏令营活动,在此次活动中,中国的中小学生表现出强烈地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意志等弱点。近几年来对中小学生进行挫折教育逐渐引起我国和教育界的重视,尤其是中小学生因为遇到困难和挫折自杀、杀人的现象屡见不鲜,日趋严重,使人们意识到对中小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虽然我国关于中小学生挫折教育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存在着误区。一、中小学挫折教育的误区  相似文献   

19.
<正>让学生在困难中历练,就需要为其创造一些挫折场景,让他们感受曲折失败,以此来锻炼学生承受打击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抗打击能力及认知力,这就是挫折教育。本文主要探究如何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执行挫折教育。并不是每个人天生就拥有良好的毅力品行,需要在中小学的许多课外实践中,经历挑战失败、战胜挫折的历程,逐步积累起来。养成这种好品质的关键阶段是在小学,注重学生良好意志的培  相似文献   

20.
杨文太 《考试周刊》2013,(8):116-117
在当今的社会现实生活中,青少年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管理上的种种原因,他们处于一种养尊处优或无人监管的家庭位置,也就逐渐形成了骄横、孤僻等不良心理倾向与行为。同样的,在学校教育中由于受升学第一的片面错误观点的影响,学生的学校教育基本上围绕学习为中心在转,没有真正地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从而使他们的性格、个性变得异常脆弱,经不起失败或挫折的考验、磨炼,就产生了奇特的心理障碍,甚至产生了极端的错误行为。由于体育教学所具有的学科特点,在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应利用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从而使他们具有坚强的意志、顽强的个性及良好的承受和抗挫能力,使他们的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