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恩格斯的(《反杜林论》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写于1876年5月到1878年7月。以下简称《反杜林论》。19世纪七十年代,德国社会民主党爱森纳赫派和拉萨尔派实现了统一。小资产阶级思想家杜林在伯恩施坦的支持下,意图重新把党的组织拉人资产阶级轨道。在马克思的支持下,恩格斯奋力论战,结果集成这部名著。一、不朽的理论奠基《反杜林论》是恩格斯系统总结和全面阐述19世纪40-70年代中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就的著作。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及其三者的辨证关系。恩格斯不朽的理论奠基,被誉是马克思主义百科…  相似文献   

2.
在恩格斯的《反杜林论》中,作者系统全面的论述了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观点及其内在联系,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反杜林论》哲学篇中,恩格斯对杜林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从恩格斯在对杜林诸多不当观点的批判过程中,也显现出了恩格斯哲学思维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恩格斯在《反桂林论》中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德国哲学家欧根·杜林的永恒道德观相对比,比较集中、系统地阐明了恩格斯科学道德观的根源、本质、基本内容以及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树立正确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任何伟大的学者及其显赫的理论都有历史的局限,达尔文及其进化论也不例外。诚如恩格斯所指出的:“进化论本身还很年轻,所以,毫无疑问,进一步的探讨将会大大修正现在的、包括严格达尔文主义关于物种进化过程的观念”。(恩格斯:《反杜林论》)20世纪下半叶,达尔文主义遇到了各种新的进化学说的挑战。间断平衡理论、新灾变论、大进化说、协同进化论、分子进化中性学说等先后问世,出现了构筑新的进化理论的态势。渐进与跃进达尔文在其划时代的名著《物种起源》中,创立了  相似文献   

5.
《资本论》提出过一个关于公有制的著名公式:“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①这个公式的原意何在,本意指什么,马克思当时没有展开,以后也没能展开。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有关研究专家过去一度把恩格斯《反杜林论》提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细胞学说"和"进化论"作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的"标准"答案一直广为流传。通过对中、英、德不同版本《自然辩证法》原著的考察发现:"19世纪自然科学的"这一定语并非源自恩格斯原文,而是中国老一辈学者在编译过程中加入的。本文从恩格斯"三大发现"提出的动机和意义入手,分析、论证这一提法的目的在于引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而不是要从自然科学史意义上来梳理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由此,去理解爱因斯坦对《自然辩证法》手稿的评价,并指出当代青年学者对待经典应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2005年8月5日是恩格斯逝世110周年纪念日。面对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及相关问题,重读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等光辉著作,领悟革命导师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思想与方法,倍感其对我国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所具有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以高度的创造精神和理论勇气,坚持用邓小平理论观察世界和中国,善于科学总结党和人民八十年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大胆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创新:提出新问题;阐述新论点;设计新方案;揭示新规律。这不仅为理论工作者树立了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的典范,也将指导党和人民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伟大业绩。提出新问题创造学认为,问题是创造之母,创造之始,创造之源。提出问题是创造过程的第一阶段,也是理论创新的第一步。恩格斯早在1878年出版的《反杜林论》“引论”中就强调过提出…  相似文献   

9.
J.D.贝尔纳 《科学学研究》2020,38(4):577-585,587
如果恩格斯不是在19世纪的革命斗争中与马克思一直并肩战斗的伙伴,毫无疑问,他将主要作为19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哲学家之一而被铭记。恩格斯对科学方面的兴趣很早,科学知识深厚,并以超常的敏锐继续保持着对他那个时代的科学发现的理解,比职业科学家更加开放地接受新思想。作为一个科学史学家,恩格斯是特别杰出的。他和马克思首先理解到科学理论发展与生产方式发展之间的紧密关系。在未完成的《自然辩证法》手稿中,恩格斯首次系统表述了存在于自然界与社会中的辩证法三大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对立面的相互渗透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从自然界作为整体的辩证过程,恩格斯强调了19世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三个发现: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包括电磁感应定律所涉及的光与辐射热,电与磁在内的能量形式即自然界运动的统一)、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及其内在机理。对于宇宙起源、生命起源、人类社会起源和家庭起源这些科学前沿问题,恩格斯梳理了这些问题中的每一个,并且对每个问题他都做出了有价值的贡献~①。  相似文献   

10.
在科学史上,一些重大的理论,常常要靠许多人的前赴后继、不辞劳苦的努力,才能创立起来。19世纪,导致物理学爆发一场革命的电磁理论的创立,就是这样的。从奥斯特、安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开始,经过法拉第的奠基,到理论的完成,前后经历了半个多世纪。最后完成这个理论的人,是英国杰出的数学家物理学家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阐述了“两个必然”的理论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理论。150多年过去了,尽管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其发展的总趋势仍没超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揭示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前景充满信心。在现代语境中,我们仍然需要挖掘出“两个必然”理论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恩格斯说,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理论来自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1].科学抽象法是马克思社会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理解和研究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方法.《资本论》集中体现了政治经济学的内容和方法.在《资本论》研究与写作中,马克思在对前人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及方法论梳理和总结后,提出了...  相似文献   

13.
贺嫚 《内江科技》2003,24(5):9-10
十九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写下了《共产党宣言》。宣言中蕴涵的伟大思想,至今依然是共产主义事业的行动指南。时间到了一个新的世纪,江泽民同志基于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以新时期共产党人高度的责任感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向世界宣布了中国共产党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继续领导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的决心,是共产党宣言在新世纪中国的继承和发展,闪耀着理论和实践的光辉。  相似文献   

14.
徐敏 《今日科苑》2005,(12):55-56
德国的两位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90年代创立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它的产生是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革命。马克思、恩格斯站在前人都没有达到的高度,以卓越的政治智慧把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价值标准、思想根基和思维方法提升到全新的境界,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彰显了人类社会史在新旧制度的更替中不断前进的这样一个事实,提出了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无产阶级顺应历史发展规律、创造新的社会制度的方向、路径和手段,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  相似文献   

15.
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大众化的光辉典范,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的创始者,他所倡导的理性主义引导着十四世纪整个西方大陆的哲学发展趋势。一方面因为终生忙于与人辩论对话以至于"述而不作";另一方面是19世纪学者对古典哲学的怀疑与批判给研究者带来了很大阻力。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点、以"理性"和"善"为主线,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苏格拉底倡导的"自我"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7.
徐新明 《知识窗》2007,(1):52-53
19世纪,一位名叫贝尔努的作家写了一部《地底之旅》的科幻小说,精辟地描述了神秘的地底世界。这个地底世界就是海底乏下的世界。  相似文献   

18.
本文勾勒了20世纪20年代末赫森在苏联的政治处境,对比其1931年论文在选题和行文方面的诸多特点,并结合其回国后政治处境的一度转变,意在说明赫森论点应更多地理解为其对时局的一种顺应。为了回应国内对其"贬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自然科学的意义"和"理论脱离实践"的政治责难,赫森通篇援引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论述,宣称利用马克思的历史过程理论寻找牛顿《原理》的社会、经济根源。这一做法在西方科学史界产生了极大震动,被奉为科学史外在主义研究的开山之作,这应该是赫森行文之初不曾料想到的。  相似文献   

19.
从我党80年成功奋斗的历史经验和面向21世纪新的伟大征程的政治高度来看,毛泽东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新道路,江泽民总书记围绕当代国际国内形势和党的建设和根本任务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是在于它在实践中能够不断改进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每一次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实践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雪爱柔 《今日科苑》2010,(1):185-186
日前,李时珍国际医药港在蕲春奠基动工,该项目是湖北省目前唯一获批准建的大型医药港,由蕲春籍在外成功人士投资20亿元人民币打造,为2009年湖北重点建设项目。(2月28日《湖北日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