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怀念等待     
等待,不是每个人都会的。 有些人因为不明白为什么等待,所以不会等待;而有些人明白等待的意义,却不愿意等待。  相似文献   

2.
怀念等待     
等待,不是每个人都会的。 有些人是因为不明白为什么等待,所以不会等待。而有些人却是明白等待的意义,也不愿意等待。[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有些人虽然不懂玩足球,观看足球比赛时劲头可真大;有些人虽然不明白乐理,听赏音乐时可如痴如醉;有些人自己写不来小说,谈论文学时却头头是道;有些人自己拍不来电影,评论电影时却十分到家。可惜数学不是这么一回事。单作壁上观,终究隔一层;若非亲自干,难望有所成。要真正一窥数学殿堂之美,要真正掌握数学神奇之用,就只有跳进去干的一途。二  相似文献   

4.
迷醉于美妙的音乐?流连于独特的影片?邀你当一回乐评人、影评人。我到今天也始终不明白,这两个意大利女人在唱什么。事实上,我也不想去明白。有些东西不说更好。我想,那是非笔墨可形容的美境。然而却令你如此心伤。  相似文献   

5.
赵高岭 《辅导员》2011,(23):22-22
周末放学回家.明明看见桌子上有一张电费收据.他拿起来仔细一看.收据上电费的单价有两种.一种是峰时电价,一种是谷时电价。他有些不明白,自己家的用电怎么还分两种呢?难道收据打错了?  相似文献   

6.
等待     
等待是人生的一部分,天天都有等待,每时每刻都在等待。等待的过程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细心体验等待的过程会令你感到这是一种奇妙的感觉,令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7.
刘同 《大中专文苑》2014,(10):63-63
因为不想和大多数人一样的答案,所以在3+5的等式后,将8改成了∞。因为不想和大多数人一样被看待,所以会去喜欢的女生那儿惹事。因为不想和大多数人一样的评价,所以喜欢上课向老师提出各种问题,虽然有些问题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要问。因为不想和大多数人一样活着,所以读大学时每天写东西——只因为喜欢的女作家说:我用写作区别自己和别的女人。  相似文献   

8.
小工     
晓光 《大学生》2014,(12):46-47
正大概10年前,一位在国外生活多年的朋友回来,我在家里做饭款待他。吃完饭,我们准备出去玩,他说先把碗刷了吧,我说不用了,我回来喊个小时工来刷。他当时瞪大了眼睛说,你们国内的人太过分了。月休4天,每天12小时以上我当时还不太明白他怎么这么大反应,后来才知道,在美欧喊人来做家务那是很贵的,甚至有些装修都是自己做,没办法,劳动力价格高。我们这无穷多的进城务工者提供了方方面面的低廉生活用品和服务,可以说很多城里人都享受着欧美"贵族"才能享受的服务。所以我有时不太明白,为什  相似文献   

9.
快刀小子     
九、三个人的眉毛都没了“是的,护住脸面时,那个模样有些怪的短兵器,其实是一把剪刀!”“快,咱们赶快找她去!”无愚一骨碌从床上跳下来,拉起钵头就往外走。“怎么回事,她是谁?”钵头还有些雾里云里,不很明白。“她,就是咱们要找的师姑——快刀娘子‘月明心’,因为她是一位裁缝,所以她用的兵器是一把剪刀。”  相似文献   

10.
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执教《荷花》一课时,让学生给课文写批语。交流时,一个学生为“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作的批语是:千岩竞秀。于老师没听清楚、没听明白,便耐心地让其重复了三次。在这三次的重复与等待中,于老师在思考,在揣摩,在降下“柜台”,把自己融入儿童的视野,终于明白了学生  相似文献   

11.
修辞是给语言增色添彩的催化剂。有些同学写议论文 ,或不喜欢用修辞 ,或不善于用修辞 ,所以写出来的文章要么干瘪晦涩 ,要么矫揉造作 ,达不到说理的目的。以下谈谈议论文语言的几种修辞的运用及效果 ,以期引起同学们的重视。一、巧用比喻 ,增强语言的形象美我们知道 ,议论的目的是宣传一种观点 ,讲清一种道理 ,而有些观点与道理 ,其本身就很抽象 ,很深奥。比喻的作用就在于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 ,使深奥的道理明白化。好的比喻往往能以简约的文辞、生动的形象引起读者的兴趣 ,唤起读者的联想 ,使读者获得深刻的印象 ,甚至铭记终生。高尔基形容…  相似文献   

12.
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写过一篇《空心看世界》的优美散文,文中讲述了他自己看到水田边一种美丽明艳的空心花,很是震撼。农夫告诉他,一般人种空心菜,还没有等到开花就摘来吃,只有等到开花时才能看到空心花。可惜,空心菜是菜,总是等不到花开就被摘折,一般人难以欣赏它开花时绽放的美丽。由此联想到课堂教学,我们的课堂教学需要“等待”,唯有等待才能欣赏学生思维的创新之美,才能享受教学过程的宁静之美,才能领略课堂艺术的理性之美。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放慢教学的脚步,耐心等待教学时机,让课堂演绎出别样的精彩。  相似文献   

13.
所有少年相约的承诺在未知命运前都只是当下的安慰。 你总有一天会明白:有些人,有些事,一时错过,就是一世。  相似文献   

14.
周末放学回家,明明看见桌子上有一张电费收据,他拿起来仔细一看,收据上电费的单价有两种,一种是峰时电价,一种是谷时电价。他有些不明白,自己家的用电怎么还分两种呢?难道收据打错了?这时,妈妈推门进来,明明指着电费收据问妈妈:"咱家这个月的电费怎么还两种价格呀?什么是峰时?什么是谷时?是不是打错了?"  相似文献   

15.
教育文摘     
普及义务教育要注意防止两种倾向《光明日报》发表评论指山,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要注意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不少地方在安排上有要求过急、指标偏高的现象,有的地方小学还没有普及,就急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一种是有些地方在制订普及义务教育规划时忙了一阵之后,便松弛下来,规划并没有真正落实,或遇到了经费、校舍、师资方面的困难,就举足不前,观望等待。所以出现这两种现象或倾向,重要的原因之一还是对普及义务教育的紧迫感和艰巨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制订和实施义务教育规划,要从实际出发,不攀比,不跨跃。一般来说,要分两个步骤完成。只有完成了第一步骤——普及小学教育,并在完成第一步骤的过程中,准备好实施第二步骤  相似文献   

16.
美,人人都向往。追求美的人有两种,一种是追求容貌之美和富贵之美的人,也就是追求客观的人。还有一种人,他们追求内在之美,追求可贵的精神,他们要做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读了刘墉的《内在美》,我更深地了解了这两种美。两种美中最高尚、最可贵的是内在美。内在美只有善良的人才能够拥有,那些无恶不作不知悔改的人是无法体会到内在美的那种高尚可贵的。内在美不是潜意识的美,不是表面上的美,它是一种崇高而可贵的美。文中有这么一句话,始终在我的脑海里回荡:"美不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东西,不是以言语能形容的东西,所以愈深沉,愈耐…  相似文献   

17.
感谢18岁那年的远行,它让我明白,有些人生必得经历挫折,有些花必得等待春天。虽然有的花儿春天来得晚一些,可每一朵花儿,必有自己开的模样。  相似文献   

18.
有些人连最简单的道理也想不明白,我们称之为傻子;有些人总想些不切实际的事情,我们称之为疯子。  相似文献   

19.
<正>《西地平线上》让高建群明白了"世间有大美"这句话,"世间有大美"和"世间的大美"的区别在于,"世间有大美"既要写世间,又要写大美,要通过写世间来表现大美。3000多字的一篇散文要写出西地平线这一世间不容易,要表现出大美而不显得空洞或突兀更不容易。多角度选取富有张力的片段,渲染出大美的效果。这篇散文写了三个片段的画面:第一幅画面是这样构成:车在定西高原盘旋,让人联想起定西高原起伏连绵的高山,此时的天已经有些  相似文献   

20.
不教而诛     
“不教而诛”这一掌故,出于《论语·尧曰》: “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人之吝,谓之有司。”孔夫子曾说过:“尊五美,屏四恶。”——尊崇五种美德,摒除四种恶政。他的学生子张(姓颛孙),不明白“五美”是哪五种,“四恶”又是哪四种,所以请孔子解释。孔子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