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对杨献珍同志“合二而一”的批判,从一九六四年到现在,已经十五年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作为一个哲学工作者,对哲学原理作一些新的探索,理应受到人们的鼓励。有不同的看法,完全可以摆事实,讲道理,通过平等的讨论,逐步取得一致的意见。一九六四年,关于“合二而一”的讨论刚刚开始,陈伯达控制的《红旗》便以“报道员”的名义定了调子,作了政治结论,说什么“合二而一”“是系统的彻头彻尾的形而上学”,“同党唱对台戏”,是“有意识地适应现代修正主义的需  相似文献   

2.
杨献珍当年讲“合二而一”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阐明矛盾的同一性;“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是有机联系在一起而密不可分的,然而它们的倾向和侧重点有所不同;“合二而一”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种尝试,而且与当今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思维非常一致,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关于“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討論,是从艾恒武、林青山两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的《“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一文引起的。但是,从七月十七日《人民日报》刊登的王中、郭佩衡两同志所写的《就“合二而一”問題和楊献珍同志商榷》一文来看,早在艾、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在商品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的组织及公共事务的管理、科学技术的研究与运用等许多方面出现了一些“趋同现象”,但这不是两种根本对立的社会制度的趋同,只是社会化大生产所必然采取的形式的反映,并且有着质的量的不同。宣扬两种社会制度趋同,实质是否定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否定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根本原理。在国内它是一种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在国际上它是国际反动势力推行“和平演变”的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5.
至今尚在市场走俏的所谓“秦学”其实是对《红楼梦》的误读和曲解。“秦学”来源于刘心武独辟蹊径的创作型索隐与周汝昌登峰造极的自传说考证的结合与统一,其实质就是一种以极端性考证为基础、以艺术性想象为途径的新索隐。  相似文献   

6.
“五味调和”是中国人最基本的饮食理念。早在周代,人们就已经懂得利用五味进行饮食调味。直到今天.中国人的饮食调味还是离不开这五种味道,可见“五味调和”理念对中国人的饮食观影响之深。“五味调和”形成的根源是中国古人创造的阴阳五行系统模型,古人依据阴阳五行及五行间的相互联系创造了饮食五味,而五味也因其与五行的对应关系具有了在中国文化中的普遍意义。“五味调和”在中国哲学、美学、文化领域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将从“五味调和”的理论渊源、审美价值与文化张力入手,探讨“五味调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在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鼓干下,全国人民精神振奋、斗志昂扬、信心百倍、干劲十足地为迅速改变我国“一穷二百”的落后面貌,把我国迅速建成为一个具有高度发展的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和现代国防的伟大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一个你超我赶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高潮迅速形成,出现了一九五八年和一九五九年的持续大跃进,全国人民正以洶湧澎湃的热情从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建设活动。但是在这个革命的洪流中,也  相似文献   

8.
自古以来,"自由"是一个颇受争议的概念,阿马蒂亚·森吸取了自由主义几个代表性学说的精华,同时超乎自由主义之外,对自由的含义提出其独到的见解:实质自由——自由是一种可行能力。"实质自由"赋予了"自由"更为全面的含义,注重自由的实效性,突出人在自由中的主体性地位。阿马蒂亚·森将自由概念带入了一个新的视角和领域。  相似文献   

9.
辛朝晖 《考试周刊》2008,(53):133-134
本文从普通逻辑学的角度探讨了"变译"这一中国翻译理论界较新的概念,从而揭示了"变译"这一概念的本质。指出"变译"不是一种单一的活动,而是"变"与"译"两个前后相继、相互独立的活动的组合。  相似文献   

10.
“中国威胁论”是在两极格局终结,西方失去共同对手,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力日益强大的背景下由美国等西方国家提出的,其实质是出于对共产主义的恐惧和仇视及意识形态的偏见;企图以此来“以压促变”使中国西化;离间中国和邻国的关系,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牵制中国的发展,以维护其霸权地位。鉴于中国一贯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独特的国家利益及爱好和平,“不尚武”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的强大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1.
目前思想战线上正就哲学、史学、文学艺术方面的一些问题,展开针锋相对的论争。这是一场兴无灭资的斗争,是当前国际国内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现在我们把论争的情况简介于后。希望大家密切注意这场斗争,从中接受教育,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前思想战线上正就哲学、史学、文学艺术方面的一些问题,展开针锋相对的论争。这是一场兴无灭资的斗争,是当前国际国内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现在我们把论争的情况简介于后。希望大家密切注意这场斗争,从中接受教育,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13.
1964年5月29日《光明日报》艾恒武、林青山:《“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学习毛主席唯物辩证法思想的体会》该文章分为三部分:(一)事物是由对立的两个方面构成的,对立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这种情况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中国古人是用“合二而一”(见〔明〕方以智著:《东西均》)来表达的。作者认为,从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到人类社会、思维等等,没有一种事物不是“合二而一”的。“合二而一”正是表达了辩证法的最基本的规律——对立统一规律。(二)事物本来是“合二而一”的,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我们就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来认识书物。用什么方法来分析、研究“合二  相似文献   

14.
社会制度“趋同论”是一种国际性思想学术思潮,现代西方流行的一种社会理论。是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向马克思主义提出的挑战,试图用社会制度“趋同论”来取代科学社会主义。国内有些人将这种理论舶来,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在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宣扬资产阶级的社会制度“趋同论”,其实质就是抹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用资本主义取代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5.
在一九六四年到一九六五年间,我国哲学界曾经进行过关于“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问题的讨论。后来,由于那个“理论权威”插手,使那次讨论偏离了方向,把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压了下去。现将一九七九年报刊上重新开展讨论以来的情况简述如下: (一)对“一分为二”的理解一种意见认为,“一分为二”是对立统一规律的科学的简明的准确的表述,它恰当地指明了辩证法的本质特征。首先,列宁说  相似文献   

16.
“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都是辩证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和对立统一规律的关系,是哲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是实践中经常提出的问题,也是我们讲授对立统一规律时经常遇到的难题之一。一九六四年到一九六五年,我国哲学界曾经进行过一场关于“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大论战。这场大论战被那个所谓“理论权威”康生判为哲学战线“三次原则性的大斗争”之一,以学术批  相似文献   

17.
<正>“趋同”理论是本世纪40年代某些资产阶级学者提出来的。近20年以来,“趋同论”在世界广泛流传,有很大影响。“趋同论”是一种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和工人运动中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潮,是社会主义国家中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一种表现。“趋同论”认为,在调整和改革的世界潮流中,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都在学习对方之“长”,克服自己之“短”,  相似文献   

18.
何国瑞在《文艺学现代化三题》(《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1989年第1期)中提出,文艺学要现代化,必须站在“生产论”上超越陈涌派的“再现论”和刘再复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博弈论研究的发展,博弈论也逐渐被应用于翻译理论研究方面。已有很多文章运用博弈论对翻译策略中的"归化"与"异化"进行了分析,而鲜少有文章直接指出博弈论与翻译的实质问题。因此本文将博弈论与翻译活动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而指出了博弈论与翻译问题的实质。分析结果表明博弈论在翻译活动中的应用,其实质就是对翻译策略的选择问题。通过此分析,希望人们可以对博弈论在翻译过程中应用的实质有一个直接简明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西周统治者举行的“藉田礼”是西周时代最重要的政治活动之一。周天子以亲耕为表率,宣扬“民之大事在农”、“王室唯农是务”,意在表示对农事的关切和重视。这种“藉田礼”的实施,统治者虽美称为“借民力治之”,然而真实意图是要无偿征用农夫的全部劳动力,图例史农夫终年耕作于“籍田”之一。“籍田”上的收获名义上要用于祭祀、尝新、救济,实则是以此方式掩盖统治者的剥削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