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实质上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再将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将新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来处理的过程.转化的实质是思维的变换.转化的目的是化难为易,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渗透转化思维策略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变通能力.科学的思维美在转化中得以展现.本文将通过实例分析说明转化思维策略在直线运动问题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科学的发展.社会科学成果在转化产业化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既有科研机构、体制、管理、队伍、成果转化投入、转化渠道、转化体制、转化运行机制、成果评价与奖励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成果转化信息平台缺失等方面的问题.又有影响社会科学成果转化产业化的主、客观原因的问题.在社会科学成果转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社会科学成果的产业化.在我国,通常意义上的科研成果产业化指的是自然科学成果产业化.而对于社会科学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近几年才在全社会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3.
<正>物质的存在不是静止的,物质之间在相互的转化.物质的转化体现的是物质的化学性质,是元素化合物的核心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认识物质的转化,如无机物之间的转化,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有机物之间的转化,自然界中的转化,实验室的转化,生产生活中的转化等;相同价态之间的转化,不同价态之间的氧化还原转化等.利用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人们可以研究物质的性质、制备及鉴别和提纯物质.主要观点:不同物质的转化应用不同的化学反应原理.物  相似文献   

4.
转化思想就是将不熟悉的数学问题转化为熟悉的数学问题来解决的一种思想方法.通过不断的转化,把不熟悉、不规范、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熟悉、规范甚至模式化、简单的问题.转化思想在中学数学中随处可见.我们要不断培养和训练转化意识.增强解题技能.提高思维能力.下面结合实例谈谈用转化思想解决与幂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转化与化归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模式,也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转化与化归是要将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将陌生问题转化为熟悉问题,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运用转化与化归需要解决三个问题:(1)转化的对象;(2)转化的目标;(3)转化的方法.下面就等价转化在函数问题中运用进行说明.一、正与反的转化  相似文献   

6.
求解立体几何问题,是学生普遍感到棘手的问题.究其原因,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转化思想,用转化法来分析、解决问题,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在立几教学中,要特别注重通过解题教学、问题解决的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转化技能,探索转化规律.下面谈谈如何用转化法求解立体几何问题.1、线线关系、线面关系、面面关系的相互转化在立体几何中,线线关系、线面关系、面面关系的相互转化是一种常见的转化.如空间的垂直关系、平行关系、距离及所成的角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常要进行这方面的转化.  相似文献   

7.
转化,是一个问题转化为另一个问题的思考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实质上就是一个不断转化的过程,运用转化思想则可将复杂的、生疏的问题转化为简捷的、熟悉的问题,从而揭示出未知与已知的联系,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数学问题中的转化是多方面的,可以进行等价命题的转化、山可以进行图形的转化、数与形的转化等等.本文从几个不同的侧面,说明转化策略在解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转化法,即把新情景转化为熟悉的情景,把复杂的物理过程转化为简单的物理过程,把复杂的模型转化为简单的模型.在高考中,学生正确运用转化法,能够快速正确地解答问题. 一、情景转化法 即等效转化法,把新情景等效转化为熟悉的情景,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方法去处理.  相似文献   

9.
正转化思想是常用的数学思想之一.它是指在研究新问题或复杂问题时,常常把问题转化为已知的或比较简单的问题来解决.因此转化思想在初中的代数、几何中成为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初中的代数、几何中大量地渗透着转化思想,下面仅举几例加以说明.一、代数中的转化思想1.概念性的转化有些问题,在学习时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它含有转化思想,然而掌握它以后对解决问题起了重要作用,如a槡2与|a|是两  相似文献   

10.
转化是数学中最生要而常见的方法之一.可以说在数学题中无外不见转化.因此,学会转化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条件.本文对相似三角形问题的转化策略略作几点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1.
转化是解数学题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某种意义上说,解任何数学题都离不开转化,多元转化为一元,高次转化为低次,一般转化为特殊,未知转化为已知,复杂转化为简单,数转化为形,等等.正如数学家波利亚所说:“当原问题看来不可解时,你不要忘记人类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迂迴绕过不能直接克服的障碍,就在于能想出来某个适当的辅助问题”,变“正面强攻”为侧翼进击”,从而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从矛盾论的观点来说,数学中到处充满着矛盾,而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转化”在解初中数学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试从不同的角度予以剖析.  相似文献   

12.
转化,就是把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下面列举一些典型例题来说明转化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转化思想是唯物辩证法的一部分 ,有许多数学问题就是用这种思想方法去解 :常量转化变量、动静互化、正难则反等 .每一种转化都是一种定势 ,但转化方法的总和是发散 .转化方法中含有类比的思想方法 ,各种思想方法需要互相渗透 .转化思想方法是一种通规通法 ,只是在正常解法繁杂易错时 ,而采取拓展途径实现目标 .转化思想方法在解题时是寻找切入点较灵活的手段。转化思想方法用在研究、解释数学问题时思维受阻或寻求简单方法或从一种状况转化另一种情形 ,也就是转化到另一种情境使问题得到解释 ,这种转化是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同时也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4.
<正>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是十分重要的内容,而转化思想是精髓和核心,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十分注重转化思想的有机渗透.事实上,转化思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解题方法,正是通过不断的转化,才能使复杂的数学问题得以顺利解决.下面结合实例谈谈转化思想在解方程中的应用.一、化陌生为熟悉将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运用自己熟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5.
转化法指在处理问题时,把待解决或难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方式转化为一类已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常见的转化有:常量与变量的转化、一般与特殊的转化、正与反的转化、相等与不等的转化、实际问题与数学模型的转化、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的转化、数与形的转化、数学各个分支间的转化等.下面分类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6.
电路实际上是一个由电源、用电器构成的能量转换系统.电源工作时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例如干电池、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不断地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运转时不断地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电池工作时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等等.人们通常说用电器消耗了电能,其实,用电器在工作时是不断地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例如电灯发光,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电动机转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解类的化学反应,比如给蓄电池充电,就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那么,如何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理解功的概念呢?我们已经学习了力对物体做功的知识.力对物体做功,…  相似文献   

17.
所谓转化与化归思想,就是在研究和解决有关数学问题时,采用某种手段,使问题转化为在已有的知识范围内可以解决的问题.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基本原则就是将不熟悉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或已解决的问题,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具体的问题,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使问题便于求解.下面通过例题介绍几种常见的转化与化归的类型.  相似文献   

18.
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思维活动的转化过程.所谓转化,就是在分析解决问题时,把那些待解决或难解决的问题,通过有意识的"联想--转化",由未知向已知转化,把不熟悉的、不规范的、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规范的甚至模式化的、简单的问题,从而求得原问题的解,是解题的必经之路.在近几年的高考中,等价转化思想的应用处处可见,因此无论从培养学生的能力角度出发,还是从适应高考而言,在数学教学中都必须注意等价转化思想的渗透,转化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思维模式,也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的思想和方法.本文就等价转化思想在中学数学解题中的应用作些许探讨.  相似文献   

19.
转化是数学中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思想体现了数与形的相互转化;函数与方程思想体现了函数、方程、不等式间的相互转化;分类讨论思想体现了整体与局部的相互转化.因此,转化是数学思想的灵魂.但是,很多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忽视转化的等价性与非等价性,从而产生许多"美丽错误".以下笔者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经验,谈一下常见的转化错误.  相似文献   

20.
等价转化思想在中学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思维活动的转化过程.所谓转化,就是在分析解决问题时,把那些待解决或难解决的问题,通过有意识的“联想——转化”,由未知向已知转化,把不熟悉的、不规范的、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规范的甚至模式化的、简单的问题,从而求得原问题的解,是解题的必经之路.在近几年的高考中,等价转化思想的应用处处可见,因此无论从培养学生的能力角度出发,还是从适应高考而言,在数学教学中都必须注意等价转化思想的渗透,转化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思维模式,也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的思想和方法.本文就等价转化思想在中学数学解题中的应用作些许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