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屏幕中谈话节目日渐繁荣。我们都知道,谈话节目是从西方电视“talk show”中来的,就有人很聪明地把它翻译成“脱口秀”。其实,一档“脱口秀”一向是可以被分出两个部分的,即“脱口”与“秀”。也可以大致把前看作是谈话的内容,后看作是谈话的形式。  相似文献   

2.
杨国平 《河北广播》2004,(1):51-51,50
有人把广播新闻的终审看作是一个程序,一种签字的权利。其实它不仅仅是一个程序,一种权利,它更是一种责任。所以,新闻终审责任重大,把关必须坚持“四不”。  相似文献   

3.
《河北科技图苑》2000,(Z1):60-63
高校图书馆是一种古老的、同时也是一种现代化的文化建筑,它在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位置.有人甚至把图书馆建筑物本身看作是文化艺术的象征.  相似文献   

4.
我搞图书工作已经十多年了。十多年来,我搞的都是一般性的服务工作。有人说:这种服务性的工作,只是一种极为简单的劳动,根本用不着开动脑筋。其实不然。问题是你自己如何看待。就拿图书馆的阅览工作来说吧,如果你把它看作只是“拿书还书”的简单劳动,一天应付过去也就行了。但如果你把它看作是为“四化”起桥梁作用的劳动,那就必须认真对待,刻苦钻研,必须使自己  相似文献   

5.
新闻标题是新闻内容的形象概括,有人把制作标题比作画龙点睛,这话很有道理。画龙难。点睛更不易。点睛点得好,能给新闻增添特殊的魅力,也可使它所在的要闻版乃至整张报纸都具吸引力。  相似文献   

6.
编辑的基本功是多方面的。但是,要做一个好编辑,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是约稿的基本功。要约到一流的稿子,要约到自己专业或学术领域最高水准的稿子,是每个编辑的愿望。然而,这样的稿子大都出自名流大家之手。作为一个普通的编辑又怎么才能约到这样的稿子呢 ?这确实是一个颇费脑筋的问题。有人常说,编辑是无冕之王。好像编辑很尊贵,权力也很大。事实上,这只是表面现象,编辑的很多苦衷是外人所不知的。特别是当你初涉此项工作,既没资历,又没名气,却突然要向大名鼎鼎的专家学者这些权威人士约稿子,那种心理障碍会有多大,是可想…  相似文献   

7.
到1980年就已经很清楚了,也就是说,不可能在我们称之谓电影的和我们称之谓录像(video)的或者是我们称之谓电视的东西之间做出明确的区分来了。这些各种各样的视听叙事形式曾被看作是分离的现象达三十多年之久。现在,它们被看作是同一连贯体的部分。当录像工艺学变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食疗第一人”、“京城最贵的中医”张悟本在媒体亮相迅速蹿红没多久,又被质疑的媒体捅破了“神话”,露出的真相很是不堪。张悟本的《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上市6个月,销量达到300万册;他的“挂号费”高达2000元,据称预约号已排到了2012年;甚至有人把绿豆等杂粮价格一路疯涨,也归结于他那用绿豆等杂粮养生的观念快速在社会中流行之故。  相似文献   

9.
李鑫 《军事记者》2001,(4):37-38
在《解放军报》艺副刊所接到的稿件中,有一种最为普遍的写法,那就是每写章必开“吉普车”。这些章的开头一般是这样:我们到某某单位采访。吉普车在盘山道上绕了多少弯之后,终于到达某某地方,随着吉普车在营院门口停下,迎接我们的是某某教导员或某某指导员(当然,也可能是其他人物)……接下来,如果作要写艰苦创业,很可能就是指导员把他们带到猪圈里去数一数大肥猪了,而且告诉你这些猪是从多少头发展到多少头……采访完毕,吉普车就远去了,要么到下一个单位“继续操练”,要么就是做些感慨似的思考,这样,一篇章就算结束了。这种前后不离开吉普车的作品,有人戏谑地称它是一个新的写作品种,叫“吉普车学”。  相似文献   

10.
当前,正在出现的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一方面给出版产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使出版产业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即来自数字技术的挑战。网络出版正在改变出版的形态。有人把它看作是继造纸术、印刷术之后的第三次书业革命。正像人类历史上蒸汽机和电力的发明曾经改变世界一样,数字网络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正在使世界发生根本性变化,一个全面“E”化的时代正在来临,出版业也不例外,而且出版业被认为是受网络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因此,冷静分析网络出版与传统出版的关系,找出它们不同的运行范式,对出版业的进一步发展就显得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1.
物联网的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即物物相连的网络。人们既可以把它看作传统互联网的自然延伸,因为物联网的信息传输基础仍然是互联网;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新  相似文献   

12.
关于公共档案馆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近年来在档案学刊物上已有不少论述,这些论述的共同点是把公共档案馆建设看作是未来时。笔者在认知上与之不同的是,认为它既是未来时,又是现在时,目前在我国它已是一个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13.
书法与国画,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两大瑰宝,向来为国人所重。民国名流中精于此道者不乏其人。然自清末以降,国难频仍,欲集精革之作展示于一堂,即区倡议者有人,实行也是有心无力!故而,一些大型的酬贺活动,倒使人生出一种无心插柳反成荫之感。1924年7月,是日本财问大仓喜儿郎和其夫人德子的88岁与68岁的寿辰双庆。88岁在日本俗称“米寿”,一般是必定要大庆贺一番的。由于大仓在日本财界的巨头地位,曾先后七次访华,在中国拥有多方面的投资,和南北政要的交往又很深;如南京临时政府初创财政奇窘,孙中山向他借款300万元,日本国内舆…  相似文献   

14.
一摄影艺术最明显的特点,是它的科学手段所规定的纪实性。有人把摄影艺术称为科学艺术,也有人把它称为纪实艺术,不无道理。可以说,没有纪实性,摄影就不成其为摄影,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与价值。具体可视形象的纪实,是摄影艺术能够自立于艺术之林的  相似文献   

15.
清代文献在对周边国家进行分类时,都把缅甸归类于中国传统的藩属国。清代官方文件乾隆《会典》对此作了总结:“凡四夷朝贡之国,东日朝鲜,东南日琉球、苏禄,南日安南、逞罗,西南日西洋、缅甸、南掌,皆遣陪臣为使,奉表纳贡来朝”。作为中国的西南邻国,缅甸一直被清政府看作是中国正式的朝贡国。现代研究清代中缅关系的学者们也大都认可这一说法,把缅甸看作与朝鲜、越南和琉球一样地位的藩属国。但实际上,有清一代,缅甸并不把中国作为它的天朝上国,也从未自己主动承认过是中国的藩属国。与之相反,缅甸几乎一直以一个平等国家的身份与清朝来往。关于缅甸的藩属国身份问题,在19世纪末期还引出了中国与英国之间的国际纠纷。本文结合清代的中缅关系发展演变,试就缅甸藩属国的身份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幕间随感     
一场长达百年的大戏就要闭幕了,另一幕大戏的开场锣鼓马上就要响起,无孔不入的媒体在我们的耳边眼底狂轰滥炸,强化着所谓的“千禧年”意识。有人雀跃期待,有人高瞻远瞩,还有人摩拳擦掌。我困于书斋之中,整日与书为伍,对这些反应迟钝,甚至有点麻木。因此,乍一看到“世纪感言”这样的大题目,竟惶恐得不知如何下笔。不能就此作罢,只好把它看作一次平常的年终回顾和年初展望,看作一次阶段性的工作总结,看作旧时乡下人过年前的大扫除,趁机清理一下自己的想法,也算有个交待吧。说来惭愧,我滥等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多年,可是,…  相似文献   

17.
把生的希望留给同伴,王杰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曾使多少中华儿女感动得留下热泪!本文披露的史料却让人始料不及,有人怀疑是这位一级技术能手自寻绝路,有人以为有坏人破坏,王杰之死最初也被定性为“一起由于违反操作规程而造成的责任亡人事故”。历史的本来面目缘何得到及时恢复?个中究竟定是读者所关注的。  相似文献   

18.
传统出版应对网络出版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末期兴起的互联网络,展开了人类社会、经济与文化生活的全新图景,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生存样式与生活形态。传统出版业作为人类文明得以传承、延续与发展的文化生产方式,在出版观念、生产结构与运作方式等诸多方面受到了互联网络的影响。当前,正在出现的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一方面给传统出版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使之遇到了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出版正在深刻地改变出版的形态,有人把它看作是继造纸术、印刷术之后的第三次书业革命。网络出版以其技术上的优势,给传…  相似文献   

19.
自提出编辑学以来,不仅外界有人摇头,就连出版界也有些同行不以为然。有不同意见是很自然的。学问从浑然一体,发展到今天的三千门(说是“今天”,其实也是七、八年前的老话,现在增加到多少,待考),一直有争论。更何况我们的编辑学眉目还不太清楚,远没有形成理论体系呢! 不过,一门学科的形成总有个过程。编辑学亦然。在我看来,编辑学不只是一门学科。假如把她看作母学科的话,它下头还有许多子学科、孙学科。她应当是一个网络复杂的科学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适应信息媒介多样化和人们信息行为的变化这一高度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也为了推动十几年来广播电视事业改革实践的深入进行,作为节目主持人,其传播理念与行为都应该与人类认识方式的变化相合拍,都应该有一个质的飞跃。有人预言,在不久的将来,电脑就是电视。理解未来电视的关键是,不要再把电视看作是电视,要把它看作是电脑功能的一部分。那么我想说,在未来的岁月里,理解电视节目主持人传播活动的关键,在于非技术含量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