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鲇鱼效应"是教育心理学中的著名理论。本文从"鲇鱼效应"类比出"船长——教师、鲇鱼——精英学生、沙丁鱼——普通学生"之间的关系,继而从班级管理和课堂管理两方面探讨如何在寄宿制学校学生教育管理中运用"鲇鱼效应"。  相似文献   

2.
一个成功的班集体,除了要有优秀的辅导员,还必须有一批能干的班干部。班干部作为联系辅导员与学生的桥梁,作为辅导员的助手,他们的工作能力、工作方法以及在同学中的威信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班干部是班级工作的核心,是班级工作的“龙头”,是一个班能否形成良好班风的决定因素,因此,“龙头”建设应是辅导员的首要工作。本人在四年的辅导员工作中,借助“鲇鱼效应”对班干部进行选拔和培养,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3.
过去挪威人出海捕捉沙丁鱼,回到港口,往往死鱼满舱,卖价大跌。聪明的渔民想出了一个办法:在鱼舱里先放几条鲇鱼(Silurus asotus),由于鲇鱼生性好动而四处乱游,大量沙丁鱼见到这几个“异己分子”便紧张骚动起来,加速游动,增加了机体活力,因而死亡率降低。生物学家称此现象为鲇鱼效应。鲇鱼效应说明了  相似文献   

4.
石英  孟兆山 《江苏教育》2006,(2A):27-27
美国纳尔逊中学大门口有一匹用苏格兰黑色大理石雕成的奔马。它并不代表马到成功的意思。因为那是一匹被剥了皮的马。这当中有个故事:  相似文献   

5.
很久以前,挪威人从深海捕捞的沙丁鱼,总是还没到达岸边就已经口吐白沫,渔民们想了无数的办法,想让沙丁鱼活着上岸,但都失败了。然而,有一条渔船总能带着活鱼上岸,他们带来的活鱼自然比死鱼的价格贵出好几倍。这是为什么呢?这条船又有什么秘密呢?原来,他们在沙丁鱼槽里放进了鲇鱼。鲇鱼是沙丁鱼的天敌,当鱼槽里同时  相似文献   

6.
近读章立早同志的《心理效应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一文(载《吉林教育现代校长》2005年第10期)深有感触,觉得在章文中所列的四种效应之外,“鲶鱼效应”对我们的教育管理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罗森塔尔效应,就是期望效应,它是由于教师对学生寄于高期望而导致学生表现优良的心理效应,教师的期望效应,恰当地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高原期"是所有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当前,引导教师走出"高原期"的措施存在形式化、缺乏针对性、难以调动教师主动性、实效性差等问题。可通过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并以此为平台,采取增强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改善教师知识结构、加强合作发展意识、提升教育科研能力、开展多元发展性评价等措施,丰富教师继续教育的形式和内涵,帮助教师尽快走出专业发展"高原期"。  相似文献   

9.
章立早 《山东教育》2004,(32):15-15
“老鹰效应”。众所周知,老鹰是鸟类中最强壮的种族。动物学家研究后认为,老鹰之所以是鸟类中最强壮的种群,可能与它的喂食习惯有关。一般来说,老鹰一次生下四五只小鹰,而老鹰每次所猎捕回来的食物一次只能喂食一只小鹰。老鹰的喂食方法与其他鸟类的喂食方法不同,即不是依据公平的原则,而是哪一只小鹰抢得凶就喂哪一只。于是,瘦弱的小鹰吃不到食物最终都饿死了,抢  相似文献   

10.
金建华 《课外生活》2009,(11):30-31
夏夜,我和爸爸亲眼目睹了鲇鱼“钓”老鼠、反被老鼠“钓”的一幕。你一定觉得奇怪,鲇鱼在水里,老鼠在岸上,怎么水里的反而去钓岸上的呢?  相似文献   

11.
教师发展离不开“内因”与“外因”。“内因”是指地理教师对职业的敬畏、认同、责任,对自身发展目标的定位及渴望成长,是教师快速、持续发展的动力源。“外因”是指教师个体之外的环境、搭建的平台或机会,是教师快速成长的助推器。内外因相互推动,是新教师向成熟教师及名优教师发展的必然路径。  相似文献   

12.
“高原期”是所有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当前,引导教师走出“高原期”的措施存在形式化、缺乏针对性、难以调动教师主动性、实效性差等问题。可通过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并以此为平台,采取增强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改善教师知识结构、加强合作发展意识、提升教育科研能力、开展多元发展性评价等措施,丰富教师继续教育的形式和内涵.帮助教师尽快走出专业发展“高原期”。  相似文献   

13.
张兴武 《新课程研究》2007,(2):64-64,68
稍稍留心,我们会发现媒体上常常出现一些“蝴蝶效应”、“鲶鱼效应”、“木桶效应”、“羊群效应”、“马太效应”、“罗森塔尔效应”、“多米诺效应”等短语。这些“效应”都  相似文献   

14.
学校教育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从心理学方面讲,作为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种不良的“心理效应”。  相似文献   

15.
学校教育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从心理学方面讲,作为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种不良的“心理效应”。  相似文献   

16.
笔认为:让语教师走上创新之路,除教师内因上的自觉行为之外,还应从外因作用方面做章。  相似文献   

17.
周如俊 《吉林教育》2005,(12):18-20
我们知道,物理学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场”的概念,有重力场、电场、磁场,这些“场”都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能量。这种能量是一种位置能,即“势能”,把这种场也称之为“势场”。“场”是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它的奥妙之处在于物质之间无须接触就可以通过“场”的作用、将力和能量传递过去,从而在眼看不见手摸不着的情况下物质实现了相互问的力和能量的传递,打破了“眼见为实”的思维定势。这就是物理学中“势能效应”。同样学校也存在着一种“场势效应”,即由学校的学风、教风和校风、校园文化和环境、学校师生员工的精神面貌和社会舆论氛围等形成的“学校文化环境场效应”,它是学校的一种气势,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校园心理现象,是一种学校精神、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8.
"手表效应" 大家都有这种体会:一个人如果只有一只手表,他知道现在几点了;如果有两只手表,他往往不知道现在几点了,也就是说,他无法确定哪一只表更精确,于是他也就无法确定精确的时间.这就是"手表效应"的原义.  相似文献   

19.
大家都有这种体会:一个人如果只有一只手表,他知道现在几点了:如果有两只手表,他往往不知道现在几点了。也就是说,他无法确定哪一只表更精确,于是他也就无法确定精确的时间。这就是“手表效应”的原义。  相似文献   

20.
在基础课程教学中,作为"主导"的教员其自身的学识和授课时采取的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质量息息相关,各高校实行的各种教改项目也是在不断探索如何才能让学员效率更高的在课堂上收获知识。与此同时,作为"主管"的学员队干部也会采取各种管理措施尽量保证学员们有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充足的学习时间,但这两方面都是外在因素。而作为学习的"主体"的学员本身的态度这个重要内因往往被忽略。文中从内外两个因素讨论了教员,队干部和学员三方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从内因入手、从根本上改变学员学习现状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