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效地读题     
众所周知,数学解题能力与阅读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解题是从读题开始的,读题的过程即审题的过程,也就是获取、加工信息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师必须有意识地指导小学生掌握读题的方法,使他们有效地读题。四到读题要四到。即:心到、眼到、口到和手到。所谓“心到”,即思想要集中;“眼到”是指凝神细看;“口到”是指要默读,只有多读,才能加深印象;“手到”即做必要的摘录或作图。俗话说:“眼里过千遍,不如手里过一遍。”这也阐明了“手到”的重要性“。四到”中,尤以“心到”为最。细读数学语言具有高度的精确性和严密的逻辑性,一个字之差,一个符号之别,题意就会完全不同。因此,指导学生在读题时要注意“咬文嚼字”,仔细读出题中一些关键的字、词,如:多、少、只、再、还、除、除以……读到这些关键的字词时停一停,想一想,正确理解其意义,以免解答时出错。联读许多数学题在内容、结构上是前后呼应、左右相联的。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读题时展开联想,多角度、多途径地思考,以选择灵活多样的方法来解答。联读既可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又可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缩句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读一本书要越读越薄。”读题也要如此。题越读越短的过程,就是在...  相似文献   

2.
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合理补充,教师合理布置课后作业,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3.
漫谈读题     
  相似文献   

4.
读题偶记     
读某省今年语文会考试卷,发现有命题不慎者,列举一二: 例: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租赁(lìn) 艄(xàao)公 盎(àng)然 B.渲(xuān)染 稼(jià)穑 横亘(gèn) C.伺(sì)侯 纨袴(kù) 炫(xuàn)耀 D.矜(jīn)夸 怃(wǔ)然 伊(yǎn)然其中A项中“艄”应读作shāo,B项中“渲”应读作xuàn,错误明显,可以排除不选。D项读音全对,选D完全没有问题,这份省级会考试卷的标准答案也是D项。问题出在C项上。以命题者的原意,大约“伺候”中的“伺”应读作“cì”,而不应读作“sì”。这个看法不全面。《现代汉语词典》收  相似文献   

5.
读题札记     
语文高考阅读题的命题目前已基本走向规范化.但在教学层面,仍有不少教师看着答案给学生评讲试题,对试题采取"逆来顺受"的态度,只知道根据答案倒推命题者的意思,不敢去(或者是"懒得去")对试题评头论足;还有一种教师,挑剔试题仅凭个人感觉,对认知领域的分类方法和测评学知识不甚了了,缺乏"批判的武器". 只要关注试题,自然会有许多意见,这种挑刺精神对命题者来说是一件好事.据此,我们来读下面几道题,可能会有一些新的发现. 一、有生命气息的试题 请看2013年上海市普陀区高三第一次检测卷的现代文阅读题: 一位沾亲带故的妙龄少女,来拜访我.……她那涂着淡蓝眼影、灰晶唇膏的面容,也使我越来越感到别扭.事情谈得差不多了,她随便问到我的健康,我忍不住借题发挥说:"生理上没大问题,心理上问题多多.也许是我老了吧,比如说,像你这样的打扮,是为了俏,还是为了‘酷’?总欣赏不来.我也知道,这是一种时尚.可你为什么就非得让时尚裹着走呢?"  相似文献   

6.
要有效讲评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题,教师可从如下方面着手:指导解题方法、技巧;选题,按流程精讲;引导学生积累阅读理解常见词汇;鼓励学生分析长难句;鼓励学生欣赏优秀的词句;指导学生在写作方面的应用;引入丰富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7.
读儒两题     
孟子作为儒家思想的“亚圣”,正如孔子所言,“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所尊奉的正是关于“仁”的学说.在孔子那里,“仁”是一个伦理道德的范畴,其涵义可从三个层次加以认识.一是“爱人”.据《论语·颜渊》一章记载,樊迟问仁,孔子所回答的就是这么两个字.“爱人”意味着一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另一方面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这两个方面的意思归结  相似文献   

8.
一、相信你对这些国家已经不陌生了吧,你能找到它们的地图和国旗吗?试试看!  相似文献   

9.
读题与审题     
分析近两年来中考考生的物理试卷,从中发现了两个问题:一是大部分考生读题能力差,甚至读不懂题,不善于从题干中收集信息;二是考生审题不清,不知从何处下手,常常用错公式、定律。为什么考生做了大量的习题,却在遇到内容新颖一点的问题时,连题都读不懂呢?  相似文献   

10.
读题八辩     
一、辨原题小学语文中的不少文章,有的是名著的节选,有的是改写缩写。《草》节选自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前四句。这是白居易应考时的习作,指定、限定的诗题叫“赋得”。作者想借春天的草景来表达送友人的离情别绪。造作教材后,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只摘录了前四句,诗题改成了“草”。这样一改更突出了野草枯后复荣,竞生不息的顽强生命力。清代作家纪晓岚的《唐打措》原是文言文,后经吴祖湘翻译改写成《唐打虎》,虽是一字之改,但突出了唐打虎一家的高强本领。读题时要善于把修改后的题目与原题比较,进一步体会作者和编者的用意,这对我们把握文章的重点和难点很有启发二、辨体裁小学语文的体裁多种多样,从  相似文献   

11.
如何读式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式题的读法常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将“238 162×8-484”读做“238加162乘以8减去484,得多少?”将“478 (261  相似文献   

12.
读题八辨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也是文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首先接触的是题目,因此要重视读题辨题。一、辨原题。小学语文中的不少文章,有的是名著的节选,有的是改写缩写。《草》节选自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前四句。这是白居易应考时的习作,指定、限定的诗题叫“赋得”。作者想借春天的草景来表达送友人复杂的离别情绪。选作小学教材后,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只选了前四句,诗题改成了“草”。这样一改更突出了野草枯后复荣、竞生不息的  相似文献   

13.
标题之于诗,如同眼睛之于人。要了解一个人,不可不看他的眼睛;要读懂一首诗,不可不读它的标题。  相似文献   

14.
一年级新生的读题、审题习惯没有培养出来,由于识字量少,做作业和考试时,都是由教师或家长读题讲解。到了二年级,放手由学生自己读题时,学生的读题、审题能力差距很明显。有的学生读题磕磕巴巴,一道题里有好几个不认识的字,根本连题目都读不通顺,何谈理解题意?有的学生求成心切,读题速度很快,常常一目十行地将题目要求扫视一遍,怎能不出错误?有的学生喜欢根据自己的经验做题,根本不看题目要求,岂不知此一题非彼一题,岂能这样迁移?审题是解题的基础,从低年级就培养学生好的审题习惯,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读题与审题     
读题、审题是做好物理习题的重要准备阶段,没有这个阶段或者对这个阶段不重视,就根本谈不上解答习题。只有仔细地读题和审题,进行分析和综合,才能理清思路,找到解题的依据。例:有一个质量m=1千克的小球a,用长度1=1米的绳子悬挂在0点。将球a拉到A点,OA是水平线,如图所示。另一质量相等的小球b静止放在轨道最低点B,BDC是一个半径R=1/2的圆弧轨道,圆心在OB=1的中点E。当a球AA点落下与B点的球b作弹性碰撞后,b球便沿光滑的轨道BC滑去。求b球通过国上一点D时的速度和对轨道的压力。读过这道题后…  相似文献   

16.
怎样读好题     
一、选择题1.若函数f(x)在某点x处增量为Δx =0 .2 ,对应的Δy=0 .8,则在点x处的导数为 (   )(A) 4   (B) 3   (C) 4x   (D) 2x22 .一个物体运动的方程是s =1-t +t2 ,其中s的单位是米 ,t的单位是秒 ,那么物体在 3秒末的瞬时速度是 (   )(A) 7米 /秒    (B) 6米 /秒(C) 5米 /秒 (D) 8米 /秒3 .曲线y =15 x5+3x2 +4x ,在x=-1处的切线的倾斜角为 (   )(A) -π4(B) π4(C) 3π4(D) 5π44 .若f(x)为偶函数 ,且f′(x)存在 ,则f′( 0 )等于 (   )(A) 0 (B) 1(C) -1(D) -x5 .若f(x)在x=a处可导 ,则limxaf(x) -f(a)x -a =(…  相似文献   

17.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读题教学往往不被重视。其实,在数学课中教学生学会读题是非常重要的。读题是审题的前提,是解解题意的基础。通过读题,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条件与问题,明确条件与问题的种种联系,使要解决的问题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印象,为解题作好良好的铺垫。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方法和习惯,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正许多孩子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都认为数学是一门难学的学科,在解题方面始终不尽如人意。悉数原因,多半孩子跌倒在审题上,审题关过不了也就无法正确解题。为了帮助更多孩子爱上数学,正确解题,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让孩子重审题,"会"读题。下面我就结合一些实例谈一谈如何指导孩子重审题并学会读题。一、"会意"——重细节"会意"即领会。在孩子通读一遍题目时,可以圈、画出  相似文献   

19.
<正>数学读题的习惯,是在长期的读题过程中培养起来的。数学成绩差,除学生个性、水平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是对读题重视不够。正确读题,是掌握基础知识的需要,同时还可从字里行间挖掘更丰富的内容。一、读题现状1.师生合作题目只要有一点难度,老师就有一起分析的冲动,常常会问:关键是什么?指名分析,把"做前提示"当做文本解读的第一步。以后学生手捧数学文本,等着提示,不知该如何去解读,这是读题习惯的悲哀。  相似文献   

20.
笔者听了D老师一节有关相似三角形分类讨论的课,他对例题的审题过程令人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