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洋舰队济远舰管带方伯谦,于甲午中日黄海海战后被李鸿章奏请清廷正法,究竟是冤杀,还是罪有应得?百余年来一直众讼纷纭。本文根据新近发现的原始资料《卢氏甲午前后杂记》,佐之以其他有关史料,认为黄海海战中,方伯谦在济远舰尚有战斗能力的情况下,“首先逃走”,“实属临阵退缩”。因此,按照北洋舰队的有关“军律”,将其处以极刑,是罪有应得,无冤可言  相似文献   

2.
中日甲午战争前北洋舰队在提督丁汝昌的率领之下,曾在1886年至1892年间三次造访日本。北洋舰队以其强大阵容,如在亚洲屈指可数装备先进舰船、高素质的海军官兵等,深受日本舆论界之关注,对比日本海军建设落后,日本国内一股北洋舰队"威胁论"的舆论风暴瞬间掀起。此外,俄国开始着手进行西伯利亚铁路铺设。北洋舰队的访日,更加强了日本对中、俄的戒备之心,而北洋舰队的"威胁论"为日本开始大力发展和建设海军作了舆论掩护。之后,北洋海军因种种原因,发展停滞不前。而日本海军发展则呈现迅猛态势,到中日甲午战争前夕,北洋海军的整体实力已远远被超过了。  相似文献   

3.
(1)有读者在来信中对“甲午战争前 ,北洋舰队的军事实力弱于日本”的论断提出置疑。现简复如下 :目前在史学界大多数学者中 ,包括研究甲午战争史的权威专家戚其章先生和关捷先生基本上持这种观点。以下材料摘自关捷先生著《觉醒—甲午战风云与近代中国》 ,仅供参考。北洋舰队拥有总舰 34艘 ,日本为 4 0艘 ;北洋舰队炮数约 2 6 0 ,日本约为 378;北洋舰队鱼雷发射管约为4 9,日本约为 58;北洋舰队总吨数约 4 180 0 ,日本约574 4 8;北洋舰队总马力约 50 0 0 0匹 ,日本约 10 0 0 88匹 ;北洋舰队平均速力为 12 4节 ,日本为 14 5节 ;北洋舰队总兵…  相似文献   

4.
甲午中日海战中,李鸿章究竟为北洋舰队制定了什么样的作战方针?以往的有关论著,大都认为是“避战保船”。本文认为,甲午中日开战后的一个多月,李鸿章对比中日海军实力,从实际出发,制定了“保船制敌”的作战方针。综观甲午中日海战的全过程,李鸿章在海战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未指示过北洋舰队通过“避战”而“保船”。恰恰相反,李鸿章一再命令北洋舰队主动“出击”、“截击”敌舰队。即使在威海被围,北洋舰队危急存亡之际,李鸿章还数次命令丁汝昌率领舰队和敌舰队“拼死一战”。因此,“避战保船”的不是李鸿章,而是北洋舰队的提督丁汝昌。  相似文献   

5.
在山东半岛威海市海港码头附近的三角花园内,屹立着一座用白色大理石建造的纪念塔。塔身上刻着“收回威海卫纪念塔”八个魏体大字,下方镌刻着“收回威海卫纪念塔记”,记叙了英帝国主义强租威海卫和中国收回威海卫的经过。纪念塔建于1931年。塔高32英尺,象征着英国强租威海32年的悲壮历程。 一、英国强租威海卫经过 威海卫是明朝洪武年间为防御日本海盗(史称“倭寇”)侵扰而设卫筑城的。1888年(光绪十四年),清朝北洋舰队成军,其提督署就设在威海湾的刘公岛上。1894年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爆发中日甲午战争。次年,日军攻占刘公岛,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清朝向日本割地赔款。日本要挟清朝政府,不全部拿到赔款,就不撤兵,这样日军侵占威海达三年之久。 1898年,当日本政府收到清朝全部赔款后,日军于5月23日撤离威海卫,而就在次日,5月24日英国殖民主义的海军就  相似文献   

6.
1874年:5月,日本出兵3600余人入侵我国台湾,残酷杀戮高山族同胞。10月,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专条》,承认琉球为日本保护国,并赔偿日本兵费50万两白银。 1894年:7月,日本军舰突然袭击在丰岛海面执行护航任务的中国军舰,重创“济远”号和“广乙”号;击沉“高升”号运输舰,造成700多中国官兵死亡,由此爆发中日“甲午战争”。9月,日舰队在黄海海面袭击中国北洋舰队,击沉4艘军舰。“致远”号管带邓世昌及全船250人、“经远”号管  相似文献   

7.
丁汝昌之死考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午中日海战中,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死于何时?是死于舰队投降之前,还是之后?他的死与北洋舰队的投降关系如何?自范文澜在其所著《中国近代史》(上册)中提出丁汝昌“威海被围,宁死不降,在当时将帅中还算是难能可贵的人物”之后①,许多近代史论著都持此说,没有提出疑义者。  相似文献   

8.
葛彦波 《安康学院学报》2004,16(2):61-63,72
海上决战依据的是海军实力,当实力对比悬殊时,盲目发动决战无异于加速自己的死亡.丰岛、黄海战后,北洋舰队受到严重削弱,其主力舰吨位数已不到日本联合舰队的三分之一.根据当时的情况而言,摆在北洋舰队面前的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放弃出海歼敌的行动.客观实力使然,北洋舰队只能采取防御,去做积极的防守.  相似文献   

9.
中日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究竟死于何时?是死于舰队降日前,还是之后?他的死与北洋舰队降日的关系如何?前此,《丁汝昌之死考析》考证出,丁汝昌是在向日方发出求降书,收到日方同意求降的复信后吞烟自尽的。戚其章著文对此提出质疑。本文是对戚文的回答。文章第一部分是对戚文“质疑”的分析;第二部分是对戚文所据史料的分析;第三部分是引用中、日双方关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时人记述,再次论定,丁汝昌率北洋舰队降日确凿无疑。  相似文献   

10.
丁汝昌(1836——1895年),原名先达,字禹廷,号次章,安徽庐江县北乡丁家坎村人。1879年,清政府为了加强海防,决定“先于北洋设水师一军,俟力渐充,由一化三”。并委派李鸿章督办北洋海防事宜。李鸿章奏请将记名提督丁汝昌留北洋海防差遣。从此,丁汝昌正式开始了他的海军生涯。1888年12月,北洋舰队成军,清政府任丁汝昌为提督。到甲午中日战争前夕,北洋舰队拥有铁甲舰4艘,巡洋舰6艘,炮舰6艘,练习舰两艘,总排水量为41800余吨,炮260余门,鱼雷发射管49个,已是一支具有相当规模的近代海军了。曾在北洋舰队担任总教习的英人琅威理,对北洋舰队的评语是,“中国海军,实有不能轻视者,其操阵也甚精,其演炮也极准,营规亦殊严肃,士卒矧皆用命,倘与日本海军较,中国未尝或逊。”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建设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新式海军,结束了清朝"有海无防"的历史。那么这寄托着洋务派无数梦想的三支海军舰队的结局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支远早于北洋舰队的强大海军,西方的军史中称其为中英联合舰队。大清国在最艰难的时候勒紧裤腰带为它准备了巨款,而英国人也毫不吝啬地为它配置了许多先进装备。成军后,它却在政治的口水战中迅速消亡……  相似文献   

13.
大清帝国刚建成颇有气势的北洋舰队时,邀请日本海军上校、“浪速号”驱逐舰舰长东乡平八郎来参观,以壮国威。在水师提督丁汝昌的陪同下,东乡平八郎登上了“镇远号”巡洋舰。当时北洋舰队所有的大型军舰都是在英国订造的,很是威武雄壮。东乡在参观结束后向日本当局报告:“清朝海军虽然吨位多,但不堪一击!”  相似文献   

14.
《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1):F0002-F0002
“镇远号”铁甲舰是北洋舰队两大主力舰之一,甲午战后该舰遂为日军所得。  相似文献   

15.
当北洋海军被困威海时,周遭几乎无人援手;当舰队尽没于刘公岛后,时人却把所有怨毒都集中于李鸿章和丁汝昌等人,全然不顾他们遭受的背后攻讦、掣肘,以及消极不为。日本人小笠原长生在谈及以身殉国的丁汝昌时,如此设身处地地评价了这位失败者(他死后被光绪皇帝下旨"籍没家产",不许  相似文献   

16.
一向为李鸿章所倚重的北洋舰队竟会在甲午海战中败给日本,这是李鸿章所万万料想不到的。清政府虽然对西方列强畏之若虎,但对日本却基本没用正眼去打量过它,认为臣伏了千年的小小岛国,不  相似文献   

17.
甲午海战纪念馆坐落在甲午战争纪念地威海刘公岛上,是一处以建筑、雕塑、绘画等综合艺术展示甲午悲壮历史的大型纪念馆。在这里,拉开历史帷幕,让你倾听北洋舰船炮声隆隆,重睹甲午忠魂铁骨铮铮,告诫后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甲午海战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1995年建成开馆以来,已接待中外游客600余万人。  相似文献   

18.
笔者研读甲午战争中日双方威海卫北洋舰队兵败降敌的有关史料,认为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先于1895年2月12日午前8时致归降书于日军,尔后于该日午夜服毒自尽.是否把他当作抗击日寇侵略“宁死不降”的爱国将领加以颂扬,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19.
2014年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甲午”时称其为“剜心之痛”。许多关于甲午战争的史料被国人重温和解读,并引发社会各阶层的深刻反思。这其中,有关北洋舰队的一则原本并不起眼的史料——“主炮晾衣”说也被多次提及。  相似文献   

20.
1894至1895年的甲午战争中,清朝北洋海军在丰岛、黄海及威海卫三次海战中均告失败,并最终导致北洋舰队覆灭。考察清王朝甲午海战失败原因,可以发现日本侵略者在战备与作战方面与孙子诸多军事原则相一致,主要表现在情报上做到"知彼知己",战备充分而达成"先胜而后求战",战法上擅用"诡道""奇正",而清王朝则因情报无能、战备不力、战略战术僵化等方面原因导致失败。当前,学习研究《孙子兵法》对我国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创新发展海战战法具有极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